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 2025-09-26 20:42:05
近年來,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問題備受關注。9月26日,四川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專項治理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
記者從會上獲悉,四川省圍繞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開展的違規設置市場準入門檻、拖欠企業賬款、侵害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涉企違規收費罰款、涉企執法檢查“五個專項治理”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明騄表示,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聚焦民營經營主體重點關切,部署開展的五個專項治理行動,正在為全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截至目前,已修訂、廢止不符合要求的涉市場準入政策文件28項,辦結拖欠企業賬款投訴線索1611條,涉及賬款59.69億元。

五個專項治理
精準發力破解發展堵點
記者了解到,在治理違規設置市場準入門檻方面,四川全面梳理排查現行有效的各類涉市場準入政策文件646項,修訂、廢止不符合相關要求的文件28項。創新實施招標投標“1+N”綜合改革,開展政府采購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編制發布《四川省政府采購項目采購人主體責任清單(2025年版)》,從源頭上打破各類隱性壁壘。
在治理拖欠企業賬款方面,制定清欠行動工作方案,研究制定財政金融支持清欠政策措施。截至目前,辦結國、省拖欠企業賬款投訴平臺線索1611條,涉及賬款59.69億元,有效推動政府拖欠企業特別是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清償。
在治理侵害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方面,進一步規范涉案財物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靈活適用“活封活扣”、執行和解等方式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深入推進“案件-糾紛”雙向考評機制改革,今年1-8月,當事人從提交訴狀到拿到真金白銀平均用時縮短至265天,同比減少37天。
在治理涉企違規收費罰款方面,聚焦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應急管理3個重點領域,開展“紅頂中介”專項整治和收費清理。搭建全省統一的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信用管理模塊,開展金融領域非法中介亂象治理,排查線索157條,打擊犯罪團伙11個。
在治理涉企執法檢查方面,出臺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實施意見,創新提出“亮碼入企”,在綿陽、攀枝花、眉山試點推行“天府入企碼”,試點地區入企檢查頻次縮減30%以上,非現場檢查量占比提升超20%,實現了行政檢查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天府入企碼”
讓執法檢查更加透明規范
“企業可以從推廣‘天府入企碼’工作當中獲得實實在在的便利。”省司法廳二級巡視員余越峰介紹,今年3月研發的“天府入企碼”,在眉山、綿陽、攀枝花三地試點基礎上,正分階段在全省推行,為企業提供了三方面便利。
幫助企業減輕迎檢負擔。“天府入企碼”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了從檢查計劃、審批、執行到反饋的全過程電子化管理,有效避免了重復檢查、隨意檢查等現象。系統還可根據登記信息,將一定時間內不同執法機關對同一檢查對象實施的多次多項檢查,整合為一次聯合檢查,實現“綜合查一次”智能匹配。
為企業提供反饋渠道。企業可通過微信掃描執法人員出示的二維碼,查看或下載《檢查通知書》,了解檢查相關信息。檢查結束后,可通過系統查看檢查結果、對現場檢查進行滿意度評價或投訴舉報,充分保障了企業的監督權和參與權。
在多場景應用方面,執法機關入企調研、觀摩、督導、考察、提供服務等非檢查行為,也要使用“天府入企碼”。將這些非檢查行為納入亮碼管理,有利于保障企業知情權,消除企業疑慮,有效避免執法機關以觀摩考察之名行檢查之實。
三管齊下
破解拖欠企業賬款難題
“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焦點。”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周勇表示,四川在貫徹落實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切實解決拖欠問題方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修訂《四川省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投訴處理辦法》,進一步完善投訴處理機制,明確受理投訴部門、處理投訴部門定義和職責。強化投訴結果核查,對處理結果不服的投訴人明確復查申請流程,定期按比例開展投訴線索回訪復核。加大投訴線索轉辦、督辦力度,對可能引發欠薪的拖欠問題和中小企業反映強烈、反復投訴的拖欠問題,將專門盯辦、全程督辦。
建立函詢約談和督辦通報工作機制。對拖欠單位存在未在投訴處理期限內反饋結果等情形進行函詢;對拖欠單位提供虛假履約記錄、不履行還款義務的進行約談;對拖欠筆數較多、數額較大,造成被拖欠單位經營困難或者較大社會影響的進行督辦;每季度對拖延答復、不按答復履行義務、非實質性清償等典型案例予以通報。
強化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管理。對拖欠賬款的國有企業,在項目審批、資金分配、評優評先、試點示范等工作中予以限制;對拖欠賬款的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在“三公”經費、公務出行標準、出國出境審批、津補貼標準、辦公用房管理等方面采取限制措施,壓實各方責任,形成強大震懾。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