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9 17:29:18
每經編輯|段煉
9月19日,河北、湖南、遼寧等地稅務部門曝光依法查處的2起MCN機構涉稅違法和1起網絡主播偷逃稅案件。
依法納稅是每一個經營主體的法定義務。MCN機構應按照《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要求,報送網絡主播及合作方涉稅信息,并認真履行納稅義務和代扣代繳義務,做到合規經營、誠信納稅。網絡直播從業人員應自覺增強依法納稅意識,堅持合規經營。稅務部門始終堅持依法治稅,在持續優化稅費服務的同時,依法依規查處各類涉稅違法行為,引導行業長期規范健康發展,積極營造法治公平稅收營商環境,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旗下170名主播的MCN機構
3年收入1.6億元,代扣代繳個稅為0
國家稅務總局保定市稅務局稽查局依法查處河北楚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MCN機構)涉稅違法案件。經查,2019年至2021年,河北楚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通過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虛抵進項稅額,多列成本,違規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少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稅費1261.51萬元。該公司還通過個人銀行賬戶向旗下簽約主播發放勞務報酬,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359.70萬元。2024年11月,國家稅務總局保定市稅務局稽查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該公司違規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等行為作出補繳稅費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2010.06萬元的處理處罰決定;對其未履行代扣代繳稅款義務行為處以罰款215.82萬元的處罰決定,并輔導督促相關主播更正申報和補繳稅費款及滯納金,將該公司涉嫌虛開發票有關線索移送公安機關。目前,該案已由公安部門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保定市稅務局稽查局根據公安機關線索,結合稅收大數據綜合分析發現,河北楚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三年間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為0元。作為一家與某主流直播平臺簽約的MCN機構,居然沒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顯然不合常理。
檢查人員結合相關部門提供的線索,經過實地走訪發現,該MCN機構通過與旗下主播分成粉絲打賞獲取收益,旗下常駐主播約170人,同時還有部分短暫直播的臨時主播。
帶著疑惑,檢查人員分析了該MCN機構主動申報的數據和增值稅進項發票,發現其近三年申報收入合計1.6億元,但平均每年工資支出僅為72萬元。既然該MCN機構的工資支出較少,是否有勞務報酬支出?
但是,檢查人員查遍該MCN機構的進項發票,并沒有發現勞務報酬發票,卻意外發現該MCN機構超過一半的進項發票,都是由義烏市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具的文化服務費和網絡信息服務費發票。而相關部門調查發現,義烏市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這樣一家MCN機構,不僅工資支出較低,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為0,還沒有取得勞務報酬發票,并且一半以上的進項發票都是由一家涉嫌虛開發票的公司開具的,這些異常均引起了檢查人員的高度警覺。面對重重疑點,保定市稅務局稽查局在初步核查、系統分析的基礎上,依法對該MCN機構立案調查。
在案件辦理中,檢查人員依法詢問了該MCN機構法定代表人張旭陽。據張旭陽供述,為了提升旗下主播們的直播人氣,他們會選擇購買平臺虛擬幣為旗下主播打賞、刷禮物,進項發票主要是購買平臺虛擬幣的支出。他們一半以上的虛擬幣都是從義烏市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購進的。
根據義烏市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線索,檢查人員順藤摸瓜,依法調取該MCN機構和義烏市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銀行賬戶及有關交易明細,順著資金流向,結合進項發票和資金往來關聯度分析,查明了兩家公司之間的暗箱操作。
原來,該MCN機構法定代表人張旭陽和義烏市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程某某早有勾結,而雙方公司交易平臺虛擬幣的業務既有真實的,也有虛假的。真實業務是該MCN機構向義烏市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購買平臺虛擬幣,通過銀行賬戶支付款項,義烏市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具銷售發票。在虛假交易中,該MCN機構要求對方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并支付貨款。貨款到達義烏市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對公賬戶后,程某某再轉至自己個人賬戶,然后通過銀行轉賬打到張旭陽和該MCN機構工作人員的個人賬戶中,最終形成了資金“回流”閉環。
圖片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經查實,三年間該MCN機構讓義烏市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自己開具多于實際經營金額的增值稅專用發票447份,價稅合計4463.80萬元。義烏市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返回該MCN機構貨款共計4463.80萬元。
同時,檢查人員在該MCN機構工作人員的個人銀行賬戶流水中發現,發現該企業的工作人員給多名主播發放薪酬,銀行流水備注內容“楚鳴薪資結算”。結合有關證據查實確定了該MCN機構通過個人銀行賬戶為主播發放工資,逃避個人所得稅的事實。
“頭部”主播2年“零報稅”
國家稅務總局長沙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依法查處湖南顏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MCN機構)涉稅違法案件。經查,2021年至2022年,湖南顏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支付旗下簽約主播直播業務工資薪金、勞務報酬,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共計208.86萬元。2025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長沙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該公司未履行代扣代繳稅款義務行為處以罰款104.43萬元的處罰決定,并輔導督促相關主播更正申報和補繳稅費款及滯納金。
前期,長沙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接到相關舉報線索,湖南顏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主播在直播平臺取得的禮物打賞收入與申報個人所得稅金額嚴重不符,存在偷稅行為。
線索顯示的情況是否準確?該公司旗下主播是否足額申報納稅?帶著疑問,稅務人員對顏客文化傳媒進行了初步調查,發現湖南顏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一家網絡主播管理機構(簡稱MCN機構),主要從事直播服務和主播孵化業務。
為了查清真相,稅務人員通過關注該公司旗下某“頭部”主播的直播間動態情況,并通過主播個人主頁公開數據了解其收入情況等。結合進一步的數據分析,發現該主播近兩年收入較高但其個人所得稅申報記錄為0,存在明顯異常。
對此,稅務人員開展了實地調查,經過查看合同業務資料,對該公司的經營情況及經營模式進行了了解。該公司旗下有簽訂經紀代理合同的主播1名,作為員工管理的主播22名。其中簽訂經紀代理合同的主播,每月平臺收取分成后,扣除公司分成,扣除用于主播宣傳、包裝、推廣刷榜等成本費用等“運營成本”,經過雙方確認后按月結算主播勞務報酬。作為員工管理的主播,則每月定期發放工資及相應福利,代扣代繳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
稅務人員通過調取該公司財務賬冊和主播收入結算資料,查詢資金流水,進行多方比對印證,發現該公司對簽訂經紀代理合同的主播未進行代扣代繳。經稅務人員核實,該公司累計少代扣代繳主播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208.86萬元。
掌握證據后,稅務人員及時約談該公司簽約主播。期間,稅務人員對主播進行了提示提醒和政策輔導,經過溝通相關主播認識到自身存在的錯誤,主動進行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補充申報,補繳了稅費款與滯納金。
粉絲近200萬,2年納稅才5萬元
國家稅務總局沈陽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依法查處網絡主播李呈祥偷稅案件。經查,2021年至2023年,網絡主播李呈祥以個人及其成立的個體工商戶名義從事網絡直播帶貨,通過個人賬戶收款等方式隱匿銷售收入,進行虛假申報,少繳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等稅費243.50萬元。2024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沈陽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李呈祥作出追繳稅費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402.14萬元的處理處罰決定。目前,涉案稅費款、滯納金及罰款均已追繳入庫。
前期,國家稅務總局沈陽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接到舉報,反映網絡主播李呈祥通過沈陽市沈河區潮流奢會男裝服飾店在某平臺經營,隱匿巨額經營收入偷逃稅款。
檢查人員隨即查詢系統發現,李呈祥經營該服飾店,從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該服飾店共繳納稅款約5萬元,且年應稅銷售額均低于500萬元,始終維持小規模納稅人身份,從未申請一般納稅人認定。
檢查人員根據舉報線索開展核查,發現李呈祥的網店名為曉哥電商達人個體店,該店主營男裝銷售,其店鋪首頁顯示,該店鋪粉絲量高達192.6萬,商品總銷量達351.4萬件。檢查人員還發現,李呈祥幾乎每天都直播,直播間人氣非常高,多款商品銷售火爆,例如單品男士速干短袖T恤、短褲等商品銷量累計達到1萬件以上。
在調查過程中,檢查人員發現店鋪商品單價大致在20元至600元不等,結合其平臺粉絲量、銷售量進行推算,按主要商品最低單價20元保守計算,其應稅銷售額至少在7000萬元以上,與申報的增值稅銷售額694.60萬元相差甚遠,也與其小規模納稅人的身份明顯不符,初步判斷該公司存在隱匿未開票收入、偷逃稅款的嫌疑。
針對上述疑點,檢查人員初步約談了網店實際經營者李呈祥,李呈祥堅稱店鋪納稅申報規范,沒有問題。同時,還主動提供了其自稱是從第三方平臺導出的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交易數據明細表和銀行流水作為證明。檢查人員對李呈祥提供的交易數據明細表和銀行流水進行檢查后,發現這份資料既不符合規范的格式,也沒有任何官方認證信息和水印、印章等防偽標志,數據可靠性存疑,無法支持其“如實申報”的辯解。李呈祥的“配合”不僅未能澄清問題,其提供的“證明”反而更加印證了其持續隱瞞收入、故意偷稅的主觀意圖。
為進一步證實,檢查人員依法調取了平臺原始交易記錄。在掌握了相關證據后,檢查人員再次約談了網店實際經營者李呈祥。面對這一來自平臺的客觀記錄,李呈祥雖承認這些收入存在,卻轉而拋出交易記錄里“退貨退款多”“存在刷單”等借口。檢查人員依據平臺退貨記錄及交易流水數據,逐一駁斥其不實辯解。隨后,為了進一步核實李呈祥收支情況,檢查人員請其提供其收取平臺銷售款的個人銀行卡完整流水。個人銀行卡的大額流水與其之前聲稱的低收入狀態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印證了其隱匿網店經營收入虛假申報的事實。
圖片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眼見收入無法抵賴,李呈祥又辯稱“商品采購成本高”、“推廣費、快遞打包費支出巨大”,導致“利潤微薄甚至虧損”,試圖為少繳稅款的主觀故意性尋找新的理由。針對李呈祥關于“成本高、利潤薄”的說法,沈陽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依法要求其提供完整的財務賬簿、憑證及相關成本費用發票等資料,以準確核算其應納稅所得額。上述有關資料,李呈祥均未提供,表示在經營期間沒有設置賬簿。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明確規定,納稅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置帳簿但未設置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沈陽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七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結合平臺提供的銷售收入記錄及其他相關證據,核定李呈祥在此期間的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為168.64萬元。
編輯|段煉 杜波 易啟江
校對|何小桃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國家稅務總局
推薦閱讀↓ 突然“變天”!兩位華裔大佬歷史性同框,這家芯片巨頭慌了?專家:“三分天下”不存在了 “索要千萬逼死前夫”,翟欣欣一審被判12年,賠償7萬余元!法院:構成敲詐勒索罪,數額特別巨大 “80后”沈娜任局長(正廳級),主持全面工作!她曾任吉林市紀委書記,是法學博士 正沖刺上市,相伴3年的機構卻“清倉跑路”,接盤者另有玄機!老板專科學歷,身家上億,公司研發投入長期低于行業均值 一晚上連發40條公告,知名國資房企1元甩賣百億元資產,股價漲停!近3年巨虧47億元,此前已宣布退出房地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