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信息量大!雷軍、李書福談智能網聯汽車

2025-10-17 08:23:00

10月16日,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北京召開,吉利李書福、小米雷軍等車企負責人發表見解。李書福認為智能網聯技術要解決用戶真實痛點,強調技術自研與開放協同,推動標準構建與跨界融合,回歸制造業本質。雷軍呼吁共建共享新生態,抵制網絡亂象,認為AI大模型將帶來無限想象空間,還透露小米汽車已交付約40萬輛。

 每經編輯|杜宇    

10月16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北京召開。有關部門負責人、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等知名車企負責人在大會針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表達各自見解。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李書福:智能網聯技術要解決用戶的真實場景痛點

據媒體報道,李書福在發言時表示,在新一輪技術浪潮的推動下,智能網聯汽車已從概念探索邁入技術突破、場景應用的新階段。軟件定義汽車,AI成為新的引擎,“全域AI”與“天地一體”是吉利推進智能網聯變革的主戰場。

圖片來源:上海證券報視頻截圖

李書福表示,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他有四點思考,包括:

第一,堅持用戶價值,堅守安全底線。汽車的全面智能網聯化發展,用戶的核心地位始終未變。智能網聯技術在為用戶提供便捷舒適享受的同時,必須以保障用戶安全利益為前提。智能網聯技術不應停留在參數上,而要解決用戶的真實場景痛點。只有讓用戶切實感受到便利與安全,技術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第二,技術自研是根基,開放協同是產業成長的必由之路。智能網聯涉及汽車、芯片、通信、AI等多個領域,沒有任何企業能特立獨行、包打天下。吉利堅信,只有打破技術壁壘,構建開放共贏的良性生態,才能加速行業整體進步。

第三,推動標準構建,推進跨界融合。當前,智能網聯涉及的天地通信、車路協同等領域尚未真正形成統一標準,不利于行業發展。吉利愿與各方攜手,推動技術標準、安全規范的建立。吉利希望能以智能網聯汽車為紐帶,推動與智慧城市、低空經濟、低軌衛星等領域深度融合,構建智能網聯生態圈,釋放產業變革的更大價值。

第四,回歸制造業本質,尊重產業規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本質上是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關乎著人類出行方式、城市治理模式乃至社會文明形態的深刻變革。這場變革的所有參與者,需要不斷地打基礎、練內功,堅持傳承和發揚優秀企業文化。要始終保持對用戶、對技術與產業規律的敬畏,以真創新、硬實力,一步一個腳印,堅實地走向遠方。

雷軍:智能網聯汽車行業要共同抵制網絡水軍、黑公關等網絡亂象

圖片來源:上海證券報視頻截圖

據中國青年報,雷軍在大會上發言時表示,智能網聯汽車行業非常復雜,涉及到的領域非常廣泛,這不是一個單點突破的競賽,而是一個需要全行業共建共享的生態變革。

雷軍呼吁,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處于歷史機遇期,不是零和博弈,需要全行業團結一致,共建共享智能網聯汽車的新生態。全行業要在政府指導下,以安全為基礎,質量為根本,創新為方向,攜手圍繞重要的底層技術和重要的研發領域,把資源和精力集中到科技創新和技術研發上,共同抵制網絡水軍、黑公關等網絡亂象,一起營造積極向上文明有序的產業發展環境。

雷軍在還表示,AI大模型將給智能網聯汽車無限的想象空間,比如端側模型不需要聯網,就可以大幅度的改善整個人工智能的體驗。

雷軍表示,長期看,需要把汽車理解成一個智能的移動空間,小米的總體戰略就是“人車家全生態”,汽車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節點。通過智能生態中不同的場景、不同終端之間的互聯互通,汽車將可以讓整個生態的AI算力提供豐富的場景應用,其中的產業機會有著巨大的應用空間。

雷軍在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還表示,小米汽車產品上市一年半的時間,截至目前交付大約40萬輛。小米在組合輔助駕駛方面堅持投入,第一期總投入57.9億元,智能駕駛團隊規模超過1800人。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海證券報、中國青年報

封面圖片來源:雷軍、李書福談智能網聯汽車!以安全為基礎,技術不應停留在參數上,要解決用戶的真實場景痛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