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15:13:06
SHEIN正持續擴大在全球零售市場上的優勢,根據GlobalData最新發布的《2025年全球零售市場贏家和輸家》報告,亞馬遜和SHEIN等零售商將憑借其提供的高度便利性擴大市場份額。
特別是時尚領域,SHEIN正戴上“增長冠軍”的桂冠。
在趨勢迭代迅速的時尚產業,一向不缺少曇花一現式的爆發,誰的引擎能夠長線發力則是現階段比拼的關鍵。而時尚品牌SHEIN迅速崛起的背后,是其數字化改造傳統服裝產業之后構建而成的可持續發展的商業生態。
得益于此,SHEIN在逐步成為全球時尚行業新代名詞的同時,正靠穩健的發展,持續領跑各大時尚電商。數據分析平臺ECDB最新月度數據顯示,全球時尚電商格局分化明顯。SHEIN過去12個月的同比增速持續正增長,并以20%-40%的同比月均增長率成為“增長冠軍”。
時尚行業洗牌加速,SHEIN靠柔性制造背后的硬實力出擊。
加大對供應鏈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提升供應鏈效率是SHEIN帶來價格優勢的制勝法寶。

近期,SHEIN位于肇慶、江門的物流園區接連開倉,標志著SHEIN斥資超百億打造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在2025年按下“加速鍵”。
就在幾個月前,廣東肇慶希音灣區智慧產業園正式開倉,該產業園為SHEIN在灣區的關鍵供應鏈倉儲項目之一,旨在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商供應鏈體系。這些核心樞紐集智能分揀、高效訂單處理及現代化倉儲管理于一體,為SHEIN全球銷售的爆發式增長提供堅實的底層支持。
SHEIN對供應鏈“地基”的升級,早在去年9月開工的廣州增城希音灣區供應鏈一期項目上就已經得到了體現,而基礎設施網絡戰略布局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其設計邏輯與創新的柔性供應鏈模式達成了深層次的一致。
具體來說,在實時分析跟蹤時尚趨勢下,SHEIN的首單都從非常小的定量開始,根據銷售趨勢選擇反單或是中止生產,前端,通過實時的數據分析掌握時尚趨勢以及消費者反饋。后端,其供應鏈為快速響應做了堅實的支撐。數字化工具使供應商可以通過線上數字化的管理工具進行生產排單、生產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調整。
這套體系顛覆了傳統時尚供應鏈的被動響應,將其進化為“按需跟進”。最終“以動制動”,減少生產過剩,也將品牌的未銷售庫存水平降低至個位數,不到行業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一系列產業園的建設,正是為了建設集運營倉儲、備貨、揀貨、分撥、發貨、結算等為一體的現代化供應鏈中心,為“小單快反”提供堅實的硬件支撐。繼肇慶希音灣區智慧產業園之后,總投資35億元的肇慶希音灣區西部智慧產業園也在建設中。二者將形成深度協同,后者規劃建設集智能分揀中心、訂單分撥中心及智能制造工廠于一體的綜合智慧園區。
同時,供應鏈基建的“提質增速”戰略正在推動SHEIN的躍進。根據近期第三方電商數據分析平臺ECDB數據,SHEIN超過沃爾瑪和耐克,成在線時尚新領軍電商。隨著下半年跨境電商旺季的臨近,持續擴容與優化的智慧倉配網絡,將成為其撬動國內供應鏈與產業帶征戰全球市場的堅實后盾與加速引擎。放遠來看,這些產業園一方面直接帶動區域人口流入與就業增長,另一方面還能輻射時尚產業、物流運輸及服務貿易等關聯生態,形成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
在ESG成為全球商業核心議題的當下,時尚行業能否在可持續發展這一核心問題交出“答卷”,體現著時尚電商長期發展的能力。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行得快是不夠的,更要綠色發展維護“時尚大廈”的根基,才能行得遠。
而SHEIN作為多年來深耕廣州產業帶、直接服務全球超160個國家和地區消費者的時尚品牌,正致力于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數字化、精益化、綠色化升級,對供應商進行全方位賦能。此前,SHEIN已經宣布其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以及近期、長期科學減排目標已獲SBTi(科學碳目標倡議組織)批準。
生產環節中,先進技術的應用是其綠色變革的驅動力。
SHEIN數碼冷轉印印花技術的應用,正在改變牛仔服裝的生產方式,持續促進行業的數字化、綠色化轉型。自該工藝推出以來,截至目前已節水近2萬噸。另一項覆蓋超65%產品的數碼熱轉印技術,應用范圍持續擴大,已經累計節水高達113萬噸,實現零水耗印花。這些創新工藝與SHEIN引領的按需供應模式深度嵌合,在推動智慧供應鏈體系建設的同時,極大程度降低了庫存率,減少了浪費。
目前,通過安裝屋頂光伏等方式,SHEIN倉儲物流園區等自營場所的綠色電力的使用比例已接近80%。不僅如此,SHEIN還帶領工廠進行工廠擴建、智能設備的引入、屋頂光伏安裝、工廠的能效提升等多種精益化、綠色化的轉型升級。
“我們工廠在2023年投資安裝了近1000平方米的屋頂光伏,如今一個月下來可以節省一萬多度電,按照當地的電價平均每月凈省1萬多元。”首批響應屋頂光伏項目的供應商表示。
在推動智慧供應鏈體系建設的同時,SHEIN正推進倉儲物流綠色運輸。今年三月,SHEIN聯合東風、重汽、寧德時代推出9.6米新能源廂式貨車。未來,大批量新能源電車即將在產業園投放運營。
技術創新正引領全產業鏈的科技革命,打造“中國制造”的綠色標簽。
深耕國內龐大產業帶資源,SHEIN率先發力“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其全國500城產業帶出海計劃已覆蓋近400座城市,其中廣東省21個地級市更實現全域覆蓋,成為出海示范省。據統計,去年全年廣東外貿出口額達5.89萬億元,增長8.4%,其中民營企業出口比重持續提升。
而SHEIN對產業帶的賦能不止于打通出海的道路,更在于重塑產業基因。
2023年,SHEIN宣布五年投入5億推進供應商賦能,建立首個服裝制造創新研究中心,開發60余項柔性精益工具,將按需生產與精益管理深度融合,探索行業“柔性供應鏈標準”。僅2024年前五個月,平臺已開展230場全鏈路培訓,助力近200家供應商完成50萬平方米廠房升級改造,惠及3.3萬產業工人。
技術賦能之外,經營管理、職業技能培訓及“聚星光”公益項目同步推進,構建了從生產效能到人才儲備的立體升級體系。
廣州市博士科技創新研究會會長彭澎表示,作為中國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帶的內生動力通過SHEIN等跨境電商新平臺能得到有效釋放。在多元市場需求和全新銷售渠道的撬動下,增強高水平“走出去”的能力更有利于產業規模擴大和可持續發展,構成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SHEIN等跨境電商平臺降低了出海門檻,抓住這一機遇打造品牌溢價,這將不只是搶占未來市場的一種方式,更會是大多數出海企業難以繞過的選擇。
而在打造品牌上,90后創業者常若然的“CR品牌”正是最好的縮影。
從外貿業務員到原創箱包品牌主理人,她在SHEIN買手趨勢指引下精準開發產品,以“小單快反”模式動態調整產能。而發展至今,她的品牌工作室里雖然只有6個人,卻做出了遠超2000萬元的年銷售額,人效高達傳統電商公司的3~6倍。在SHEIN對原創品牌的全周期助力下,中國的原創品牌成功在海外市場突圍。
“以前大家一說到包包好像只會想到國外牌子,我們卻在SHEIN上做出了一個從廣州出海的包包新品牌。”常若然說。
2025年,SHEIN計劃推出150+產業帶對接活動,并將把培訓帶到更多產業帶中,提供產業帶送教上門專場培訓,實現招商、培訓招育合一。同時,SHEIN還面向全品類、各模式跨境商家重磅推出“爆單計劃”,提供百億級站內外流量扶持,加速賣家全球銷售倍增。
SHEIN正重塑時尚行業,通過賦能數千供應商,以百億級供應鏈基建筑牢“小單快反”根基,為中國制造業打造了一張面向全球的新名片;而借助跨境電商模式帶動更多第三方品牌、產業帶和商家出海乃至打造更多全球化品牌,中國產業帶正走向真正的自主遠航與價值躍升。
(文/周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