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深讀100

每經網首頁 > 深讀100 > 正文

國民養老保險擬發行不超4.71億股,用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2025-10-13 15:07:00

10月13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國民養老保險擬增資擴股,計劃發行不超4.71億股,征集不超5家投資方,募資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這是其繼2024年底引入安聯后第二次增資。近年來,多家養老險公司積極增資,主要因滿足監管要求和業務發展需求。隨著我國老齡化加深,養老需求旺盛,養老險公司將迎來發展機遇。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陳旭    

10月13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信息顯示,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民養老保險”)擬實施增資擴股,計劃發行不超過4.71億股,征集不超過5家投資方,募資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支持主業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繼2024年底成功引入德國安聯為戰略投資人之后,國民養老保險第二次進行增資擴股。如本次增資擴股能成功實施,國民養老保險資本實力將進一步增強,或將重回國內養老保險公司注冊資本規模第一的位置。

增資擴股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作為專業養老險公司,國民養老保險自籌備起就備受關注,尤其是其豪華的股東陣容。

資料顯示,國民養老保險成立于2022年3月22日,其股東匯聚了大型銀行、證券、保險等17家金融機構。從其構成來看,“銀行系”股東占據半壁江山,持股合計占比66.81%,打破了現有養老專業保險公司均為保險系的格局。其中,既有工農中建交郵等國有大行旗下的“明星”理財子,又有中信、招商、興業、民生、華夏等5家股份行理財子。此外,泰康人壽、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等6家大型證券保險機構和實業投資領域企業也位列其中。

國民養老保險股權結構

2024年12月13日,國民養老保險又引入安聯投資有限公司(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GmbH)為新股東,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至約113.78億元。為拓展區域市場,國民養老保險已相繼在四川、浙江、山東、重慶、廣東、上海設立了省級分公司。

而今,國民養老保險再次推動增資,擬引入新的股東。公開信息顯示,國民養老保險擬征集投資方數量不超過5個,擬募集資金對應股份不超過4.71億股,募資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支持主業發展。

該增資項目的披露期為2025年10月13日到2025年12月5日,信息披露期滿后,若未產生符合條件的意向投資方,則按照 5個工作日為一個周期延長公告時間直至產生符合條件的意向投資方;若產生了符合條件的意向投資方,但未滿足擬募集資金金額、對應持股比例(股份數)或擬征集投資方數量等要求的,則按照 5個工作日為一個周期延長公告時間直至征集到的擬募集資金金額、對應持股比例(股份數)及符合條件的意向投資方數量滿足本項目公告要求。

數據顯示,國民養老保險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9.6億元,實現凈利潤4.3億元。截至2024年末,資產總計559.04億元,所有者權益128.36億元。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590.78%和603.72%,均維持在較高水平。

國民養老保險近三年主要財務指標(單位:萬元)

有分析人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通常而言,在此類情況下進行增資,并非出于資金壓力,更多是出于與投資人的戰略協同考量,為未來業務拓展夯實基礎。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近年來,在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保險公司股權的案例并不少見,但像國民養老保險這樣計劃一次性引入多家新股東的做法,在行業內仍較為罕見。這也充分體現出市場對養老金融賽道發展前景的積極看好,為整個行業注入了信心。

養老險公司密集增資補充資本“彈藥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積極推動增資的不只是國民養老保險,近年來越來越多專業養老險公司進行增資擴股,開啟了資本端的“軍備競賽”。

2023年末,恒安標準養老推進2億元增資,由股東恒安標準人壽全額認購;2024年5月,太平養老宣布引入外資股東比利時富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杰),富杰擬以10.75億元向太平養老增資,增資完成后,富杰將持有太平養老約10%股份;今年6月,泰康養老發布公告,宣布股東泰康保險集團向其增資20億元,增資完成后,泰康養老注冊資本將從90億元躍升至110億元。

有業內人士此前在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養老險公司增資背后主要涉及兩大原因:滿足監管要求和公司長期業務發展需求。

據悉,2021年以來,監管部門不斷出臺政策文件,對養老險公司的發展定位和業務結構進行重塑,引導養老險公司回歸養老主業,專注長期養老金融產品的開發和創新。

例如,2021年原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和促進養老保險機構發展的通知》,提出養老保險機構原則上不得經營保險資產管理業務,包括受托管理保險資金和開展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等;2023年,監管下發了《養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叫停了養老險公司的短期健康險業務。

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以及投資環境改變,養老險公司也需要積極進行業務轉型,尤其是在當前利率下行、資產荒的背景下,長期險業務占比高的養老險公司面臨更大的投資挑戰,需要思考如何做到資產負債匹配、防范利差損。

不過,機遇與挑戰并存,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養老需求日益旺盛,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做好“養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銀發經濟將成為影響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據全國老齡委預測,到2030年我國養老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22.3萬億元,養老保險公司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國家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已經綱舉目張,形成了完整的制度框架。在中國養老金融的全新發展階段,養老三支柱都將獲得市場化或覆蓋面上的新突破,其中第三支柱將是養老保險公司的主要聚焦市場。”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個人養老金賬戶將會是第三支柱的“主陣地”,而商業養老金融產品將成為第三支柱的“主戰場”。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0月13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信息顯示,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民養老保險”)擬實施增資擴股,計劃發行不超過4.71億股,征集不超過5家投資方,募資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支持主業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繼2024年底成功引入德國安聯為戰略投資人之后,國民養老保險第二次進行增資擴股。如本次增資擴股能成功實施,國民養老保險資本實力將進一步增強,或將重回國內養老保險公司注冊資本規模第一的位置。 增資擴股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作為專業養老險公司,國民養老保險自籌備起就備受關注,尤其是其豪華的股東陣容。 資料顯示,國民養老保險成立于2022年3月22日,其股東匯聚了大型銀行、證券、保險等17家金融機構。從其構成來看,“銀行系”股東占據半壁江山,持股合計占比66.81%,打破了現有養老專業保險公司均為保險系的格局。其中,既有工農中建交郵等國有大行旗下的“明星”理財子,又有中信、招商、興業、民生、華夏等5家股份行理財子。此外,泰康人壽、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等6家大型證券保險機構和實業投資領域企業也位列其中。 國民養老保險股權結構 2024年12月13日,國民養老保險又引入安聯投資有限公司(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GmbH)為新股東,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至約113.78億元。為拓展區域市場,國民養老保險已相繼在四川、浙江、山東、重慶、廣東、上海設立了省級分公司。 而今,國民養老保險再次推動增資,擬引入新的股東。公開信息顯示,國民養老保險擬征集投資方數量不超過5個,擬募集資金對應股份不超過4.71億股,募資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支持主業發展。 該增資項目的披露期為2025年10月13日到2025年12月5日,信息披露期滿后,若未產生符合條件的意向投資方,則按照 5個工作日為一個周期延長公告時間直至產生符合條件的意向投資方;若產生了符合條件的意向投資方,但未滿足擬募集資金金額、對應持股比例(股份數)或擬征集投資方數量等要求的,則按照 5個工作日為一個周期延長公告時間直至征集到的擬募集資金金額、對應持股比例(股份數)及符合條件的意向投資方數量滿足本項目公告要求。 數據顯示,國民養老保險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9.6億元,實現凈利潤4.3億元。截至2024年末,資產總計559.04億元,所有者權益128.36億元。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590.78%和603.72%,均維持在較高水平。 國民養老保險近三年主要財務指標(單位:萬元) 有分析人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通常而言,在此類情況下進行增資,并非出于資金壓力,更多是出于與投資人的戰略協同考量,為未來業務拓展夯實基礎。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近年來,在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保險公司股權的案例并不少見,但像國民養老保險這樣計劃一次性引入多家新股東的做法,在行業內仍較為罕見。這也充分體現出市場對養老金融賽道發展前景的積極看好,為整個行業注入了信心。 養老險公司密集增資補充資本“彈藥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積極推動增資的不只是國民養老保險,近年來越來越多專業養老險公司進行增資擴股,開啟了資本端的“軍備競賽”。 2023年末,恒安標準養老推進2億元增資,由股東恒安標準人壽全額認購;2024年5月,太平養老宣布引入外資股東比利時富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杰),富杰擬以10.75億元向太平養老增資,增資完成后,富杰將持有太平養老約10%股份;今年6月,泰康養老發布公告,宣布股東泰康保險集團向其增資20億元,增資完成后,泰康養老注冊資本將從90億元躍升至110億元。 有業內人士此前在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養老險公司增資背后主要涉及兩大原因:滿足監管要求和公司長期業務發展需求。 據悉,2021年以來,監管部門不斷出臺政策文件,對養老險公司的發展定位和業務結構進行重塑,引導養老險公司回歸養老主業,專注長期養老金融產品的開發和創新。 例如,2021年原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和促進養老保險機構發展的通知》,提出養老保險機構原則上不得經營保險資產管理業務,包括受托管理保險資金和開展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等;2023年,監管下發了《養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叫停了養老險公司的短期健康險業務。 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以及投資環境改變,養老險公司也需要積極進行業務轉型,尤其是在當前利率下行、資產荒的背景下,長期險業務占比高的養老險公司面臨更大的投資挑戰,需要思考如何做到資產負債匹配、防范利差損。 不過,機遇與挑戰并存,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養老需求日益旺盛,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做好“養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銀發經濟將成為影響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據全國老齡委預測,到2030年我國養老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22.3萬億元,養老保險公司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國家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已經綱舉目張,形成了完整的制度框架。在中國養老金融的全新發展階段,養老三支柱都將獲得市場化或覆蓋面上的新突破,其中第三支柱將是養老保險公司的主要聚焦市場。”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個人養老金賬戶將會是第三支柱的“主陣地”,而商業養老金融產品將成為第三支柱的“主戰場”。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