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6 17:27:18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據趙興煒教授介紹,荊楚一號與二號都開始進入量產的階段,尤其是“荊楚二號”,比“荊楚一號”續航能力更長,功能更強大,尤其是手的操作性能更靈巧。并且,團隊已經開始與汽車企業進行合作,將“荊楚二號”投放在生產線上進行功能測試,不久就能上生產線干活了。請問是否屬實?
ST逸飛(688646.SH)9月2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湖北荊楚人形機器人有限公司為公司參股公司,關于其產品及技術信息請關注荊楚人形機器人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以及其他外部公開信息。敬請注意投資風險。
(記者 王曉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