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06:09:40
每經記者|陳利 每經編輯|魏文藝
|2025年9月19日 星期五|
NO.1 前8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93萬億元
9月17日,財政部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6449億元,同比下降1.4%。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933億元,同比增長0.6%;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23516億元,同比下降1.6%,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9263億元,同比下降4.7%。
點評: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出現下滑,反映出地方財政在土地市場調整下面臨一定壓力,也凸顯出政府需在財政收支平衡及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積極應對,尋找新的財源增長點,如發展實體經濟、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等。
NO.2 自然資源部:我國城鎮化率已突破67%
9月18日,自然資源部宣布《城市存量空間盤活優化規劃指南》已審議通過。據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謝海霞介紹,該《指南》的制定背景是“當前我國城鎮化率已突破67%,城鎮開發邊界內70%以上是存量空間”。未來,城市內部存量空間盤活優化將進一步從城市范圍拓展至國土空間全域范圍,特別將結合正在推進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統籌城鄉各類空間資源,激活空間潛能,集成政策資源,促進多元價值再生。
點評: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指南》的發布適應了城市存量空間資源更新、盤活、優化、再開發的要求,體現了規劃在財政平衡、空間資源資產配置、綠色低碳發展方面新的工作要求,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競爭力。
NO.3 南國置業擬1元轉讓房地產資產及負債
9月17日,*ST南置(南國置業)公告稱,擬以1元價格向關聯方上海瀧臨置業有限公司(電建地產全資子公司)轉讓房地產開發及租賃業務相關資產與負債,涉及17項股權資產及133.57億元債務。公司表示,此舉旨在剝離持續虧損的房地產業務,轉型輕資產城市運營服務,以化解凈資產為負的退市風險。
點評:此舉意在剝離不良資產,擺脫業績拖累,實現輕裝上陣,聚焦商業運營等輕資產業務,推進戰略轉型。從房地產行業板塊看,是行業困境下企業自救轉型的典型,或引發更多類似操作。
NO.4 碧桂園近期擬與投資者協商新償付方案
9月18日,碧桂園公告稱,公司擬于近期與投資者協商新的償付方案。為穩妥推進相關工作,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根據相關規定,經公司申請,“H19碧地3”“H20碧地3”“H20碧地4”“H1碧地01”“H1碧地02”“H1碧地03”“H1碧地04”等7只債券將自2025年9月19日開市起停牌。
點評:此前碧桂園境內債多次展期,此番再謀新策,或為緩解資金壓力、優化債務結構。對公司自身而言,新方案若落地,有望緩解短期償債壓力,調整財務結構,助力后續經營。
NO.5 萬科宣布撤銷所有區域公司
9月17日,萬科官網宣布近年來最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落地,由原來的三級管理模式變為二級管理。原華東區域、南方區域、北京區域、西南區域、華中區域等區域公司被拆分為多個城市公司,且不再設區域這一層級管理。拆分后,萬科合計有北京公司、廣佛公司、深圳公司、上海公司等16個城市公司,由集團總部直管。在新的組織架構中,集團總部還下設物業、商業與酒店、長租公寓、物流等8個事業部,主要是經營性業務板塊。
點評: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行業集中度提升,企業需要更加靈活高效的管理模式來應對挑戰。萬科的此次變革,無疑是其在行業變革浪潮中的一次重大戰略舉措,或將為其他企業提供借鑒,推動行業整體的組織優化和升級。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