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0 00:18:07
今年上半年,深圳以微弱優勢重奪“外貿第一城”。最新數據顯示,深圳進出口總額領先上海271.81億元。從深圳前8個月的外貿累計增速來看,上半年持續出現負增長,直到7月實現累計增速與去年同期持平。眼下的最新數據顯示,深圳1—8月進出口累計增速實現正增長,增速為0.3%。
每經記者|楊歡 每經編輯|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422268
深圳海關18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深圳累計進出口規模保持內地外貿城市首位,達2.9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進出口額同比(下同)增長0.3%。其中,出口1.79萬億元;進口1.17萬億元,增長9%。
前8個月,深圳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62萬億元,占同期深圳進出口總值的54.6%。同期,保稅物流進出口8007.8億元,增長12.6%,占同期深圳進出口總值的27%;加工貿易進出口5292.1億元。
貿易伙伴結構上,前8個月,深圳對前十大貿易伙伴合計進出口2.31萬億元,增長2.8%,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1.8個百分點至78.1%。其中,對香港地區、臺灣地區、日本進出口增勢明顯,增速分別為8.1%、20.8%、14.8%。
解讀:2024年,在時隔十年后,深圳從上海手中搶回“外貿第一城”。不過今年以來,深圳外貿持續承壓,進出口總額一度被上海反超。彼時曾有分析,相比上海,深圳外貿依存度更高,2024年超120%。外貿依存度越高,受全球政經、地緣局勢波動影響越大。
面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今年以來,深圳多次部署穩外貿工作,包括鼓勵企業加快全球布局,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產品競爭力等。反映在數據上,今年上半年,深圳以微弱優勢重奪“外貿第一城”。最新數據顯示,深圳進出口總額領先上海271.81億元。

目光向內,從深圳前8個月的外貿累計增速來看,上半年持續出現負增長,直到前7個月實現累計增速與去年同期持平。眼下的最新數據顯示,深圳1—8月進出口累計增速實現正增長,增速為0.3%。

如何穩住外貿基本盤?從企業主體來看,深圳民營企業持續發揮“主力軍”作用,占比近七成。前8個月,深圳民營企業進出口2.06萬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69.6%。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7880億元,同比增長11.6%,占比26.6%。
機電產品依然是深圳外貿的主力產品。前8個月,深圳出口機電產品1.35萬億元,同比增長4.6%,占出口總值的75%。傳統電子信息領域,電腦及其零部件出口2054.3億元,同比增長10.5%;集成電路出口1551億元,同比增長40.2%。新興產業領域,鋰電池、純電乘用車同比分別增長35.9%、14.3%。
一直以來,深圳被定位為出口導向型高技術制造中心,更擅長“走出去”。何以“搶進口”?數據顯示,得益于人工智能技術加快應用,深圳相關電子零部件進口快速增長。前8個月,深圳進口機電產品9491.6億元,增長12.5%,占同期深圳進口總值的81.4%。其中,進口集成電路5196.8億元,增長18.8%。
需要指出的是,與深圳類似,今年以來,上海外貿也走出了一條“先抑后揚”的韌性曲線。前8個月上海進出口增長4.5%,增速較前7個月提升1個百分點。全年究竟誰能問鼎“外貿第一城”,仍然充滿懸念。
三部門印發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
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日前聯合印發《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推動輕工業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中發揮更大作用。方案的主要目標包括,2025至2026年,輕工業在穩增長、促消費、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加凸顯。智能家居、老年和嬰童用品、體育休閑時尚產品等新增長點快速發展。新增推廣300項升級和創新產品,接續培育10個規模1000億元以上特色產業產區。
浙江加快優質企業培育發展
近日,《浙江省加快優質企業培育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正式印發。根據《行動方案》,浙江力爭到202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3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達到4.2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1.8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25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300家、雄鷹企業達到150家。
云南支持財政資金向文旅融合重點項目聚集
近日,云南省財政廳聯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出臺《云南省旅游高質量發展轉移支付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圍繞旅居云南任務目標,通過優化省以下旅游領域財政支出結構,創新轉移支付資金管理方式,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質效。在文旅融合方面,《暫行辦法》圍繞文化旅游、鄉村旅游、康養旅游等11個文旅融合重點領域,支持財政資金向文旅融合的精品項目、重點項目聚集。
揚州“再提爭第一”
日前,揚州市委機關報《揚州日報》頭版刊發“楊仲平”署名文章《再提爭第一》。此前召開的揚州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堅定必勝信念、加快鍛長補短、加強過程管理、加大匯報爭取,確保在江蘇省高質量考核中保持“II類地區第一”。文中表示,近年來鹽城、泰州等地均已提出摒棄“居中思維”,敢于與先進地區比肩而立。摒棄居中思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爭第一、爭一流作為不變追求,全力推動各項工作往前沖、向前趕。
上海:優化調整本市個人住房房產稅試點有關政策
據上海市財政局網站,上海市財政局日前發布《關于優化調整本市個人住房房產稅試點有關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為更好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對上海市個人住房房產稅試點有關政策優化調整。
其中包括,持有上海市居住證并在上海市工作生活的符合國家和上海市有關規定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重點產業緊缺急需人才,和持有上海市居住證滿3年并在上海市工作生活的購房人,在上海市新購住房,且該住房屬于家庭第一套住房的,暫免征收房產稅。
最新報告:網約車司機收入位居藍領第二、留任意愿最高
近日,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發布《城市出行的就業韌性:網約車司機就業圖景與職業表現(2025)》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在六類藍領崗位中,網約車司機以7623元的月均收入位列第二,高于外賣員和快遞員。


圖為主要藍領崗位月均收入和滿意度
報告顯示,以一線城市日均上線時間大于等于8小時的網約車司機為例,平均月收入為11557.1元。相比其他藍領職業,網約車司機因工作體驗有自主性較高、彈性工作時間、車內作業安全與即時結算等因素,整體滿意度較高。在“繼續從事該職業的意愿”調查中,網約車司機比例最高,為75.7%;高于外賣員(68.4%)和貨車司機(50.29%)。
江蘇249個鎮入圍2025年全國千強鎮,數量居首
9月19日,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研究課題組和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發布2025年全國千強鎮發展報告。報告構建了建制鎮綜合實力指數評價體系,共分為經濟發展、創新活力、發展潛力、生態宜居、生活品質等5個一級指標、26個二級指標。測算結果顯示,千強鎮綜合實力指數為65.7。

報告顯示,千強鎮擁有規上工業企業92635家,占全國的18.78%;鎮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6.29億元,是國家工業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與增長極。


點擊圖片放大查看 圖片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從地域分布看,東部地區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上榜千強鎮共790個,占比達近八成。其中,江蘇249個、浙江197個、廣東134個、山東102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