2025-10-19 10:24:52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肖芮冬
10月1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理事長霍瑞戎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5上海蘇河灣大會上表示,展望未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技術將快速發展,不僅會深刻影響社會活動,也將深刻改變“科技—產業—金融”的融合發展態勢。順應這一趨勢,上交所將始終錨定服務國家戰略,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持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營造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良好生態,不斷增強市場的包容性、適應性和吸引力。
信達證券:牛市走向,流動性和增量政策的博弈
從本輪行情的走向看,流動性讓牛市走下去,基本面為牛市積蓄更多力量。
流動性方面,機構資金待入市規模仍高達數萬億元。今年以來尤其是7月以來的A股行情,主要系由機構貢獻,散戶貢獻不大。機構資金持續入市,背后有一個深刻的政策背景,即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政策。理財、信托、保險、資管產品等機構,目前余額合計已超100萬億元,權益類倉位平均為8.7%,整體處于歷史低位,后續入市空間仍然較大。
從基本面看,PPI由負轉正的力量正在積蓄。短期看,“反內卷”提出后,企業預期改善,值得引起重視。目前“反內卷”已經擴散至鋼鐵、煤炭、光伏、水泥等行業。“反內卷”有望帶來雙重拐點,即產能過剩下行拐點和PPI上行拐點——隨著產能治理各項措施逐步實施,產能擴張有望得到抑制,推動產能過剩得到緩解;伴隨產能過剩化解進程加快,PPI也有望迎來上行拐點,有望在明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轉正
綜上判斷,當前A股存在慢牛的基礎,對快牛的支撐并不強,快牛轉為慢牛是大概率事件,結構行情占優。建議重視有基本面支撐的有色,有“反內卷”支撐的光伏、鋼鐵、建材,有流動性支撐的科技等。
華安證券:高切低還會延續多久?短期市場調整反而是為下階段做布局準備的良機
本輪成長產業景氣周期行情進入到良性調整期被持續驗證。結構上分化現象仍舊明顯,前期強勢主線延續回調,成長風格領跌。再次強調成長產業景氣周期行情演繹節奏已進入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的良性調整期。在成長產業景氣趨勢上漲行情中,當業績、流動性、催化劑同時存在兩個及以上的要素出現邊際弱化時,便迎來成長風格驅動力切換的良性調整期。
良性調整期通常持續時間較短,11月初前后有望迎來第二階段行情契機,短期調整但中長期不必擔憂。首先,成長風格良性調整期持續時間通常較短,大多數時間都維持在1個月左右。其次是,11月初可能出現進入第二階段即業績支撐行情的契機。三季報將在10月底披露完畢,預計2025Q3季度成長風格業績大概率仍將高增,從而繼續維持業績相對優勢。
中長期維度可繼續重視以下兩條最重要主線:
中長期維度核心主線是新一輪成長產業景氣周期確立,具體可關注泛TMT、算力、應用、軍工等。本輪產業周期以AI算力基建為代表,業績已然兌現且具慣性,因此算力板塊是本輪最核心方向,符合機構景氣趨勢投資抱團偏好。AI應用是最容易承接內部估值擴散的領域。
第二條主線是景氣硬支撐領域,主要包括電力設備、有色金屬、機械設備等。其中電力設備受益風電出口高景氣、海外儲能需求高增、固態電池突破性進展以及數據中心建設對電源設備量質改善。機械設備中工程機械在海外需求亮眼帶動下新一輪景氣周期回升,目前正處前期。
東吳證券:AI芯片快速發展,看好國產算力帶動后道測試&先進封裝設備需求
AI芯片快速發展,帶來封測設備新需求。
測試機方面,SoC芯片作為硬件設備的“大腦”,承擔著AI運算控制等核心功能,對計算性能和能耗的要求極高,這使得芯片設計和制造的復雜性大幅增加,先進存儲芯片為AI算力芯片提供高帶寬的數據存儲和傳輸支持,其容量和帶寬的不斷提升也進一步增加了芯片的復雜性,因此SoC芯片和先進存儲芯片的復雜性提升共同推動了對高性能測試機需求的顯著增長。
封裝設備方面,HBM顯存的高帶寬突破了加速卡的顯存容量限制;COWOS封裝技術作為一種2.5D技術,是GPU與HBM高速互聯的關鍵支撐。2.5D和3D封裝技術需要先進的封裝設備的支撐,進一步推動了對先進封裝設備的需求增長。
投資建議上,建議投資者關注國內AI芯片帶來的封測設備端投資機會。國產AI芯片制造采用更大的引腳和電流,關注國產算力帶來的國產測試機突破,相關標的為華峰測控、長川科技。國產AI芯片采用CoWoS先進封裝,中國在封測環節具備較強全球競爭力,國內先進封裝有望進入起量元年,關注國產封裝設備新機遇,相關標的為晶盛機電、華海清科、盛美上海等。
天風證券:鋰電設備——鋰電擴產周期疊加固態創新周期帶來機遇
鋰電擴產周期資本開支重新上行。鋰電池出貨量持續增長,長期增長依舊具備充足空間。據高工產研行業報告,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至2025年有望增至1285GWh,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有望增至481GWh。2030年全球動力+儲能電池有望達到5154GWh,約為2025年的3倍,其中動力電池有望達到3754GWh、儲能電池有望達到1400GWh。
固態電池創新周期有望加速落地,全球產業創新周期共振,國內固態電池投資規劃超百億元。
投資建議上,可關注有望在固態領域拓展應用的中小市值標的,德龍激光、信宇人等;平臺化持續推進的先導智能、利元亨等;布局等靜壓等新增環節的利元亨、納科諾爾;鋰電設備覆蓋工藝環節更多的星云股份、先惠技術、信宇人;新業務多元化發展的贏合科技、先惠技術、星云股份。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7832234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