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每經熱評丨海南華鐵36.9億元算力大單告吹:保密重要,信披更重要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09 20:35:15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這個長假,海南華鐵(SH603300,股價8.71元,市值173.89億元)的20多萬名股東過得格外忐忑。9月30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稱,子公司與杭州某公司此前簽訂的36.9億元(含稅)算力訂單已正式終止。對于終止原因,公告解釋為“原協議所涉交易及設備的市場環境與供需情況,較協議簽署時已發生較大變化,且自協議簽訂以來,公司未收到任何采購訂單”。同時公告明確,除雙方仍需就原協議的內容、履行及解除事宜承擔保密義務外,雙方在原協議的履行或解除方面,不存在其他待解決的事項、爭議或糾紛。

目前,市場仍存在諸多疑問:協議自簽訂至今已過去6個月,究竟是海南華鐵未能按時完成設備采購,導致客戶遲遲未下單,還是客戶始終未下達采購訂單,使得海南華鐵無需進行設備采購?協議解除的責任究竟該由哪一方承擔?協議所涉及設備的市場環境與供需情況,具體發生了哪些變化?

保密是企業應盡的責任,但信息披露同樣是上市公司不可推卸的義務。盡管海南華鐵在此前簽訂協議的公告中,已明確提示了諸多風險,但在不違反保密責任的前提下,公司仍需進一步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唯有如此,才能擺脫“信披不完整”的質疑,讓投資者更充分地了解潛在風險,從而作出理性的投資決策。

對于海南華鐵而言,信息披露的完整性,還關系到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首先,公司算力業務的“敘事邏輯”是否依然成立?在此次終止協議的最新公告中,海南華鐵表示,“(合同終止)不會影響公司在算力領域的長期部署和戰略規劃,將繼續推進算力業務落地”。但算力業務的落地,絕非僅憑口頭承諾就能實現。今年6月,海南華鐵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其在智算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包括“穩定的設備交付能力及設備運維能力”,而此次大單終止的原因中恰好涉及設備采購問題,這不禁讓人質疑:公司所謂的“穩定的設備交付能力”是否還能成立?

其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還關乎海南華鐵在資本市場的聲譽。此前,由于投資者看好公司的算力業務前景,在公司宣布算力業務布局后,其股價從5元出頭飆升至10元左右,股東戶數也從2024年底的4.61萬戶大幅增至今年二季度末的22.49萬戶。Wind數據顯示,基金持股數量同樣大幅增加,從一季度末的3161.2萬股增至二季度末的7978.55萬股。可以說,投資者為公司的未來發展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銀。

筆者還注意到,海南華鐵一直備受機構投資者關注。2024年至今,券商已發布至少53篇關于該公司的研究報告;今年以來,公司已接待4次機構調研,每次參與調研的機構數量均多達數十家。如果此次算力大單草草終止,公司卻未能給出合理解釋,那么未來海南華鐵或許很難重新贏回投資者與機構的信任。

除了外部的投資者關系與市場聲譽,算力大單的終止還與海南華鐵核心技術及業務人員的權益密切相關。2021年,公司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截至2024年底,第三個行權期累計行權并完成股份過戶登記的數量為220.14萬股,僅占該行權期可行權股票期權總量的10.74%。核心技術與業務人員之所以不愿行權,主要是因為當時的行權價(5.27元)與股價相差不大,行權后利潤空間有限。而在今年2月公司股價大幅上漲后,截至二季度末,行權股份數量增至2004.4萬股,占可行權總量的97.81%。

如今,若這些已行權的員工已完成股份減持,或許能獲得較為豐厚的回報;但如果尚未減持,就將面臨利空消息突襲后股價下跌的損失,這對員工個人而言無疑是沉重打擊,同時也會嚴重挫傷公司的團隊士氣。更值得注意的是,海南華鐵的實際控制人已從胡丹鋒變更為海南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司大量資產也已轉移至海南,而算力業務尚處于草創階段。公司上層的劇烈變動本就容易導致人心浮動,若此次算力大單擱淺事件未能得到明確說明,無疑將進一步不利于核心團隊的穩定。

歸根結底,海南華鐵36.9億元算力大單的告吹,不應是一起難以預料的“黑天鵝”事件,而應是一件可以清晰說明、透徹解釋的重大事項。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公司員工,都有權獲得一個明確的答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