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區域競爭力

每經網首頁 > 區域競爭力 > 正文

上市企業總部落子 新都油服產業劍指百億級丨成都投資智能體

“區域競爭力”微信公眾號 2025-10-17 21:12:56

「 關于我們 」

每日經濟新聞立足自身專業性、優勢資源和AI應用戰略,基于自研“雨燕智能體平臺”,打造“成都投資智能體”產品,旨在為關注成都投資機遇、營商環境和經濟動態的企業、就業創業人才,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情報與觀察分析,建立投資對接服務平臺,歡迎持續關注!

成都投資觀察

上市企業總部引領風向標 新都油服產業集群劍指百億級

圖片新都油氣服務科創中心 圖片來源:“新都發布”微信公眾號

日前,位于成都市新都區的捷貝通總部大廈正式投用。自2020年落戶新都以來,捷貝通相繼實現升規入庫、新三板掛牌和總部大樓投用。捷貝通集團董事長曾斌表示:“總部遷至新都五年,我們找到了適宜企業發展的‘優質’土壤。”

油氣服務主要指為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和生產提供各種技術服務和產品的行業。2023年,新都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40余份。近三年來,新都油氣服務產業產值年均增長30%以上,預計到2027年總產值將突破100億元。

作為新三板上市企業,捷貝通在新都的總部落子以及快速發展,讓外界目光再次聚焦新都油服產業,這個目標百億級的產業集群,蘊藏著多大的投資潛力?企業的機遇又在哪些領域?

坐擁西南石油大學 新都油服產業集聚效應彰顯

首先從宏觀背景上看,“十四五”以來,全國油氣勘探開發投入大幅增加,年均投資規模高達3543億元,較“十三五”增長36%,這為油服行業提供了廣闊且穩定的市場基本盤。特別是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連續八年增產超百億立方米,對GDP的拉動率高達1:8.61,顯示出強大的產業鏈帶動效應。

當前,四川盆地正在建設中國首個千億級天然氣生產基地,其資源總量達40萬億立方米,約占全國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探明率僅18.7%,是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最具潛力的盆地。這也意味著從去年的700億立方米年產量邁向2035年1000億立方米目標的進程中,蘊藏著超過300億立方米的巨大增產空間。這直接轉化為對先進油氣增產技術、高端裝備和專業化服務的海量需求,也是四川省外油服企業來川主要看中的市場機會。

據悉,當前油服企業主要圍繞西南石油大學落地,成都市成華區、成都市新都區、德陽廣漢市的油氣服務產業聚集初步成勢,有望形成成都都市圈油服“黃金三角”。

三地當中,作為西南石油大學所在地,新都區的核心競爭優勢在于構建了以西南石油大學為創新極核的“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生態體系。

西南石油大學的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并列全國第一,是行業頂尖人才和原創技術的策源地,這一獨特資源是新都吸引捷貝通等龍頭企業將總部或核心研發機構遷入的重要因素。目前,新都已聚集了從川慶鉆探、哈里伯頓等國內外巨頭,到中曼石油、德仕等細分領域“單打冠軍”在內的近250家油服企業,形成覆蓋鉆采設備制造、增產技術服務的完整產業體系。

此外,與許多地方僅滿足于地理上的“鄰校”不同,新都區將高校的科研實力、人才儲備與區域的產業規劃、企業的市場應用無縫對接,形成了“政府做規劃、高校舞龍頭、企業唱主角”的高效模式,極大降低了技術轉化的交易成本和時間成本。例如捷貝通,其總部與西南石油大學僅相距400米,除了地理上的便利,也帶來了知識流動、技術迭代和人才輸送的高效。據了解,捷貝通落戶5年來,學校不僅為其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還構建起各級各類多元創新平臺,促進關鍵技術快速轉化與產業應用。

從源頭技術到資本運作 產業鏈上多個環節有機會

對于投資者而言,新都區的投資價值體現在幾個關鍵維度。首先,其緊鄰創新源頭的區位優勢,意味著能最早接觸并投資于具有顛覆潛力的前沿技術,尤其是在深層/超深層開采、致密氣、頁巖氣等非常規資源領域,這些正是攻克“卡脖子”技術、將資源量轉化為可采儲量的關鍵。其次,成熟的產業集群顯著降低了供應鏈成本和協作門檻,投資者易于找到上下游合作伙伴。再者,新都區政府的服務意識已得到驗證,以捷貝通為例,從解決企業運營難題到組建專班助推上市,展現了打造優良營商環境的決心,今年創新設立的首期規模3000萬元的“新質貸”便是精準金融支持的體現。

具體來說方向,核心技術自然是機會最多的領域。在攻克“卡脖子”技術的國家號召下,專注于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開采技術、旋轉導向、智能化壓裂酸化、油田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企業,在新都有望獲得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政策紅利。捷貝通聘請來自清華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的教授擔任首席科學家,正是其向這些高技術壁壘領域沖刺的信號,也為相關技術領域的初創企業或項目指明了方向。

其次是產業鏈配套機會。新都日漸龐大、劍指百億的產業集群必然產生對高端零部件、專用軟件、數字化解決方案、專業咨詢和運維服務的持續需求。相關企業可以關注現有產業鏈中的空白點或薄弱環節,提供高附加值的配套服務。

此外,資本運作也是機遇。隨著捷貝通成功登陸新三板,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具備技術實力的新都油服企業步入上市進程,這也為風險投資、私募股權以及戰略投資者提供了參與企業成長、分享區域發展紅利的窗口。

更拓展開來講,其實利用新都的區域優勢和發展條件,在“黃金三角”區域協同發展大局中尋找機遇也是路徑之一。當前,從省級層面進行頂層設計,統籌三地資源、明確分工、共建共享平臺的呼聲日益高漲,若此舉得以推進,將極大釋放區域整體能量。

區域、部門、國企動態

◎ 10月16日,成都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劉任遠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一行。會見中,雙方圍繞搶抓國家戰略腹地建設、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機遇,就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和影響力,在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開展深度交流與研究合作,共建“中試+”示范平臺,攜手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在產業合作方面拓展新局面,共促區域高質量發展等交換了意見。(來源:成都高新)

◎ 10月13日—16日,雙流區委書記鐘靜遠帶隊赴青島、煙臺、鄭州、北京開展“抓項目促投資”活動,實地考察拜訪物聯網、電力設備、生物醫藥及生命科學、集成電路、速凍食品等領域龍頭企業,深入對接優質資源,力促一批優質項目加快洽談簽約落地。(來源:雙流發布)

◎ 10月13日,崇州市召開罨畫池(正東街)片區招商運營工作專題會,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饒程在會議中強調,要立足長遠、科學規劃,充分挖掘和展示罨畫池片區的獨特歷史文化底蘊,以市場化、專業化方式高效推進招商運營,致力將片區打造成為彰顯城市特色、惠及廣大市民游客的文化旅游新地標。(來源:今日崇州)

◎ 10月16日,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立園滿園”行動工作推進會,全市產業園區及相關市級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議傳達了全市重點產業鏈建設工作推進會議精神,通報了全市產業園區運行監測分析情況,對“立園滿園”行動下階段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來源:成都發展改革)

◎ 10月16日,成都“進解優促”面對面——低空經濟產業鏈專場座談會在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舉行。市領導,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等40余家市級部門、區(市)縣,70余家低空經濟產業鏈代表性企業以及多家金融、科研機構負責人齊聚一堂,圍繞低空經濟發展中的痛點、難點面對面進行了深入交流,現場協調解決堵點問題。(來源:成都民營經濟)

◎ 10月14日,以“文創天府 蓉耀未來”為主題的“潮玩總動員·2025成都文創產業(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對接會”在東莞市舉行。本次活動由成都市委宣傳部指導,成都市文化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辦,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成都市投資促進局、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都市體育局、成都市人民政府駐深圳辦事處協辦,東莞市潮玩協會支持。

本次對接會吸引了逾百家粵港澳大灣區頂尖的潮玩企業、商協會及投資機構代表,與成都市市級相關部門、市屬國有企業、區(市)縣、核心產業園區及優質文創企業的代表齊聚一堂,開展產業對接。活動現場進行了成都市投資環境推介及潮玩產業合作機會清單發布,現場簽約項目20余個,總金額超百億元。(來源:成都發布)

民營經濟動態

達成30家合作意向 成華區企業航微能源“出海”歐洲

圖片航微能源獲頒CE認證 圖片來源:“成華發布”微信公眾號

不久前,備受業界矚目的“2025歐洲機場設施展”于德國慕尼黑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在此次博覽會中,來自成華經開區的四川航電微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微能源)攜自主研發的儲能型飛機地面靜變電源、電動收放線機器人亮相,展示中國企業在綠色機場設備領域的技術實力。

此次航微能源展出了儲能型飛機地面靜變電源、電動收放線機器人,其中儲能型飛機地面靜變電源(拖曳式)具有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綠色低碳等優勢,它可替代傳統移動式燃油APU電源,為飛機提供清潔、高效、穩定的400Hz電源,同時集自主研發的飛機地面靜變電源、拖曳式底盤、儲能電池為一體,機動性更強,可適用于多種機位。

電動收放線機器人則應用于機場,配合飛機地面電源使用,采用滑環防扭技術,能有效保護400Hz電纜,延長電纜使用壽命5年。

“不同于大多數海外民航業務,我們為客戶提供了綠色機場解決方案,以全電GPU為核心,通過‘光儲電充一體化’構建機場交/直流微電網,為機場提供可靠綠色供能、應急供電。”據四川航電微能源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廣斌介紹,憑借領先的產品性能與系統化解決方案,展臺迎來多個國家客戶的咨詢與洽談,公司與30余家合作伙伴在設備采購、技術支持、本地化服務等領域達成合作意向,預計將簽約3家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展會現場,國際權威認證公司SGS為航微能源頒發CE認證。CE認證是歐盟安全合格標志,是構成歐洲指令核心的“主要要求”,被視為制造商打開并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以表明產品符合歐盟《技術協調與標準化新方法》指令的基本要求。

“此次參展產品均符合CE認證標準,該認證標志著航微能源民航產品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等方面符合歐盟及國際主流標準要求,不僅體現了航微能源在產品設計與質量管理體系上的成熟度,也為未來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提供了權威準入資質與信任背書。”陳廣斌介紹道,今年以來,航微能源著重拓展海外市場,已與阿聯酋、印度、尼日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達成設備采購、備件供應、技術支持等多領域的合作,將推動公司在海外市場深度布局。

營商環境觀察

集群成型成勢 四川天府新區做優航空產業生態

圖片縱橫大鵬無人機制造基地 圖片來源:“天府發布”微信公眾號

10月15日,在位于四川天府新區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內,西部航空產業的“風向標”——2025航空裝備創新及產業促進大會暨成都航空裝備展吸引了航空裝備全產業鏈80余家行業知名企業,全面展示我國航空裝備領域在整機研制、關鍵技術攻關、制造工藝提升、智能化轉型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展會上,航空領域專家的智慧碰撞與興隆湖周邊的產業集群形成奇妙呼應——如今,天府新區低空經濟產業正以年增速20%的勢頭蓬勃發展,讓行業清晰地看到這座城市的產業實力與未來潛力。

目前,興隆湖已形成一片充滿活力的航空產業集群實景,構建起從基礎研究到產業應用的全鏈條生態。

位于天府新區新興產業園的縱橫大鵬無人機制造基地,3700架標準機型的年產能產線正全速運轉,產品出口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1500多個用戶提供“成都造”的空中解決方案。傲勢樂翼等龍頭企業的加入,進一步強化了新區天空智慧矩陣的構建。

去年年底,天府輕動公司自主研制的高端渦扇發動機在四川天府新區實現首次點火,讓眾人看到了新區企業在航空發動機方面的硬核實力。聚焦渦扇、渦噴、混合動力領域,新區還集聚了清航引擎、四川觀想科技等企業扎根,讓“空天產業”有更強動力。

在通信、導航、感知、控制等“空中神經網”領域,天府新區集聚了空御科技、匯蓉國科、紫瑞青云等一批企業。同時,商飛軟件、安世亞太、鋼研納克、數智傳感器檢驗檢測中心、成都優材科技、航大新材料、劍澗優能等企業也在設計、仿真、先進測試、復合材料等方面全面發力。

產業生態的構建離不開協同聯動。四川天府新區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羅鵬在展會上介紹:“我們高標準建設西部(成都)科學城、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建成投用西部首個國家實驗室,實體運行2個省級實驗室,布局建設跨尺度矢量光場、磁浮飛行風洞等國省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6個,落地國家超算成都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35個、西工大先進動力研究院等校地新研機構39家,引育院士19人、高層次人才981人,集聚青年科技人才超19萬人,新區正在成為中西部地區極具活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產業的茁壯成長,離不開政策的精準灌溉。今年7月,四川天府新區啟動首批“先撥后股”試點項目征集,單個項目資助金額原則上不超過100萬元,且不超過項目總投入的40%。

年初,《四川天府新區關于促進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正式印發,明確將航空航天作為主攻產業方向之一,支持引導企業開展固定資產投資、技術研發、適航取證、航空器試飛、商業航線運營、首飛試用等,單個條款最高支持可達1000萬元,市、區兩級政策可疊加享受。

在場景應用方面,天府新區展現出獨特優勢。在華西天府醫院停機坪,空中“120”緊急救援完成實戰演練;興隆湖水域,無人機“警航隊”騰空而起;成都科創生態島,無人機變身“智能空中配送員”,10分鐘將咖啡送到顧客手中……當前,四川天府新區正逐步將W類(非管制空域)適飛空域占比由5.82%拓展至69.9%左右,為新區各類低空飛行活動創造條件。

在天府新區的規劃藍圖中,12.8平方公里的航空動力科創區、4.9萬平方米的低空經濟產業園,正成為航空產業騰飛的新起點。

區域投資信息

◎ 10月17日,總投資額約30.5億元的中微公司成都研發及生產基地暨西南總部項目在成都高新西區正式開工。這一重大項目的落地,不僅標志著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南地區戰略布局的全面啟動,更為成都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圖片項目效果圖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區提供

中微公司是一家以中國為基地、面向全球的高端半導體設備企業,四次榮登福布斯中國創新力企業50強榜單。本次項目將專注于化學氣相沉積設備(CVD)、原子層沉積設備(ALD)等面向高端邏輯及存儲芯片的關鍵半導體前道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將發展成為集研發、制造于一體的綜合性基地,計劃于2027年建成投產。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微成都項目對于提升成渝地區半導體先進制程關鍵技術研發和國產替代水平,補齊西南地區晶圓加工先進設備制造短板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來源:成都高新區)

◎ 10月16日,國際數字影視(短劇)基地項目在成都東部新區開工建設,計劃總投資約31億元。此次率先開工的項目位于西部金融創新中心8號樓,其建筑面積達40000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將引進影視拍攝、微短劇劇本創作、音視頻編輯制作、宣傳發行等領域的鏈主企業及中小企業,搭建影視文化成果展示、數字內容創作孵化、影視人才驗證服務等產業服務平臺。(來源:成都東部新區)

◎ 10月16日,晶測芯材精密光學測試儀器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動工活動在溫江高新區舉行。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精密光學測試儀器及超高精度光學元件200臺/套的規模化生產能力。據悉,溫江區正開展2025年抓項目促投資百日攻堅行動,10月開工項目11個,總投資26.74億元,涵蓋綠色食品、新型顯示、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其中包含重大產業化項目5個。(來源:金溫江)

◎ 10月15日,投資20億元的中通快遞西南總部項目在簡陽臨空經濟產業園正式投運,將助推園區千億級臨空產業集群發展,提速成都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

圖片中通快遞西南總部項目 圖片來源:“簡陽發布”微信公眾號

簡陽臨空經濟產業園是成都天府國際臨空經濟示范區“一核四區”中臨空現代服務業承載地,主要聚焦貿易服務,發展電子商務、產業物流、多式聯運、國際貿易等,加快建設電商智慧物流區,打造“鏈接全球”多式聯運中心。目前,園區已吸引唯品會、申通、傳化、韻達等企業在簡建立區域總部。(來源:簡陽發布)

◎ 10月14日,世界聚變能源集團第2次部長級會議暨國際原子能機構第30屆聚變能大會產業配套專場活動——聚變科創城啟動儀式暨核能與核技術應用成果投融資路演在四川天府新區舉行,現場正式發布可控核聚變產業發展計劃。

圖片成都科學城 圖片來源:馬驥 攝

發展計劃聚焦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材料與裝備研制和產業鏈集聚等領域,建設“可控核聚變全球性‘技術研發高地、產業發展集群、對外交流中心’”,打造聚變能源工程化、商業化的技術發源地和產業集聚區,具體將在西部(成都)科學城和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核心區域集中布局3大功能:科技研發區集中落位大科學裝置、科研院所、研發企業;產業集聚區主要承載可控核聚變核心及延伸產業項目;生活配套區建設人才公寓、城市商業、學校醫院等公服配套。(來源:天府發布)

◎ 10月14日,在2025中國(成都)—法蘭克福投資推介會上,成都招商中心與德國模德機床齒輪技術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在成都東部新區規劃建設德國模德機床中國總部及研發生產基地項目。項目將依托德方在滾齒機領域的核心技術,建設集研發、生產、檢測于一體的高精度齒輪機床創新基地。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成都東部新區區屬國有企業——成都市簡州新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將通過戰略股權投資的方式與模德機床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項目加快落地見效。(來源:成都東部新區)

◎ 10月14日,2025中國(成都)—沙特(利雅得)經貿交流對接會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行。此次對接會圍繞新能源、智能制造、電氣設備、新型材料、物流運輸等領域展開交流,促成中沙雙方在多個產業達成合作,其中成都市青白江區企業拿下5億元訂單——四川萬商源通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與阿拉伯皇家之門科威特公司(ARG集團)、中建中原沙特有限公司簽訂采購協議,訂單金額分別為3億元、2億元,產品覆蓋五金機電、建材、鋼材等多個品類。(來源:成都青白江)

◎ 10月13日,“投資蓋碗茶”彭州市特色產業園中園發布儀式在彭州市民營經濟(現代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彭客空間舉行。活動中,彭州市特色產業園中園正式啟動,并發布了特色產業園中園規劃建設方案,標志著彭州向“產業集群成勢”邁進關鍵一步。

據悉,彭州市特色產業園中園建設規劃將在現有“2+2”產業園區體系下,縱向構建“三級遞進式”的特色園中園體系。第一層級為“主攻方向園”,共22個,實現“一園一主業、一域一特色”;第二層級為“垂類賽道園”,共40個,力求在細分領域精耕細作,實現產業鏈的縱深突破;第三層級為“拳頭產品園”,集中打造“要么唯一,要么第一”的拳頭產品。(來源:彭州發布)

企業每周必讀

◎ 10月22日下午2點,成都市郫都區城市價值(西寧)推介會將在西寧市富力萬達文華酒店3樓宴會廳舉行。郫都將與西寧共話發展新機,共繪合作畫卷。

本次活動由成都市投資促進局指導,中共成都市郫都區委、成都市郫都區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郫都區投資促進局承辦。走進西寧參展的企業有粼湖天境、藍光映玥、蜀都萬科錦上揚華、潤弘麗都、潤弘銘城、菁蓉府、凱瑞望叢天序、鷺島璟宸壹品、邦泰朗境花園、西溪里別院、雄飛上院、崇寧華府、桂溪歐苑、蜀郡清上居、國賓名邸等。

圖片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 圖片來源:“天府郫都”微信公眾號

郫都區是成都市中心城區之一,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822億元,經濟綜合實力連續22年進入四川省“十強”,位列2025年賽迪中國百強區第82位,2025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42位。躋身全國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百強區。

在產業方面,總面積64平方公里的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重點打造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信息網絡、智能終端等研發制造基地以及省市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是全省首個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重要承載地,已形成以華為、京東方、華虹、英特爾、西門子、富士康等為鏈主企業的跨區域產業鏈,擁有千億級產業鏈3條。

聚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95家,電磁空間安全產業獲評國家工信部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一批以中電科29所、成都智算中心、國盾融合創新中心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空間對抗等新興產業的單打冠軍、領航企業加速匯聚。(來源:天府郫都)

本期編輯:趙博淵

封面圖片來源:“新都發布”微信公眾號

特別說明

“成都投資智能體”產品內容由每經自研“雨燕智能體平臺”以成都市及各區(市)縣官方政務源、權威媒體等信息構建“成都投資知識庫”,運用AI大模型技術生產制作,經由人工審核、編輯、校對后進行發布,后續我們還將不斷迭代智能體平臺技術,完善產品制作流程,歡迎大家關注并積極提出意見建議。

技術支持

成都每經新視界科技有限公司

智力支持

每經智庫

歡迎掃碼關注“區域競爭力”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成都投資信息

責編 趙博淵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