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5 15:08:14
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河南許昌胖東來8天銷售額達8.2億元,帶動河南商超行業獲關注。河南“新勢力超市”如鮮風生活等強調品質與服務,推自有品牌商品,嘗試運營IP形象旗艦店。淘小胖等超市正拓展版圖,但不盲目追求數量。發展自有品牌成重點,其優勢在于把控品質、節省成本。行業從“卷價格”轉向“卷品質”“卷體驗”,超市增加餐飲等功能,強化服務、客戶黏性,人性化是未來發展方向。
每經記者|王佳飛 每經編輯|陳俊杰
“剛逛完胖東來,給像我一樣的外地游客一些真誠建議……”社交媒體上,一條游客在今年國慶中秋假期間的分享被狠狠點贊收藏,胖東來也被網友們奉為“不掛牌的6A景區”。
“超市游”已成了河南許昌的一大特色,以剛剛過去的長假為例,胖東來8天賣了8.2億元,2025年營收至此已超2024年全年的銷售額。另據河南省商務廳消息,這個國慶中秋假期,河南省重點監測的零售企業銷售額30.54億元,同比增長2.6%。
在胖東來的帶動下,河南商超行業獲得大量關注。河南省發改委官網今年5月轉載文章寫道:商超方面,胖東來憑借優質服務和自有品牌爆火,化身沒有節假日的“6A”級景區,帶動鮮風生活、華豫佰佳、淘小胖等商超“新勢力”開發自有品牌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走訪中觀察到,河南“新勢力超市”正在迅速發展,這些“新勢力”有很多共同點:強調品質與服務,大力推出自有品牌商品,并樂于嘗試運營IP(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意內容或品牌)形象旗艦店。業內人士也指出,商超行業已走出單純“卷價格”的模式,轉而進入一場圍繞品質、安全和體驗的“價值戰”。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無論是華豫佰佳還是淘小胖,門店內熟悉的場景撲面而來:入口處烘焙區和水果區抓人眼球,熱氣騰騰的熟食區也是標配;店內顯眼位置張貼著“不滿意就退貨”“投訴有獎”等服務承諾。
“本來我們這兒的王府井商圈人氣一般,但華豫佰佳開業后,現在去停車都要排隊了。”家住焦作的李女士向記者感嘆。
而另一邊,新勢力超市們正忙著拓展版圖。記者在聯系這些超市采訪時,最初得到的回復都是:“我們在籌備新店開業,忙完聯系。”最近,淘小胖超市發布了為即將開業的鄭州寶龍廣場店招聘約350人的招聘計劃。而就在一個月前,淘小胖超市安陽二店剛剛開業。華豫佰佳超市也在8月底完成了鄭州三全路店的升級,7月中旬IP形象旗艦店公園茂店也剛剛開業。
盡管開店動作迅速,但受訪的華豫佰佳和淘小胖都強調“不盲目追求開店數量”。
“我們的目標不是快速市場擴張,而是整體穩健發展,‘開一家成一家’。”淘小胖方面表示“開店是緣分”,需要綜合考慮位置、環境甚至是眼緣,目前淘小胖單店面積大概在3000平方米到5000平方米。
“開店過快容易導致管理脫節、品質下滑,一年開三到四家(新店)已經是較快的節奏了。”華豫佰佳方面也表示,更關注項目位置是否合適、能否匹配本地客群,目標是做優單店品質與服務。
“你能想得到的超市中的商品,我們的自有品牌基本都覆蓋了。”受訪時,淘小胖相關負責人介紹,其自有品牌商品數已經達到400多種,基本上是全品類。
發展自有品牌,已是商超行業的一股風潮,山姆、Costco、盒馬、胖東來等自有品牌被消費者追捧。近日,永輝超市還披露,今年計劃推出自有品牌的產品60個,到2029年增加至500個。永輝超市CEO王守誠還提出了3年內實現100個“億元級大單品”的目標。
自有品牌吸引人的點在于質價比和差異化。
“自有品牌的優勢,一是我們可以把控產品品質,二是能夠節省中間環節的成本,最終讓利給消費者。”華豫佰佳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解釋,通過實現從工廠到門店的直接對接,砍掉中間經銷商環節,既能從源頭上嚴控產品品質,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以華豫佰佳為例,從立項到上市,其自有品牌的開發流程需要耗時2到3個月,若反饋不佳,會直接啟動淘汰機制,“不過目前在售的自有品牌產品,還沒有因市場不認可而淘汰的情況”。
華豫佰佳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華豫佰佳自有品牌的銷售占比約為15%,未來還會繼續提高自有品牌占比。
淘小胖方面直言,其自有品牌商品遵循著低毛利理念。“我們希望做到同品類同品質,甚至我們的品質高,價格還更便宜。當然整體來看,自有品牌的商品也有毛利稍高些的來進行平衡,但總體毛利是非常低的。”
不過,關于自有品牌利潤情況,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超市自有品牌是有較好利潤的,也是高性價比零售業態的一個很重要的利潤來源。因為自有品牌沒有各種中間環節價格,總體上成本要更低。
河南本土超市的崛起,在整個行業承壓的背景下,顯得與眾不同。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25年上半年連鎖超市企業仍然面臨較大的發展壓力,37.5%超市企業凈利同比增長,45%的超市凈利同比下降,銷售額增長的企業中,三分之一的企業利潤未同步增長,增收不增利的現象未改善。
此外2025年上半年,樣本企業共新開門店207家,關閉門店72家,凈增門店135家,但新開門店主要是社區超市門店,還有少量標準超市門店,大型超市門店數量收縮。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表示,2025年上半年超市面臨消費者購買力減弱疊加即時零售平臺、折扣零食店等業態的消費分流。其他挑戰還包括門店調改落地,新店選址,高質量供應商難尋,轉型資金投入較大,房租人工等剛性成本支出難以降低等。
價格已經不再是行業競爭的主流。華豫佰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的消費者關注‘是否干凈、是否安全’,如果還守著‘低價低質’的策略,市場只會越來越小”。
超市的業態也在發生變化,除了購物之外,餐飲、娛樂的功能也在補充。
“我們會全國走訪優秀企業,去東北、天津、湖北、江浙這些地方的優秀超市學習,比如去沿海城市學習輕餐系列(沙拉、壽司),這些符合年輕人消費趨勢的業態,之后我們就在門店設置輕餐專區。華豫佰佳也在‘超市餐飲化’,讓消費者‘可逛可玩可吃’。”華豫佰佳方面表示。
超市主要服務的客戶是周邊消費者,“商品力”足夠吸引人才能引發復購,經營長久。
“比較受消費者認可的是免費海鮮加工服務。其實2023年暑假前,我們還是每周有幾天免費加工兩種海鮮,后來發現消費者需求很大,就改成‘所有鮮活海鮮,買了就免費加工’,而且不只是加工,包括各種配料也都是全免費,我們這么做純粹是讓利,雖然會有額外成本,但能讓消費者覺得‘方便、實惠’,這就夠了。”淘小胖方面稱。
朱丹蓬表示,當前中國零售業已步入拐點。當價格戰、規模擴張的增量紅利消失,活下去取決于服務體系的升級、客戶黏性的強化,要盡力把體驗做到極致、把顧客留在場內。整體來看,“人性化”的超市已經成為未來整個中國零售業態發展的重要方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