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滬指重返3900點,兩市成交額卻創近一月新低!見底信號出現了?

2025-10-15 15:21:14

 每經記者|趙云    每經編輯|肖芮冬    

10月15日,市場探底回升,滬指漲超1%重回3900點,創業板指探底回升漲超2%。截至收盤,滬指漲1.22%,深成指漲1.73%,創業板指漲2.36%。

板塊方面,汽車、電網設備、醫藥等板塊漲幅居前,港口航運、光刻機等板塊跌幅居前。

全市場超4300家股票上漲。滬深兩市成交額2.07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縮量5034億。

今天A股市場顯著縮量,主要股指盤中震蕩、尾盤拉升,但振幅較前幾天小了不少。

Wind數據顯示,兩市成交額僅2.07萬億元,為9月10日以來最低的一天。

在本輪行情中,量能出現階段低點,往往是積極信號。

比如9月10日,全市場成交額為20039億元,次日迎來大陽線修復;

再如8月4日,市場量能僅1.52萬億元,但當天起,日線走出三連陽;

更早的7月7月、6月20日和5月26日,每個月出現階段地量后,市場均在1~3個交易日后開啟新一輪上攻。

這一次,會不會有相似的“劇本”呢?值得期待。

當然,前提是沒有新的地量出現。

另一方面,自8月下旬以來,大盤向上突破的效率,較前幾個月確實有所放緩。

截至今天收盤,三大指數中,仍是滬指趨勢最為健康;而深指、創指以及科創50,距離收復各自的5日、10日線,都還需不少努力。

圖片

這說明,短期來看,對滬指貢獻較大的部分行業,更易受資金關注。

不過今天,情況也在悄然起變化。

同花順數據顯示,全天對滬指漲幅貢獻居前的個股,不僅有農業銀行、紫金礦業等紅利股,更出現了工業富聯、海光信息、中芯國際等昨天遭遇“通殺”的科技龍頭

圖片

尾盤,果鏈與人形機器人相關細分(PEEK材料、減速器)等方向,漲幅已后來居上。

另一方面,昨天顯著回調的港股科技板塊,今天也同步企穩。恒生科技指數漲逾2%。

場內ETF中,港股科技30ETF(513160)上漲2.35%,收出下影線。據Wind數據,該產品本月前4個交易日持續獲資金凈流入,累計達1.9億元。

資料顯示,該產品緊密跟蹤恒生港股通中國科技指數,該指數跟蹤可經港股通買賣、從事科技業務并于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之表現。前十大重倉股包括中芯國際、快手-W、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團-W等多只科技龍頭股,是AI含量非常高的一個港股科技指數。場外投資者還可通過聯接基金(A類:024037;C類:024038)一鍵布局。

綜合來看,這是否意味著科技股的劇烈調整,已臨近尾聲?

消息面上,今天至本周五,2025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博覽會(“2025灣芯展”)在深圳舉行。包括新凱來在內,多家備受市場關注的公司現身展會。

分析認為,該事件或持續為相關板塊提供熱度和催化。

當然,今天多數交易時間,市場主角還并不是剛剛止跌的科技線,而是經歷了大幅調整的醫藥板塊和處于相對低位的大消費

圖片

醫藥股方面,前期兩只創新藥大牛股——廣生堂盤中觸及20cm漲停,舒泰神則一度漲超16%。

消息面上,2025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定于10月17日至10月21日在德國柏林舉行,作為全球腫瘤學領域的頂級盛會,此次會議預計將匯集多項重磅臨床研究成果。

華福證券指出,中國創新藥正在“量變引起質變”,看好創新藥5—10年的產業趨勢,BD出海、持續數據催化和新產品銷售放量將依次推動創新藥崛起。真正具備卓越的臨床數據、強大的商業化能力以及成功的出海潛力的公司,將成為未來的贏家。

大消費方面,美容護理、服裝家紡等板塊漲幅居前。此外,互聯網電商、拼多多概念等電商方向也有表現。

繼日前京東“搶跑”,較2024年提前3天開啟2025年“雙十一”后,今日,淘寶、天貓也全面啟動“雙十一購物節”,第一階段活動于北京時間2025年10月15日10:00:00開始,預售期也將在14:00開始。

國金證券表示,電商大促有可能帶來潛在消費需求釋放,計劃性消費需求增多有望利好貨架電商。即時零售規模快速增長,商超便利店線上化轉型加速,外賣平臺競爭加劇成為上半年主要矛盾,預計競爭趨勢延續,持續關注平臺競爭策略變化。

此外,今天券商板塊的表現也值得關注,全天走出一個“V”字反轉。

圖片

華泰證券稱,重申券商板塊戰略配置機會:

基于政策、資金、業績和估值等多重因素共振。資本市場正經歷自上而下的深刻改革,邁入投融資共同發展新階段。低利率環境下,機構和居民資金加速向權益市場遷移,持續帶來增量資金。伴隨市場擴容及活躍度提升,券商各項業務邁上新臺階,盈利能力穩步提升。但板塊估值仍處相對低位,現在是把握券商板塊戰略性修復機會的關鍵時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