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20:18:28
中國激光雷達行業領軍者禾賽科技,正用一次漂亮的資本跨越證明其全球市場價值。
9月16日,禾賽科技(HSAI.US)正式以“02525”為股票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開盤后,禾賽科技股價迅速拉升,兩分鐘內漲幅突破10%,一度報于每股 244.0 港元,市值超 360 億港元,顯示出市場對激光雷達賽道及禾賽科技自身成長性的高度認可。

對于此次回港IPO,禾賽聯合創始人及首席科學家孫愷博士在上市致辭中強調:“過去十年,憑借芯片化架構與自動化生產體系,禾賽將原本10萬美元、僅限科研機構使用的激光雷達降至200美元,實現百萬輛汽車搭載,讓先進的安全和智能技術惠及大眾。”

面向未來十年,以 AI 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悄然來臨,社會生產力的飛躍將顯著改善人類生活,禾賽將為這個新時代提供新的核心技術與產品。偉大的科技應該提升所有人的生活。禾賽港股代碼 2525,我們希望公司對新時代的貢獻能如這串數字所寓意的那樣,被 500 年后的人們銘記,以此激勵所有禾賽人前進、前進再前進,孫愷博士表示。

此次登陸港股市場,標志著禾賽科技在2023年2月登陸納斯達克后,正式完成“美股+港股”雙重主要上市戰略布局,并成為2022年下半年以來中概股回港“最大規模IPO”。
激光雷達行業正經歷著歷史性的技術突破與規模化拐點。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7月中國市場乘用車前裝標配激光雷達交付量達62.15萬顆,同比增長287.3%,超2024年全年總量。另據Yole Group預測,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16億美元增至2029年的17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60.2%,市場空間巨大。
技術破局成為觸發需求爆發的關鍵因素。禾賽科技通過自研芯片技術實現革命性突破,其第四代ASIC芯片平臺將激光雷達BOM成本降低40%,成功將高性能激光雷達帶入“千元機時代”。TechInsights拆解報告顯示,禾賽AT512激光雷達物料成本已降至約300美元,性能卻達到800線分辨率和400米探測距離,創行業性價比新紀錄。
事實上,這一成本突破掃除了大規模“裝車”障礙,直接引爆前裝量產需求。禾賽科技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單季度激光雷達交付量達35.21萬臺,同比增長306.9%,環比增長79.2%。其中ADAS領域交付25.4萬臺,機器人領域交付9.8萬臺,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市場層面,禾賽科技已獲得來自24家主機廠超120個車型的量產定點,核心客戶包括某歐洲頂級主機廠、理想、小米、比亞迪、長安、吉利、長城、奇瑞、零跑、上汽奧迪、上汽通用、豐田旗下合資品牌等頭部車企。在機器人領域,禾賽也已成為頭部Robotaxi企業首選,全球前十大Robotaxi公司中有九家選擇禾賽科技作為主激光雷達供應商,客戶包括Motional、百度蘿卜快跑、小馬智行等。
財務數據則印證了禾賽科技的商業化能力。2025年二季度,禾賽科技實現營收7.06億元,同比增長54%,毛利率提升至35.2%,較去年同期增長12.4個百分點。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司單季度實現凈利潤4410萬元。這是繼2024年首次實現四季度及全年盈利后,禾賽科技再度實現上市后的單季度盈利。

禾賽科技憑借其深厚的技術積淀和精準的戰略布局,在全球激光雷達行業中構建了多維度的護城河。其護城河并非單一優勢的體現,而是技術、制造、市場三大維度協同作用的結果,并在權威研究數據和行業實踐得到充分驗證。
技術領先性是禾賽科技的核心根基。公司是全球率先實現激光雷達七大核心芯片100%自研的企業,涵蓋激光器、探測器、驅動、TIA、ADC、DSP和控制器等關鍵部件。這種芯片級全棧自研能力使其在產品性能迭代和成本控制方面顯著優于同行。與此同時,公司構建了堅實的專利壁壘,截至2025年6月,全球授權專利及申請累計超過1900項。
制造能力方面,禾賽科技通過自建的麥克斯韋智造中心實現了從技術到產品的高效轉化。該中心年產能規劃達200萬臺,自動化率超90%,產品一次性通過率高達98.5%。嚴格的IATF 16949車規認證質量體系確保了產品可靠性,規模化制造能力不僅保障了穩定交付,還通過規模效應持續降低成本,為產品價格下探提供了空間。
當前,在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市場,禾賽科技已確立全球領導地位。根據Yole Group報告,公司在2024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占有率達33%,其產品已獲來自24家主機廠超120個車型的量產定點。機器人業務則成為禾賽增長迅猛的“第二曲線”。2025年上半年,禾賽在機器人領域交付量達9.8萬臺,同比增長692%。
禾賽科技的“雙賽道”戰略產生了顯著的協同效應,正如禾賽科技聯合創始人及CEO李一帆所言:“你不可能同時開兩輛車,但可以同時讓很多機器人為你工作。”通過技術、制造和市場三大維度的有機協同,禾賽科技在全球激光雷達行業中建立了持續競爭優勢。
作為全球激光雷達行業的領軍企業,禾賽科技成功回港上市標志著其全球化戰略進入新階段。根據官方信息,禾賽科技此次回港上市募資約41.6億港元,資金將重點投向研發與產能擴張。其中,約50%的募資用作研發投資;約35%用作生產能力投資;約5%用作業務發展;約10%用作運營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事實上,港股上市顯著提升了其在亞洲市場的品牌影響力。本次發行獲得超168倍超額認購,吸引了高瓴、泰康人壽等亞洲頂級投資機構作為基石投資者。香港資本平臺的建立,為禾賽科技深化與亞太地區車企的合作提供了便利。這一布局不僅增強了供應鏈韌性,也為公司吸引亞太長期資本奠定了堅實基礎。
除此以外,雙重主要上市為禾賽帶來了多重戰略優勢。在流動性方面,港股上市首日漲幅近13%,公開發售獲得強烈關注,與美股形成互補的投資者結構。港股市場更聚焦亞洲硬科技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資本,有助于禾賽實現更均衡的股東結構。同時,雙重上市機制也有效增強了資產安全性。
對于此次回港IPO,禾賽科技方面表示,最大的意義在于實現“資本與戰略”的雙重回歸與共振。一方面,我們作為一家根植中國、服務全球的硬科技企業,回歸以中國企業為代表的港股市場,能夠更直接地連接本土資本、產業資源與政策支持,提升戰略協同效率。
另一方面,港股作為國際資本進出中國的重要門戶,有助于我們吸引更具長期視角,以及更能實現產業協同的投資者,真正實現“價值發現”與“價值實現”的匹配。更重要的是,雙重上市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的資本平臺韌性,為下一階段全球化擴張、技術攻堅和新場景布局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展望未來,隨著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批準L3級車型生產準入,預計到2030年高階自動駕駛汽車銷量年復合增長率將達48.1%。禾賽科技作為全球L4激光雷達市占率61%的龍頭企業,其新一代ETX雷達已獲得國際車企定點,2026年量產后將直接受益于L3級滲透率提升。與此同時,機器人市場成為第二增長曲線,預計2025年機器人激光雷達出貨量將超過20萬臺,有望占據機器人激光雷達市場過半份額。
隨著自動駕駛和機器人產業化加速,禾賽科技憑借全棧自研、規模制造及雙資本平臺優勢,有望成為智能感知領域的核心供應商,持續享受行業發展紅利。在下一個智能出行時代,禾賽科技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驅動,為全球智能駕駛和機器人產業提供核心感知能力,推動行業邁向更加智能化的未來。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