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漲停人氣板塊快速輪動!有色金屬接棒成新熱點——道達漲停復盤

2025-09-30 17:25:32

漲跌停板數據,不僅是反映板塊和個股強弱的指標,更是市場情緒與資金流向的重要標志。那么,今日的漲停個股有哪些特點呢?哪些漲停股又值得重點關注?“道達漲停復盤”欄目為大家解讀。

 每經記者|閆峰峰    每經編輯|何建川    

各位投資者,大家好。

漲跌停板數據,不僅是反映板塊和個股強弱的指標,更是市場情緒與資金流向的重要標志。那么,今日的漲停個股有哪些特點呢?哪些漲停股又值得重點關注?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其“道達漲停復盤”欄目為大家解讀。

今日上證指數小幅上漲0.52%,個股漲跌幅中位數為0%。漲停板方面,今日漲停股數量和昨日相當,不過近幾日漲停人氣板塊輪動較快,無明顯持續性,這可能和近期A股成交總體處于縮量狀態有關。昨日漲停股數量最多的是固態電池板塊,今日漲停股數量最多的則是有色金屬板塊。復盤近期的漲停股情況可以發現,此前的AI產業鏈漲停人氣似乎有所下降,而傳統行業漲停人氣似乎有所上升。

消息面上,9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到,推動大宗金屬消費升級,積極拓展高端鋁材、銅材、鎂合金應用。

據Freeport-McMoran報告顯示,自9月8日印尼Grasberg銅礦發生礦泄事故以來,已有兩人死亡,五人失蹤,直接導致全球第二大銅礦停產。Freeport-McMoran預計該礦2026年的產量可能比此前預估低35%。

而有色金屬企業上半年利潤整體表現也較好,2025年上半年,申萬有色金屬行業141家企業2025年合計實現營收1.82萬億元,同比增長6.49%,歸母凈利潤合計953.63億元,同比增長36.55%。

一、市場總覽及板塊特征

滬深兩市(不含ST個股)漲停52家,較昨日減少1家;跌停1家,較昨日減少1家。

從行業特征來看,今日漲停板個股中,汽車零部件、環保、互聯網服務行業的個股最多。

(注:行業漲停板個股越多,說明該行業被資金重點關注,是當前熱門行業。)

從概念特征來看,今日漲停板個股中,有色金屬、國產芯片、資產重組概念的個股最多。

(注:概念漲停板個股越多,說明該概念被資金重點關注,是當前熱門概念。)

二、漲停個股榜單

從漲勢強度來看,漲停板個股中,股價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共有7只,包括德明利、中航沈飛、松原安全、江波龍、華建集團、國睿科技、國盛金控。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道達漲停復盤”欄目為大家復盤市場漲停數據。

(注:創出歷史新高的漲停股,說明該股人氣旺盛、趨勢明確,且上方無阻力,延續原上漲趨勢概率較大。)

漲停板個股中,股價創出近一年新高的個股有15只(不包括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包括深科技、藍豐生化、尚太科技、冠中生態、富臨精工、萬業企業、中國中冶、通潤裝備、盛屯礦業、時空科技、石大勝華、上峰水泥、江西銅業、博遷新材、派能科技,具體如下表所示。

(注:創出一年新高的漲停股,說明該股走出重要突破行情,值得重點關注。)

從主力資金來看,今日漲停板個股中,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排名前5的個股分別為山子高科、中航沈飛、中電鑫龍、深科技、富臨精工。

(注: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越多的漲停股,說明該股被主力資金重點關注,值得重點關注。)

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占市值比例排名前5的個股分別為中電鑫龍、國光電器、合鍛智能、精藝股份、天際股份。

(注: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比例越高的個股,說明該股被主力資金重點關注,值得重點關注。)

從封板資金來看,今日漲停板個股中,封板資金排名前5的個股包括恒為科技、深科技、藍豐生化、尚太科技、德明利。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道達漲停復盤”欄目為大家復盤市場漲停數據。

(注:封板資金越多的個股,說明該股被資金追捧,其延續上漲概率較大。)

從連板情況來看,今日首板個股有42只;2連板的個股有7只;3連板及以上的個股有3只。今日連板數排名前5的個股包括藍豐生化、華建集團、天際股份、山子高科、冠中生態,具體如下表所示。

 (注:連板個數越多的個股,說明該股被資金重點追捧,可能預示相關概念或行業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依據市場公開數據生成,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