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4 15:53:41
8月27日至9月19日,華熙生物控股股東華熙昕宇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403.6842萬股,持股比例由59.17%增至60.01%,增持金額超2億元。今年以來,董事長趙燕重回業務一線改革。但上半年公司業績依舊承壓,實現營業收入22.61億元,同比下降19.57%,凈利潤2.21億元,同比下降35.38%。
每經記者|章光日 每經編輯|吳永久
近期,“玻尿酸三巨頭”之一的華熙生物發布控股股東增持進度的公告。控股股東與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由59.17%增加至60.01%。短短一個多月時間,控股股東增持金額已超過2億元。而今年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重回業務一線,并進行一系列改革。華熙生物202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多名副總經理已經離任。業績連續兩年下滑之后,今年上半年華熙生物的業績依舊承壓。
2025年9月23日晚間,華熙生物發布了關于控股股東增持股份進展暨權益變動觸及5%整數倍的提示性公告。該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華熙昕宇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熙昕宇”)于2025年8月27日至2025年9月19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403.6842萬股,增持后持有公司股份約2.8754億股,與其一致行動人上海琰澤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趙燕女士合計持有公司股份2.8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由59.17%增加至60.01%,權益變動觸及5%的整數倍刻度。
華熙昕宇的增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根據華熙生物2025年8月8日發布的關于控股股東增持公司股份計劃公告,華熙昕宇擬使用其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的6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系統允許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人民幣2億元(含),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含)。2025年8月27日至2025年9月19日,華熙生物股價最高為61.85元。據此計算,華熙昕宇目前已增持金額最多約為2.50億元。而在2025年9月8日,華熙生物還發布了關于控股股東增持股份進展暨增持金額超過區間下限的公告。
董事長重回業務一線,控股股東充滿信心。華熙生物在公告中對控股股東的增持原因進行了詳細說明:“自2025年以來,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女士重回業務一線、重返創業狀態,通過全面梳理業務脈絡和人才體系,進一步明確了以科技為內核的發展邏輯,選拔有行動能力的人才團隊。今天的華熙生物不是一家完美的企業,也不希望描述自己為一家‘成熟’的企業,因為生物學意義上的成熟意味著衰老,意味著更少的可能性。公司希望自己依然是一家年少的,充滿各種可能性和創業精神的企業。隨著公司戰略的持續聚焦,以及對業務本質理解的不斷深化,控股股東對華熙生物依托底層科研、引領產業進階的能力與長期價值充滿信心,決定實施本次增持。”
華熙生物建立了生物活性材料從原料到醫療終端產品、皮膚科學創新轉化產品及營養科學創新轉化產品的全產業鏈業務體系,服務于全球的醫藥、化妝品、食品等領域的制造企業、醫療機構及終端用戶。在國內玻尿酸行業,華熙生物、愛美客和昊海生科常被稱為“玻尿酸三巨頭”。
最近兩年,華熙生物的業績和股價表現都不如人意。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3.59億元、60.76億元和53.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71億元、5.93億元和1.74億元。隨著業績下滑,公司的股價也持續下行。以前復權方式計算,2021年下半年,華熙生物股價最高漲至312.99元,而到了今年4月份,公司股價最低跌至42.40元。相較于歷史最高價,華熙生物股價最大跌幅86.45%!
面對業績和股價“雙殺”的局面,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重回業務一線,并進行了一系列變革。根據今年3月份華熙生物發布的關于高級管理人員調整及聘任的公告,公司正在進行管理變革,為調整管理架構、精簡管理層級,公司決定減少非法定要求的副總經理職位數量。根據華熙生物8月發布的2025年半年報,公司5位副總經理處于離任狀態。

(圖片來源:截圖自華熙生物2025年半年報)
不過,今年上半年華熙生物的業績依舊承壓。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61億元,同比下降19.57%;實現凈利潤2.21億元,同比下降35.38%。華熙生物2025年半年報顯示,其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收入同比下降所致。
目前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為華熙生物第一大業務。2025年上半年,公司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實現收入9.12億元,同比下降33.97%,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40.36%;醫療終端業務實現收入6.73億元,同比下降9.44%,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29.77%;原料業務實現收入6.26 億元,同比下降0.58%,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27.70%;營養科學創新轉化業務實現收入0.38億元,同比增長32.40%。
華熙生物前兩大業務的產品主要涉及到個護、醫美等領域。申萬宏源證券研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個護板塊分化加劇,強者迎業績估值雙擊;受宏觀因素影響,醫美板塊需求端持續承壓,復蘇尚需時日。
免責聲明:本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交易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彭斐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