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成都:邁向下一個“萬億級”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2025-09-22 20:18:24

今日,成都產業發展再迎關鍵節點——成都市重點產業鏈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為下一步成都產業如何發力豎起“新路標”。

關注產業、支持產業、發展產業是全國各大城市的共同話題。當前,產業鏈縱橫交織,產業集群有機聚合,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產業競爭早已從比個體實力到拼圈鏈合力。

當“單點突破”升級為“集團作戰”,如何“鏈”動生態是必選題,如何“鏈”接未來是必答題。

串珠成鏈

精準做強“鋼筋鐵骨”產業鏈

成都青白江區重汽成商公司總裝線上,每5分鐘可下線一臺重卡,3分半鐘下線一臺輕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美賢說,今年上半年企業新能源產品銷售同比增長146%。

企業向前邁進之步,鋪就城市產業發展之路。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成都打造的一條重點產業鏈,也在快速奔跑——

2025年一季度,全市汽車產業實現產量20.2萬輛,同比增長27%,產值389.4億元,同比增長22.1%,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量5.5萬輛,同比增長414.6%,產值69.3億元,同比增長165.1%。

產業鏈是產業集群的核心骨架和運行脈絡,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但“鏈”上產業門類繁多、業態復雜、參與主體多元,呈現出跨區域、覆蓋廣、主體多、群體散的特點,如何實現精準發力?

對此,成都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軟件和信息服務、低空經濟、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先進能源、新型材料等重點產業鏈,探索“一條產業鏈、一名首席科學家、一批鏈主企業、一套扶持政策”模式,以“鏈長制+專班”推動重點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

因“鏈”施策的核心,是更加注重產業實質能級,更加敏銳把握態勢,更加彰顯科技引領,更加注重完善生態,推動支柱產業迭代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搶先布局,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成都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聚鏈成群

系統培育“枝繁葉茂”產業集群

在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中,鼎橋技術承擔起核心區域的通信系統建設與保障工作。從成都世運會、大運會的通信護航,到多個城市馬拉松賽事的全程通信支持,再到保障非洲杯等國際體育盛事順利舉行,鼎橋技術的成長,也是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厚積成勢的縮影。

2020年,電子信息成為成都首個萬億級產業。2024年,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營收1.34萬億元。

萬億之后,如何再進階?

做強產業森林,成都給出的方案是——短期聚焦特色優勢產業穩存量,長期著力戰新產業和未來產業育增量,統籌推進產業體系提質量。

前不久,位于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GE醫療中國精準醫療產業化基地一期項目順利通過竣工并聯驗收。這背后,是成都生物醫藥產業獲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近日,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成功研發國內首個基于世界模型的機器人任務執行系統。透視其中,是成都深化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特色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成都接續發展,加速生長為日益茂密的產業“熱帶雨林”。

目前,成都已培育形成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2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以及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軟件和信息服務等11條千億級重點產業鏈,建成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5個、省級4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個、省級12個,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5個、省級4個,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排名第8。

集群成勢

“強筋壯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如果將產業鏈看成“骨骼”和“血管”,產業集群則是“器官”和“肢體”,最終會組成一個健康強壯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25年9大重點任務,其中之一就是“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對此,全國各地紛紛行動。

成都瞄準“三中心一基地”目標,提出構建“9+9+10”現代化產業體系,明確了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9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9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飛行汽車、商業航天等10大未來產業領域,推動形成一二三產業協同、大中小企業共生、上下游鏈條互補、產供銷環節耦合的蓬勃發展格局。

上海錨定“(2+2)+(3+6)+(4+5)”,提出壯大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發展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等六大重點產業,培育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四大新賽道產業,搶先布局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五大未來產業方向。

廣州聚焦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明確重點發展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等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群,搶占具身智能、深海深空等6個產業賽道發展先機,提出重點發展現代金融、科技服務、現代商貿等8個產業。

從各地謀篇布局不難看出,目標是一致的——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抓手是相同的——發展新質生產力

成都新經濟發展研究院研究咨詢部副部長賈偉認為,成都要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占據先機,必須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和產業革命大趨勢,搶抓產業梯度轉移重要機遇,全力以赴推動重點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加快構建優勢凸顯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夯實城市跨越發展的底部支撐。

由點到線,由面到體,是演進,也是融合;是聚勢,也是共贏。對成都而言,下一個“萬億級”還需“鏈”上發力!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今日,成都產業發展再迎關鍵節點——成都市重點產業鏈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為下一步成都產業如何發力豎起“新路標”。 關注產業、支持產業、發展產業是全國各大城市的共同話題。當前,產業鏈縱橫交織,產業集群有機聚合,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產業競爭早已從比個體實力到拼圈鏈合力。 當“單點突破”升級為“集團作戰”,如何“鏈”動生態是必選題,如何“鏈”接未來是必答題。 串珠成鏈 精準做強“鋼筋鐵骨”產業鏈 成都青白江區重汽成商公司總裝線上,每5分鐘可下線一臺重卡,3分半鐘下線一臺輕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美賢說,今年上半年企業新能源產品銷售同比增長146%。 企業向前邁進之步,鋪就城市產業發展之路。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成都打造的一條重點產業鏈,也在快速奔跑—— 2025年一季度,全市汽車產業實現產量20.2萬輛,同比增長27%,產值389.4億元,同比增長22.1%,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量5.5萬輛,同比增長414.6%,產值69.3億元,同比增長165.1%。 產業鏈是產業集群的核心骨架和運行脈絡,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但“鏈”上產業門類繁多、業態復雜、參與主體多元,呈現出跨區域、覆蓋廣、主體多、群體散的特點,如何實現精準發力? 對此,成都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軟件和信息服務、低空經濟、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先進能源、新型材料等重點產業鏈,探索“一條產業鏈、一名首席科學家、一批鏈主企業、一套扶持政策”模式,以“鏈長制+專班”推動重點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 因“鏈”施策的核心,是更加注重產業實質能級,更加敏銳把握態勢,更加彰顯科技引領,更加注重完善生態,推動支柱產業迭代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搶先布局,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成都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聚鏈成群 系統培育“枝繁葉茂”產業集群 在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中,鼎橋技術承擔起核心區域的通信系統建設與保障工作。從成都世運會、大運會的通信護航,到多個城市馬拉松賽事的全程通信支持,再到保障非洲杯等國際體育盛事順利舉行,鼎橋技術的成長,也是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厚積成勢的縮影。 2020年,電子信息成為成都首個萬億級產業。2024年,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營收1.34萬億元。 萬億之后,如何再進階? 做強產業森林,成都給出的方案是——短期聚焦特色優勢產業穩存量,長期著力戰新產業和未來產業育增量,統籌推進產業體系提質量。 前不久,位于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GE醫療中國精準醫療產業化基地一期項目順利通過竣工并聯驗收。這背后,是成都生物醫藥產業獲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近日,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成功研發國內首個基于世界模型的機器人任務執行系統。透視其中,是成都深化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特色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成都接續發展,加速生長為日益茂密的產業“熱帶雨林”。 目前,成都已培育形成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2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以及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軟件和信息服務等11條千億級重點產業鏈,建成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5個、省級4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個、省級12個,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5個、省級4個,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排名第8。 集群成勢 “強筋壯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如果將產業鏈看成“骨骼”和“血管”,產業集群則是“器官”和“肢體”,最終會組成一個健康強壯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25年9大重點任務,其中之一就是“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對此,全國各地紛紛行動。 成都瞄準“三中心一基地”目標,提出構建“9+9+10”現代化產業體系,明確了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9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9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飛行汽車、商業航天等10大未來產業領域,推動形成一二三產業協同、大中小企業共生、上下游鏈條互補、產供銷環節耦合的蓬勃發展格局。 上海錨定“(2+2)+(3+6)+(4+5)”,提出壯大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發展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等六大重點產業,培育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四大新賽道產業,搶先布局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五大未來產業方向。 廣州聚焦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明確重點發展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等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群,搶占具身智能、深海深空等6個產業賽道發展先機,提出重點發展現代金融、科技服務、現代商貿等8個產業。 從各地謀篇布局不難看出,目標是一致的——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抓手是相同的——發展新質生產力。 成都新經濟發展研究院研究咨詢部副部長賈偉認為,成都要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占據先機,必須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和產業革命大趨勢,搶抓產業梯度轉移重要機遇,全力以赴推動重點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加快構建優勢凸顯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夯實城市跨越發展的底部支撐。 由點到線,由面到體,是演進,也是融合;是聚勢,也是共贏。對成都而言,下一個“萬億級”還需“鏈”上發力!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