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18:55:59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17日,ETF(含已成立未上市)的總產品數量為1311只,總規模約為5.35萬億元,非貨幣ETF的總產品數量為1284只,規模約為5.2萬億元。
超5萬億元ETF市場的平穩運轉,落在370位基金經理肩上,人均管理超130億元——他們的日常遠非 “復制指數” 那么簡單:清晨一睜眼先看隔夜歐美市場動態,通勤路上聽財經快訊;交易時段,緊盯折溢價、跟蹤誤差與流動性風險等;收盤后處理客戶問詢、復核申購贖回清單等;非交易日仍需關注市場流動性變化、指數調整公告以及準備節后調倉等。
從市場圖譜看,ETF業務頭部集中顯著:華夏、易方達非貨幣 ETF 規模均超8000億元,前14家公司規模合計占比達85%;42位基金經理管理10只及以上產品,有基金經理最多管15只ETF,依賴流程化、系統化提升管理效率。
在多產品管理負荷背景下,ETF基金經理需兼具“精算”與“遠見”:一方面嚴格控制跟蹤誤差、維護流動性,確保組合貼合指數;另一方面要建立策略認知框架 —— 比如判斷紅利主題配置價值,與機構客戶溝通產品的策略優勢,甚至聚焦指數權重股(如醫藥、光模塊)開展調研。
銷售支持是ETF基金經理的“必修課”:一年跑上百場路演是常態,大型公司的團隊年路演甚至能達到200場。此外,直播、媒體采訪及線上交流活動也比較頻繁,免不了要進行制作PPT、撰寫公眾號文章、產品推介文檔等工作。
薪酬方面,ETF經理收入整體低于主動權益經理,考核不唯規模——綜合團隊競爭力(客戶數量、產品活躍度)、規模增長、業績與風險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獎金依賴業務線貢獻與投研銷售協同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