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4 23:09:29
10月14日,路橋信息公告稱,因涉嫌定期報告財務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記者注意到,此前,廈門證監局現場檢查發現,路橋信息2023年至2024年收入利潤核算不符合規定,導致財務信息不真實,公司對七份定期報告進行會計差錯更正。此外,公司彼時的董事長和總經理也以“個人原因”相繼辭職。
每經記者|趙李南 每經編輯|魏官紅
10月14日,路橋信息(920748.BJ,股價42.2元,市值32億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定期報告財務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在半個月前,路橋信息剛剛上演了一場驚人的財報“變臉”。在廈門證監局的現場檢查和責令改正下,公司對過去兩年多的七份定期報告進行了會計差錯更正,其中,2024年的凈利潤被大幅調減84.91%。
而在這場財務風暴公之于眾前,公司高層彼時的兩位核心人物——董事長于征和總經理魏聰,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相繼以“個人原因”為由辭職。
此次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并非毫無征兆。
路橋信息于今年9月29日發布公告稱,收到廈門證監局出具的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需要強調的是,目前尚不能夠確定此次中國證監會的立案調查事項與廈門證監局此前的監督管理措施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彼時,廈門證監局指出,路橋信息“與財務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2023年度、2024年度收入利潤核算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導致2023年、2024年年度報告披露的有關財務信息不真實、不準確”。
廈門證監局認為,路橋信息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因此決定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
在監管的強力介入下,路橋信息同日發布了《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公告》,對財務數據進行了一次幅度驚人的“外科手術”。
公告顯示,路橋信息采用追溯調整法,對《2023年年度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2024年半年度報告》《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2024年年度報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2025年半年度報告》七份報告中的財務數據進行了會計差錯更正。
更正后的數據顯示,路橋信息的盈利能力被“高估”。以2024年度為例,更正后,公司凈利潤被大幅調減84.91%。
路橋信息表示:“公司將按照監管要求抓緊制定整改方案,在規定時限內全面完成整改,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嚴格規范財務核算,及時、真實、準確、完整、公平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記者注意到,在監管風暴席卷路橋信息之前,公司內部早已出現了明顯的人事動蕩,其權力的最高層——董事長與總經理在較短的時間內相繼離職。
首先是公司原董事長于征辭職。路橋信息在今年8月22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于征因個人原因辭任,自2025年8月22日起不再擔任董事長職務。
公告顯示,于征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42%。他的離職頗為“徹底”,離任后不再擔任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其他職務。不過,公告中提及于征存在未履行完畢的公開承諾,但公司強調,其公開承諾事項均在正常履行,辭職后也將繼續履行。公司董事會當時表示,于征的辭職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僅過去了20余天,公司的另一位核心人士——原總經理魏聰也遞交了辭呈。
根據路橋信息9月16日發布的公告,魏聰同樣因個人原因辭任,自2025年9月16日起不再擔任總經理一職。
與于征不同的是,魏聰離任總經理后,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的職務,與公司的聯系并未完全切斷。另外,魏聰也存在未履行完畢的公開承諾,辭職后將繼續履行。
對于此次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路橋信息稱,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公司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及時在北京證券交易所官方信息披露平臺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2297315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