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新聞傳媒中心 2025-09-16 20:17:36
9月10日,東方電機為埃塞俄比亞科伊沙水電站研制的300兆瓦水輪機組首批預埋件順利完工,即將通過陸海聯運,在3個月后抵達埃塞俄比亞,為當地能源建設注入中國力量。“這些鋼鐵構件,將遠渡重洋,把奧莫河奔騰的水能,轉化為照亮非洲大地的清潔電力。”監造工程師康柳青凝視著精心打磨的預埋件,在工程日志上鄭重寫下這句話。
德陽清潔能源裝備正駛上“快車道”,加速全球化進程,為世界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

埃塞俄比亞吉布3水電站。受訪者供圖
加快構建綠色能源通道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德陽造”清潔能源裝備走向全球。
水電領航。在埃塞俄比亞奧莫河流域,東方電機承建科伊沙水電站6臺300兆瓦機組,電站建成后年發電量將超60億千瓦時,預計每年可減少碳排放100萬噸。其上游另一項目吉布3水電站早已成為埃塞俄比亞的重要能源工程之一,為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貢獻了90%的電力供應。
在柬埔寨戈公省,國機重裝投資建設的達岱水電站已連續商運10年,發電量超100億千瓦時,成為當地的“明燈”和“致富站”。電站不僅帶來平價電力,更帶動當地旅游發展和基礎設施完善,改變了達岱村的面貌。
風電破局。東方風電海外布局的首個風力發電項目落子歐洲,2012至2015年,東方風電分別簽訂芬蘭、瑞典風電項目,成為目前中國出口北歐地區最大的風電整機商;2016年1月,東方風電簽署埃塞俄比亞阿伊薩風電項目,該項目自發電以來,顯著提升了埃塞俄比亞向吉布提的電力出口能力,支撐亞吉經濟走廊經濟建設;2025年4月,東方風電供貨的厄瓜多爾最大風電項目通過兩年質保期,項目圓滿收官。成立10年,東方風電已躋身全球風電整機制造商前十,產品出口瑞典、俄羅斯、越南、芬蘭、埃塞俄比亞、厄瓜多爾等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裝機容量超42吉瓦,16000余臺風機在350余個風場運行。
今年上半年,我國風機出口增速超兩成,東方風電正助力“中國風”吹遍全球。
鉆機掘進。中東沙漠,東方宏華創造世界紀錄——16154米定向井長度。2012年,東方宏華簽訂中東油氣巨頭9套新型人工島平移鉆機合同,成為中東區域乃至全世界的標桿項目。2022年,東方宏華創造了最長油氣井的新世界紀錄。2025年,其新一代“人工智能+島式鉆井技術”智能鉆機,再獲該油氣巨頭訂單,總金額超15億元,鞏固了在全球高端及智能石油鉆機市場的領先地位。
燃機出海。“德陽造”迎來里程碑——東方汽輪機研制的M701F4燃機首次出口海外,將應用于柬埔寨首個大型燃氣發電項目——戈公省900兆瓦天然氣發電項目,助力該國能源結構優化。
截至目前,“德陽造”發電設備已點亮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裝機容量超1億千瓦;油氣鉆采設備出口近千臺(套)。海關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德陽電工設備整體出口同比激增66.2%。“中國清潔能源裝備正積極融入全球能源網絡,惠及世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羅俊杰評價道。

由東方電機研制供貨的老撾東薩宏水電站。部門供圖
持續擦亮“德陽造”品牌
“德陽造”走向全球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技術攻關。
在東南亞某地,東方宏華自主研發的頂尖全自動化山地地熱智能鉆機挑戰6000米深鉆,將地熱能轉化成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研發團隊攻克崎嶇地形下的布局、組裝、平移難題,通過模塊化設計和靈活電纜系統,適應極限井場布局和非規則叢式井作業。從設計到交付的高效履約,贏得客戶驚嘆:“這是我們訂購的最有效率和質量的一批貨!”
在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厄瓜多爾最大風場里,東方風電14臺4兆瓦風電機組源源不斷地提供著清潔能源。這些機組采用抗震烈度8度設計及智能避風系統,年均可利用率高達99.5%,年輸送清潔電力1.49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5萬噸,成為當地能源轉型與生態保護的典范區域。
在非洲坦桑尼亞魯菲吉河下游,東方電機為朱利諾水電站研制的9臺235兆瓦機組正在高速穩定運轉,提升坦桑尼亞全國裝機容量約1.4倍。項目創新應用三維數字模擬裝配、三維激光跟蹤輔助測量等技術,保障了總重超450噸、通徑6.3米(行業最大)蝶閥的制造精度。
極端工況領域,“德陽造”更為亮眼:東方宏華“極光號”極地鉆機攻克-60℃超低溫作業壁壘。烏干達超靜音智能鉆機以50分貝低噪運行,助中原工程隊獲“道達爾全球最佳鉆井隊”。東方電機研制的白鶴灘水電站8000噸重發電機全速運行,硬幣豎立紋絲不動。英杰新能源PPC可編程功率控制器,將充電樁導線從270根簡化為83根,獲德國專利。
運輸效率同樣表現突出:2025年6月,東方宏華1500馬力快移鉆機在中東沙漠創下14小時搬家的驚人紀錄,“模塊化+輪式拖掛”無懼55℃軟沙,被贊“中國速度刷新中東油氣開發效率標桿”,“24小時服務精神,讓‘中國智造’成為沙漠里的綠洲。”
“中國方案”惠及全球
2024年,省委、省政府出臺意見,支持德陽建設高端裝備科技城,高端能源裝備集群全球影響力更加凸顯。德陽正構建覆蓋“源”(風電、水電、核電、氣電、火電、太陽能、氫能)、“網”(先進電網裝備)、“荷”(充電樁、節能電機)、“儲”(抽水蓄能、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能裝備)的能源裝備全產業鏈。“研發在成都、制造在德陽”,2022年啟動的成德高端能源裝備集群世界級培育計劃,劍指萬億規模。
從設備出口進階為系統解決方案的引領者,“德陽造”全球化進程步入了新階段。
首先是智造范式升級。模式復制:國機重裝柬埔寨上達岱抽水蓄能電站BOT項目,將“建設-運營-移交”模式復制到東南亞。技術協作:英杰新能源歐洲電堆項目135天研發量產、25天極速交付,體現“技術輸出+本土協作”;東方宏華印尼項目開創“聯合建造、協作服務”,實現“中國技術、印尼制造、全球銷售”。系統集成:東方電氣在埃塞俄比亞完成水電、風電立體布局;為老撾東薩宏水電站(亞洲單機最大燈泡貫流式電站)、巴基斯坦卡洛特(點亮中巴經濟走廊)等標志性項目提供核心裝備與解決方案。
其次是全球深耕策略。東方風電以“技術定制+市場深耕”,十年布局海外市場,從北歐嚴寒(芬蘭、瑞典、俄羅斯)到非洲高溫(埃塞俄比亞)、東南亞海陸雙輪驅動(越南),充分驗證了東方風電解決方案的可靠性。東方汽輪機發電設備出口33國,總裝機超90吉瓦。天元重工在“一帶一路”沿線留下了德陽印記,供貨越南峴港順福大橋、緬甸LEINLI大橋、卡塔爾魯賽爾城8號及9號橋、土耳其博斯普魯斯三橋、莫桑比克馬普托大橋等。
正如羅俊杰所說,“中國提供的不僅是裝備,更包含高效運行、低碳運維和資源循環利用的系統解決方案,為全球能源結構優化注入了強勁的綠色動力。”
從“重裝之都”到“智造之城”,德陽裝備30余年的全球化征程,以硬核技術和綠色理念完成了從追趕到跨越再到模式輸出的蝶變。目前,德陽有160余家裝備制造企業為全球供貨,擁有200多家海外機構,“德陽造”已遍布全球100多國,累計貿易額超400億元。
當混流式發電機組在坦桑尼亞魯菲吉河豎起中國高度,當1500馬力智能鉆機刷新中東速度,當中國風機在安第斯山脈御風而行,世界聽見的不只是鋼鐵的轟鳴,更是一個民族的工業走向星辰大海的鏗鏘足音。“德陽造”提供的不只是設備,更是零碳時代的中國方案,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未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