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 2025-10-02 11:42:21
今天,全球首個“雙塔一機”光熱儲能電站進入最后的調試階段,隨著定日鏡跟著太陽角度做最后微調,把陽光精準匯聚到東塔頂端,東塔慢慢亮起,這意味著,全球首個“雙塔一機”光熱儲能電站全系統成功試運行。
探秘吸熱塔:走進200米高的“能量中樞”
2.7萬塊定日鏡“聚光集熱”,點亮兩座約200米高的吸熱塔,把最普通的陽光變成能穩定發電的清潔能源。能量如何被捕獲、傳遞與儲存?一起進入這座高塔一探究竟。
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記者來到吸熱塔內部。搭乘電梯抵達165米平臺后,還需通過狹窄的樓梯與直梯繼續向上。
三峽能源瓜州光熱儲能項目工程技術負責人 彭世德:伴熱系統在給管道進行預熱,藍色的是低溫管道,把200多度的鹽,從冷鹽罐里面運輸到塔上,紅色管道是把加熱完后的600多度的鹽,送到塔下的罐里面,形成一套循環系統。和以前用的太陽灶一樣,只不過是我們把水換成了熔鹽。
吸熱塔的塔頂距離地面超200米,視野非常好,可以看到整個發電廠的全貌,正式運行之后這里就會是一片光的海洋。
被捕獲的“能量”最終流向何處?答案就在這兩個巨型儲罐中。這里邊裝的是儲存熱量的熔鹽,它的沸點高達600℃,遠高于水的100℃,意味著單位體積的熔鹽能儲存數倍于水的熱量。
恒基能脈副總經理 李振國:這套熔鹽儲熱系統,最大儲熱量相當于60萬度電,可持續供電6小時。它不僅能用太陽光直接加熱,還能將風電、光伏產生的富余電能轉化為熱能儲存起來。
與傳統的單塔光熱電站相比,“雙塔一機”乃至未來可能的多塔架構,不僅突破了單機容量限制,還提升了發電效率、發電總量和儲能能力,為我國光熱儲能技術的規模化發展探索了全新路徑。
新聞鏈接:光熱和光伏有什么區別
光熱電站不僅有這樣的塔式,還有槽式、線形菲涅爾、碟式斯特林等多種不同的技術路線,他們是如何運轉的?戳視頻來看看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有何不同。
在甘肅、新疆、青海等地,形態各異的“光熱矩陣”正持續為我國能源體系注入穩定力量。它們屹立于戈壁荒漠,猶如一座座“人造太陽”,為我國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提供重要支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