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最貴17999元!iPhone 17來了;“剩余履約義務”達4550億美元,甲骨文盤后一度大漲27%丨全球科技早參

2025-09-10 08:06:59

 每經記者|宋欣悅    每經編輯|蘭素英    

|2025年9月10日星期三|

NO.1 最貴17999元!iPhone 17來了,史上最薄iPhone問世

當地時間9月9日,蘋果公司召開秋季發布會,推出iPhone 17系列手機以及纖薄款機型Air。蘋果中國官網顯示,iPhone 17(256GB)的起售價為5999元人民幣,iPhone Air為7999美元;iPhone Pro為8999元,Pro Max為9999元。頂配iPhone Pro Max(2TB)的售價為17999元。iPhone Air厚度僅5.6毫米,采用航天級鈦合金機身,重量更輕卻保持高強度,是迄今最薄的iPhone。該機型配備6.5英寸Super Retina XDR屏幕,支持120Hz ProMotion技術,搭載最新的A19 Pro芯片,性能與能效大幅提升。此外,蘋果還發布了具備AI支持的實時翻譯功能的AirPodsPro 3,售價249美元。

點評:蘋果iPhone 17系列定價策略高端化,頂配達17999元,凸顯其品牌溢價與技術自信。

NO.2 英偉達發布Rubin CPX,瞄準超長上下文處理

當地時間9月9日,英偉達發布新一代Rubin CPX芯片系統,專門針對AI視頻生成和軟件開發等大規模上下文處理任務,強化AI編碼和視頻處理能力。Rubin CPX的AI性能是英偉達Vera Rubin NVL144平臺的2倍多,是基于Blackwell Ultra的GB300 NVL72系統的7.5倍。Rubin CPX定于2026年底上市,采用卡片形式,可集成到現有服務器設計中或作為獨立計算設備在數據中心運行。

點評:該技術突破將鞏固英偉達在AI芯片市場的領導地位,并推動數據中心與算力基礎設施升級。

NO.3 剩余履約義務達4550億美元,甲骨文盤后一度大漲27%

周二美股盤后,甲骨文公司公布第一財季業績顯示,其AI業務顯示強勁的增長前景極其亮眼,并對云基礎設施業務給出了激進的增長預期。甲骨文盤后一度大漲超27%。財報顯示,“剩余履約義務”(尚未確認的已簽約收入)已經達到4550億美元,同比增長359%。公司同時預期,2026財年的云基礎設施業務將增長77%,高于此前70%的預測,達到180億美元。對于之后4個財年,公司預期這項收入將分別達到320億美元、730億美元、1140億美元和1440億美元。

點評:甲骨文云業務未來五年增長預期強勁,未實現履約義務同比增長359%,顯示客戶需求旺盛。公司激進目標彰顯其在AI與云基礎設施領域的戰略野心,將推動全球云市場競爭加劇。

NO.4 微軟Office 365接入Anthropic AI技術,終結OpenAI獨家地位

當地時間9月9日,據媒體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微軟將在Office 365套件中引入Anthropic的AI技術。此舉意味著,Anthropic的技術將與OpenAI的技術一同為Word、Excel、Outlook和PowerPoint等應用的新功能提供支持,這一舉措標志著微軟在辦公軟件領域對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獨家依賴局面正式終結。另一方面,OpenAI也在努力擺脫微軟的影響。上周,OpenAI推出了一個招聘平臺,與微軟的領英展開競爭。

點評:微軟Office 365引入Anthropic AI技術,打破OpenAI獨家合作格局,將重塑辦公軟件AI生態競爭態勢。

NO.5 阿聯酋推出低成本AI推理模型,稱“性價比”超同行20倍

當地時間9月9日,阿聯酋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學(MBZUAI)在官網宣布,其與阿聯酋AI公司G42共同推出了一款低成本的推理模型——K2 Think。據稱,K2 Think僅需320億個參數,卻能超越其他公司的、規模大20倍的推理模型。該模型基于阿里巴巴開源Qwen 2.5模型構建,并在Cerebras提供的硬件上運行和測試。MBZUAI基礎模型研究所所長Hector Liu稱,團隊通過多種方法實現了高性能表現,包括長鏈式思維監督微調(CoT)、推理階段擴展(test-time scaling)等。

點評:阿聯酋推出低成本AI推理模型K2 Think,憑借高性價比優勢或重塑全球AI算力競爭格局。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