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12:42:34
10月14日,總投資83億元的義烏全球數貿中心開業,涵蓋五大板塊,已入駐商戶涉及時尚珠寶、智能裝備等8個行業。該中心科技味兒十足,AI應用觸達各個流程。其中,數字貿易服務中心實時展示多種數據,新品類交易區齊聚智能設備,阿里云等企業到場,市場內“商二代”占比達52%,AI終端雖處起步階段,但活躍因子將推動其不斷拓展。
每經記者|黃海 每經編輯|陳旭
10月15日15時15分,義烏全球數貿中心一樓人頭攢動。兩分鐘前,由宇樹科技帶來的機器人拳擊表演剛剛結束。
在現場,觀眾將拳擊臺圍得里三層外三層。來自黎巴嫩的薩米擠到前排,舉著手機,用自己的TikTok賬號直播著眼前的一幕。“我以前從沒看到過這樣的機器人表演,確實太棒了。”
第一次在現場看到機器人拳擊比賽的觀眾顯然遠遠不止薩米一個。兩三個月之前,普通大眾想要一睹機器人拳擊的風采,還只能在像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這樣的國際性展會上,但如今,在義烏全球數貿中心,機器人、機器狗已經不是什么遙不可及的新鮮事物。
10月14日,義烏全球數貿中心正式開業運營。作為義烏第六代市場的核心標志性項目,這一總投資83億元、建筑面積達125萬平方米的巨型建筑群囊括了市場、商務寫字樓、商業街區、公寓和數貿港五大板塊,已入駐的商戶涉及時尚珠寶、創意潮玩、智能裝備等8個行業。
數字貿易浪潮下,作為“世界超市”的義烏發生了哪些新變化、新趨勢?10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實探義烏全球數貿中心,與商家、客戶就此話題聊了聊。

外國客商在現場錄制視頻 每經記者 黃海 攝
義烏,全球小商品交易中心,這個“世界超市”已匯聚全球210多萬種商品,織就國內、國際和線上“三張網”:國內,與20多個省份的產業集群耦合,帶動210萬家中小微企業發展;國際,與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系,每年來義采購的外商近60萬人,駐義外商達2.8萬人;線上,電商等新業態主體超65萬。
眾多開展全球貿易的主體中,又以義烏國際商貿城最為出名。據義烏市政府披露,2024年,義烏國際商貿城市場抽樣成交額達2798億元,同比增長20.02%。市場日均人流量達22.43萬人次,其中日均外商超3900人,均創10年新高。
眼下,隨著義烏全球數貿中心正式開業,上述數據有望再度刷新。
沿著誠信大道一路向東,經過國際商貿城四區、五區,即可抵達義烏全球數貿中心正門。從踏入市場的第一刻起,數字化的氣息就已經撲面而來——進門左手處,一款名為“小商AI導航”的小程序占據著視覺C位。以此為原點,傳統貿易流程中的找貨、找店環節開始被重構。
每經記者實際體驗后發現,在地圖導航、智能規劃路線的功能上,該小程序還搭載了AI識圖功能,讓采購商們可以通過圖片一鍵尋找關聯商家以及類似商品。此外,采購商還可以利用圖片一鍵生成描述,批量發布采購需求。
“過去采購商尋找商品和商位要耗費大量時間,效率較低。為了解決這個痛點,我們與其他公司合作研發相關應用,實現商位精準導航,還具備商品搜索、商位查詢、識圖識貨等功能,提升采購體驗。”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大數據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
走進市場內部,以AI技術為代表的科技氣息更為濃厚,會說30多國語言的數字人和機器人、隨處可見的機器狗??數個月前還未真正走向廣大消費者的各類AI智能終端,現在已經站在全球消費者面前接受市場檢驗。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大數據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世界義烏商貿大模型已涵蓋六大領域13項應用,覆蓋從設計、生產、營銷推廣到最終交易達成的全鏈路。截至目前,該模型注冊用戶超3萬人,AI產品調用量突破10億次,數據的增長,說明AI在貿易場景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廣大經營戶認可。

懸浮式設計的數字貿易服務中心 每經記者 黃海 攝
在義烏全球數貿中心二樓的扶梯旁,懸浮式設計的數字貿易服務中心格外吸睛,數十塊屏幕上匯率、航線、交易金額、集裝箱數等數據不停跳動,實時記錄著Yiwu Pay(義支付)和智捷元港的經營情況。
以貿易金額為支點,義支付在十余個屏幕上展示出實時匯率、品類占比、交易明細、國家排名等可視化數據。據義支付公開的數據,截至10月15日,全球商家使用義支付進行交易的金額已經達到294.60億元人民幣,前三季度增幅達到40%。
智捷元港展示的屏幕上,則由一個虛擬地球串聯起海外倉以及目的地,實時展示集裝箱量,直觀記錄中國商品在全球的旅程。截至目前,智捷元港2025年年內出運量已經超過12.35萬標準集裝箱,同比增長106%。
下午4點半,連軸轉了一天的劉濤(化名)終于能坐下休息一會兒。劉濤是肯綮科技全球數貿中心店的店長。開業兩天,每天來門店試用、下單的客戶排成長隊,讓他直呼有點“做不過來”。
肯綮科技是國內領先的消費級外骨骼研發企業。經過近十年的To B經營后,肯綮科技開始將視線放在To C賽道。此次在義烏全球數貿中心開設的直營店鋪正是其首家線下門店。72平方米的商鋪內,陳列著肯綮科技旗下的各系列產品。
同樣忙不過來的還有云希谷門店的店長楊楊(化名)。深圳云希谷科技有限公司在兒童智能終端領域小有名氣,主要深耕“AI+硬件+教育”領域。開業兩天,楊楊每天接待的客人超過200人。在他看來,開在義烏全球數貿中心的這家門店“很不一樣”:“因為全球數貿中心是面向全球這么多國家的一個平臺,很厲害。”
目前云希谷旗下的產品出口130余個國家,在楊楊的預期中,未來一年中,云希谷全球數貿中心門店的出口額有望破億元。
品牌自營下場試水背后,能夠聯通國內、國際雙市場的義烏全球數貿中心恰恰滿足了一些大品牌的需求。市場內部,諸如肯綮科技、云希谷這樣的明星企業并不少見。阿里云、宇樹科技、云深處等浙江本土的領軍企業幾乎全員到場,用最先進的產品為市場造勢。
對于一些中小企業來說,這樣的勢頭難得且寶貴。在一眾智能消費終端門店中,啟慧機器人的店鋪顯得有些“格格不入”。3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內,三臺黃灰相間的工業機械臂上下舞動,有條不紊地展示著一條小型流水線工作。有外國采購商隔著玻璃,將這一幕拍下。

啟慧機器人門店展示的工業機械臂 每經記者黃海 攝
這個門店的商品不僅體積相對較大,而且沒有過多的銷售人員,也未設立經營目標。作為“創一代”,公司老板的想法很簡單——不苛求業績,只求能多在國際平臺上“露臉”。在此之前,啟慧機器人的出口業務往往都是伴隨著國內客戶訂單“間接出口”。而本次新市場剛開業兩天,已經有美國、沙特的客戶前來詢單。
義烏全球數貿中心不僅是各個廠商深入一線的觸點,更是屬于年輕人和新業態的舞臺。數據顯示,新市場入駐經營戶中“商二代”“創二代”“新生代”占比達52%。數萬人競逐3000余個鋪位背后,藏著一個義烏年輕人接棒奔跑的新故事。
義烏的中小商戶天生嗅覺敏感,對新浪潮持開放態度。王琴在義烏做了30多年的外貿生意,目前在國際商貿城二區有一間鋪面專門經營電池。得知國際商貿城要建六區做些“新生意”時,盡管當時還沒想好具體經營什么貨品,王琴還是沒有猶豫就直接報了名。“這邊有‘新東西’進來,剛好讓我兒子這樣的年輕人來做。”
選擇產品是一個考驗眼光的工作。起初,王琴先在店里陳列了一面墻的智能手表,但智能手表的故事并不“性感”。王琴和兒子轉念把生意拓展到AI眼鏡。在這個由“商二代”負責的店鋪中,未來AI眼鏡將成為門店的核心產品。
不過,對于大多數商家來說,目前的智能終端產品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比如,在整個相關交易區內,商家們主打的產品都具有一定的趨同性——AI眼鏡、無人機、AI攝像頭是市場內最常見的貨品,而受制于目前的技術,業內公認的趨勢是,AI眼鏡等產品還需經過數代迭代。
另一方面,目前AI終端的表現形式和覆蓋場景也相對較少。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活躍因子涌入行業,勢必將推動AI終端的技術、品類和場景等拓展,為義烏全球數貿中心帶來新的成長空間。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黃海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