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周末重點速遞 | 券商熱議市場高低切換;AI基建打開新空間,供需緊缺持續,存儲板塊迎上升大周期

2025-09-21 15:31:16

國新辦稱將于2025年9月22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中銀證券認為,AI行情配置要重視“高低切”,醫藥受“出海+政策”驅動,新消費趨勢向好,軍工預期兌現,特斯拉機器人產業有新催化。國盛證券稱AI基建打開新空間,存儲迎上升周期。民生、東吳證券均關注華為昇騰路線圖,認為國產算力崛起趨勢確定,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彭水萍    

(一)重磅消息

9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消息稱,將于2025922日(星期一)下午3時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朱鶴新介紹“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成就,并答記者問。

(二)券商最新研判

中銀證券:產業趨勢延續,重視市場內部高低切換

1、科技無需悲觀,AI行情配置重視“高低切”。AI產業鏈9月以來調整較為明顯。但當前AI產業趨勢正在形成,成為市場行情的重要主線,海外算力景氣度持續驗證,國產算力正在形成從產業突破到業績初步兌現的產業閉環。短期調整無礙長期上行趨勢,反而貢獻產業鏈內部“高低切”配置機會,國產算力、AI端側、AI應用等仍具備較高配置性價比。北美四大云廠商資本開支強勁,算力需求旺盛。自2024年以來資本開支持續維持高增長之下,算力產業鏈有望持續維持高景氣。

2AI應用:海外應用進入業績驗證階段,海外映射行情開啟。大模型能力初步支撐AI商業化拐點,部分垂類AI應用商業模式率先落地,業績進入兌現期。當前AI應用正處于商業化拐點,從AI應用需求的直接反映指標Tokens消耗量來看,AI應用需求正在加速增長。AI產業鏈投資風格轉向中大市值。AI產業鏈風格從中小市值轉向“機構審美”的中大市值。AI產業鏈內部風格轉換趨勢愈加明顯,行情風格從中小市值逐步轉向中大市值的“機構審美”。

3、醫藥:“出海+政策”雙輪驅動,創新藥業績持續回暖。國內政策環境的持續改善為創新藥行業提供了支撐。我國創新藥熱潮涌現,2024年一類創新藥獲批數量達48種,是2018年的5倍以上;提高創新藥多元支付能力,鼓勵商業健康保險、醫療互助等將創新藥納入保障范圍;加速進院,推動創新藥加快進入定點醫藥機構。 

4、新消費:經濟結構轉型催化新消費趨勢,行業景氣持續驗證。2024年以來,新興消費景氣趨勢驗證加速,行業營收增長呈現上行趨勢,伴隨業績驗證,市場行情也持續向好。在消費趨勢上,“性價比”消費、“娛樂經濟”、戶外運動均具備較優的投資機會。

5、軍工:預期兌現告一段落。進入8月中旬后,軍工行業相對收益有所減弱,這與我們統計的重大事件節點前,軍工行業面臨一定預期兌現有關。伴隨“九三閱兵”的結束,重大事件帶來的預期兌現交易或貢獻更好的布局機會。 

6、機器人:特斯拉機器人產業再迎積極催化。據報道,北京時間202595日晚間,特斯拉公布了即將在11月股東大會上接受投票的提案文件。新的階梯式薪酬方案將最多授予馬斯克額外4.237億股特斯拉股權。盈利目標方面,調整后EBITDA目標從500億美元起步,最高目標為4000億美元,接近當前的24倍。

(三)券商行業掘金

國盛證券:AI基建打開新空間,供需緊缺持續,存儲迎上升大周期

1AI需求如火如荼,重視企業級存儲升級趨勢。企業級存儲2025年市場規模約878億美元,2024年-2028CAGR18.7%AI需求持續加碼,capex指引高速增長,AI服務器單機內存價值量相比CPU服務器顯著提升,AI服務器的存儲價值量是傳統CPU服務器的翻倍以上,此外,SSDpcie5.0升級、數據中心SSDQLCSCM等前沿領域迭代,DDR5滲透率的提升及MRDIMM的推出等也彰顯了AI趨勢下,企業級存儲的升級趨勢。隨著AI需求的爆發,服務器存儲整體的市場規模也有望進一步提升。 

2、海外大廠調漲存儲產品價格,存儲迎上升大周期。AI需求持續加碼,供應端DRAM因為DDR4DDR5切換以及HBM產能擠占及新舊制程切換影響持續收緊;NAND端原廠利潤率不可持續,修復已迫在眉睫,三星、美光、鎧俠三家存儲大廠同步縮減128層以下NAND產能,海外大廠調漲存儲產品價格,看好存儲供需緊缺持續,存儲迎上升大周期。具體來看,NAND端,閃迪對所有渠道及消費者客戶的閃存產品價格調漲10%,企業級SSD需求旺盛,國內供應受到擠占;DRAM端,服務器內存條延續漲價,AI浪潮進一步驅動供需緊缺。 

3、存儲模組廠商迎國產化大機遇,原廠顆粒供給至關重要。企業級SSD主要由主控芯片、固件以及存儲介質構成,除晶圓的穩定供應和質量外,主控芯片、固件同樣重要;企業級內存條主要構成為DRAM、接口芯片以及配套芯片,因此DRAM顆粒的質量對內存條的性能更加的重要。在原廠減產、供需緊缺背景下,能拿到穩定、高品質顆粒供給的模組廠商有望充分受益于AI時代供需緊缺下存儲升級+漲價+國產化三重β,業績彈性顯著、估值提升空間廣闊。

4、長存三期加速國產化,看好上游擴產+產業升級機遇。根據與非網eefocus援引TrendForce數據,從市場占有率看,預計2025年底合肥長鑫在DRAM領域市占率或增至10%12%;長江存儲2025年一季度全球NAND市占率已達8%,年底有望升至10%95日,長存三期正式注冊成立,上游擴產有望提速,此外,長江存儲持有的混合鍵合專利數量與臺積電相當,三期注冊成立或將加速國內3DNAND3D DRAM技術發展,看好相關設備材料公司發展機遇。

5、投資建議:存儲模組:香農芯創、開普云(金泰克)、德明利、江波龍、佰維存儲;存儲芯片:兆易創新、瀾起科技、東芯股份、普冉股份;半導體設備:中微公司、北方華創、拓荊科技、華海清科、芯源微、中科飛測、芯碁微裝、盛美上海;半導體材料:雅克科技、鼎龍股份、彤程新材、安集科技、興森科技、天承科技、聯瑞新材、興福電子、德邦科技、華海誠科;封測: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甬矽電子、匯成股份。 

民生證券:昇騰路線圖重磅發布,超節點全面趕超加速放量

1918日,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在上海啟幕,華為正式發布算力超節點和集群,同時華為公布了昇騰AI芯片未來三年詳細產品規劃。昇騰AI芯片路線圖重磅發布,逐年升級加速追趕。路線圖顯示,華為在今年一季度已推出了昇騰910C,后續將在2026Q1推出昇騰950PR,2026Q4推出昇騰950DT,2027Q4將推出昇騰960,2028Q4推出昇騰970。從時間節奏來看,昇騰后續將保持每年1-2次的全新升級:此次更清晰、更長期的芯片戰略規劃正式拉開了以昇騰、寒武紀為首的國產算力公司與英偉達在高端AI市場正面競爭的序幕。 

2、超節點成為AI基礎設施建設新常態,內部互聯能力成為重中之重。從大型AI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技術方向看,超節點已經成為主導性產品形態,并正在成為AI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常態。華為在CoudMatrix384超節點基礎上,還將推出Atlas950SuperPoDAtlas960SuperPoD,分別支持819215488張昇騰卡,將于2027Q4和2028Q4上市。此前市場更多關注芯片算力,但伴隨Scale up產業趨勢崛起,超節點內部的互聯能力成為重中之重。此超節點已經重新定義AI基礎設施的范式,內部互聯能力更是龍頭廠商堅實的護城河。

3、超節點速率大幅提升,功率迎來新挑戰。超節點作為AI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常態同樣適用。對于功率方面,超節點單機柜功耗普遍突破100kW,在算力密度指數級增加的情況下,對超節點機柜的溫控和電源系統提出挑戰。

4、投資建議:從芯片、超節點到互聯協議,從開源開放到產業生態,華為在HC2025上展示的不僅是一系列產品,更是一整套面向未來的AI基礎設施戰略,當前國產算力崛起趨勢已相對確定,建議關注:芯片+HBM:中芯國際、通富微電、中微公司、北方華創、精智達、華海誠科;超節點相關:1)全光互聯:德科立、騰景科技、凌云光、光庫科技、炬光科技;2)正交背板:深南電路、方正科技、南亞科技、博敏電子;液冷溫控:申菱環境、飛榮達、英維克。 

東吳證券:關注國產算力芯片發展,看好國產設備商充分受益

1918日,華為在上海全聯接大會上首次公布昇騰AI芯片三年發展路線圖,計劃20262028年推出四款新品,并宣布自研HBM技術及超節點互聯方案。國產算力芯片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

2、國內先進制程積極擴產,利好國產設備商:從先進邏輯來看,國內先進邏輯擴產超預期;從存儲來看,按照技術迭代的周期,明年將迎來新的迭代周期。

3、高端SoC測試機市場廣闊,國產突破進行時:SoC芯片的高度集成性使其測試難度較大,例如不同功能模塊間的交互測試、高速數據傳輸測試等,對測試機也提出了高要求,如需要具備多通道測試能力、較高的測試頻率等,目前測試機以愛德萬等為主,國內華峰測控、長川科技均在積極布局SoC測試機,與下游頭部客戶合作緊密。

4、算力芯片要求先進封裝,擴產利好設備商:過去訓練卡基本為英偉達獨供,對應所需要的3D堆疊等先進工藝都由臺積電進行代工;推理卡不一定需要3-5nm的先進工藝,在國產12nm工藝平臺上也有很強性價比。后續國產算力有望均向盛合晶微等國產先進封裝供應鏈傾斜,減薄機/劃片機/鍵合機等設備商有望受益。

5、投資建議:(1)前道制程:刻蝕+薄膜沉積設備北方華創、中微公司,量測設備中科飛測、精測電子,薄膜沉積設備拓荊科技、微導納米、晶盛機電、某泛半導體設備龍頭等。(2)后道封測:華峰測控、長川科技。(3)先進封裝:晶盛機電、華海清科、盛美上海、芯源微、拓荊科技、德龍激光、大族激光。(4)硅光設備:羅博特科、奧特維。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8874746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