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17:31:00
每日經濟新聞 鐘坤靚 每經編輯|趙博淵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提供
10月14日,“碳索成都 綠色新程”2025年生態文明媒體采風活動在成都啟動,本次活動囊括了多個成都生態環保特色亮點點位,全方位展現成都生態文明建設新成果、綠色低碳發展新成效。
當日上午,采風團來到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參觀2025年成都生態文明主題攝影展,前往青白江區參觀中國國際石斛研發中心。在光影與草木間感受公園城市的生態之美與價值轉化路徑。
當前,成都正全力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截至10月14日,成都2025年雪山可見天數已達到69天,比往年同期顯著提升。這一數據的背后,是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的堅定決心。
午后,采風團前往龍泉驛驛都大道。數年前,這里還坐落著西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炭素制品生產企業之一——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的廠區。因早期的“跑冒滴漏”問題,讓小部分土壤遭受了污染。企業通過高溫焚燒處置工藝,修復完成后,總計約268畝的土地達到了住宅和商業開發的安全標準,并成功引入成都杉杉奧特萊斯。
一年來,成都杉杉奧萊以“奧萊+”新消費范式,成為龍泉驛區文旅消費動線重要一環,實現累計接待消費者1000萬人次,節假日單日峰值突破8萬人次,銷售額破10億元。
從單點修復到全域治理,成都已探索出“凈土再生、價值轉化”的完整鏈條。依托國家“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同步推進“十百千萬”細胞工程,累計建成21類1458個“無廢城市細胞”,把無廢理念嵌入小區、商場、工廠等最小單元,為生態價值持續變現提供綠色動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