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3 21:19:26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趙云
9月23日晚間,招商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王小青因工作安排自9月24日起離任董事長,鐘文岳代任招商基金董事長。公開資料顯示,鐘文岳自今年7月起任招商基金黨委書記、董事、總經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王小青自2020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先后擔任該公司總經理和董事長。任職五年間,招商基金實現公募及非貨管理規模翻番,并保持在行業前十水平,各項業務穩中有進。今年8月,他已調任招商金控,現任該公司董事、總經理。
官網信息顯示,招商基金于2002年12月27日經中國證監會批準設立,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截至去年年底,該公司總資產管理規模超1.56萬億元,其中非貨幣管理規模超5500億元。而根據Wind數據,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招商基金的公募管理總規模為8967.95億元,在全市場162家公募持牌機構中排在第12位;非貨基規模5230.08億元,排在第10位。
23日晚間,招商基金發布高管變更公告,顯示該公司原董事長王小青因工作安排自9月24日起離任,鐘文岳代任招商基金董事長。

招商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對于王小青先生在公司任職期間發揮的重要引領作用及做出的卓越貢獻致以衷心感謝。
公開信息顯示,王小青為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他自2020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先后擔任該公司總經理和董事長。任職五年間,招商基金實現公募及非貨管理規模翻番,各項業務穩中有進,權益、固收、固收+、指數、養老金、公募REITs等領域均取得長足發展。根據Wind數據,2020年一季度末招商基金的管理總規模為4062.78億元,而最新規模達到8967.95億元,在全市場162家公募持牌機構中排在第12位;非貨基規模5230.08億元,位列第十。
值得一提的是,王小青在任期間大力推動投研一體化建設,招商基金權益投資業績取得明顯進步。國泰海通證券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招商基金權益類基金絕對收益排名在近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維度均處于行業前30%,其中近一年、近兩年位居權益類中型公司第1和第2。自成立以來,累計服務客戶數超1.8億,累計為客戶盈利超2300億元,累計為客戶分紅近1300億元。
據悉,王小青不久前已調任招商金控,現任招商金控董事、總經理。招商基金方面表示,王小青在銀行、保險、資管等金融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工作及管理經驗,對金融行業有著深刻的洞察,未來將在集團金控的高度,以更高的站位,更遠的視野,為招商基金高質量發展持續指導和賦能。
王小青正式離任后,董事長一職將由招商基金總經理鐘文岳代任。
簡歷信息顯示,鐘文岳曾在中農信福建集團公司、申銀萬國證券、廈門海發投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二十一世紀科技投資、新江南投資、招商銀行等工作。2015年6月至2023年6月,他在招商基金工作,曾任該公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深圳分公司及成都分公司總經理。2023年7月至2025年5月在招銀理財工作,曾任黨委副書記、總裁。2025年5月鐘文岳回歸招商基金,并從7月起任黨委書記、董事、總經理。
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招商基金指出,未來將從三大戰略框架方向著力。
首先,以“主動管理業務”和“被動指數業務”雙輪驅動,打造招商基金高質量發展轉型核心勢能,不斷強化公司核心業務布局。聚焦守正創新,持續打造“長期、穩定、較好”投資業績,深化踐行“本分、專注、開放”投研文化,深入推進投研平臺化建設,著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聚焦均衡發展,堅持雙輪驅動,強化多元資產配置解決方案,持續發力做強養老金融業務,著力提升產品和資產組織能力。
第二,持續圍繞“客戶導向化、投研平臺化、經營數智化、管理科學化”四大戰略舉措迭代優化,著力提升投研、資產組織、風險管理、科技支撐、業務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等六大能力,加快達成市場化、專業化、頭部化、國際化發展要求。
第三,著力聚焦“黨建引領規劃、內控保駕護航、機制改革創新、人才隊伍支撐、股東聯動融合、企業文化聚力”六大保障機制,為全面實現公司戰略目標提供堅實保障。
記者注意到,近段時間以來已有多家公司已經發生或傳出董事長、總經理等核心高管變更的消息。例如,有媒體報道稱,招商局集團新近下發了博時基金的人員公示,博時基金現任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張東或將接任江向陽出任公司董事長。公示期結束后,答案將正式揭曉。
9月6日,信達澳亞基金公告稱,朱永強因到齡退休,自9月5日起離任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方敬將代行總經理一職。
9月4日,光大保德信基金發布公告稱,高瑞東已于9月2日擔任光大保德信基金總經理。
8月29日晚,工銀瑞信基金發布公告,總經理高翀因“工作調動”離任,董事長趙桂才代任總經理職務。
同日,諾德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潘福祥到齡正式退休。8月28日,華安基金也發布了原董事長朱學華正常退休的公告等等。
有基金公司人士對記者分析,當前公募行業已告別規模快速擴張的增量時代,邁入以質量、效益、合規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人才的流動和人事變更,本質上都是公募行業適應市場變化、優化治理結構的必然選擇。
“未來隨著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持續釋放、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公募基金行業將面臨更多機遇與挑戰,而高效的管理層迭代、清晰的戰略規劃,將成為基金公司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保持競爭力的關鍵。”該人士總結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