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 13:54:34

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金融環境,港股上市城商行瀘州銀行(01983.HK)堅持穩中有進、進中提質,2025年上半年多項核心指標顯著向好,卓越的戰略定力和強勁的發展韌性進一步凸顯。
據瀘州銀行日前發布的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2025年上半年,該行資產與負債兩端協同發力,特色化、差異化競爭優勢持續鞏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4.23億元、凈利潤9.02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1.65%。截至6月末,資產總額增至1922.54億元,較年初勁增12.43%,離2000億級城商行僅一步之遙,實現質量、效益、規模的動態均衡和全面提升。
在資產質量方面,瀘州銀行表現同樣出色。截至2025年6月末,不良貸款率降至1.18%,較年初再壓降1BP,資產質量創近五年最優水平;撥備覆蓋率達到411.53%,穩居上市銀行第一梯隊,以強勁的風險抵補能力為未來可持續增長筑牢起安全邊界。
瀘州銀行自2018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以來,作為西部地區地級市中首家上市銀行,堅持“立足地方,服務中小,關注民生,貼心市民”的經營宗旨,全力打造特色化、差異化競爭優勢,資產規模穩定增長,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凈利潤增速已連續兩年保持在20%以上。
2025年以來,瀘州銀行堅守金融為民初心,繼續聚焦經營主線,注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不斷打磨精細化管理能力,發展韌性與內生成色顯著增強。截至6月末,全行資產規模增至1922.54億元,較年初增長212.54億元,增幅達12.43%。其中,客戶存款1550.82億元,較年初增長14.61%;客戶貸款1175.94億元,較年初增長13.15%。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瀘州銀行經營業績呈現分化,凈利潤高增的同時,營業收入卻在收窄。財報顯示,2025年1—6月,該行完成營業收入24.23億元,實現凈利潤9.02億元。其中,營業收入同比減少4.13億元,降幅為14.57%;凈利潤同比增加0.94億元,增幅達11.65%,實現兩位數增長。
但結合此前財報數據來看,可以發現,這“一降一升”并非簡單的業績波動,而是瀘州銀行戰略“換擋”的主動抉擇。
首先是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階段性調整。2025年上半年,受貨幣政策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瀘州銀行的存量債券估值出現階段性調整。
其次是主動讓利。據披露,2025年上半年,瀘州銀行作為市屬國企,積極踐行“金融讓利實體”政策,通過擴大信貸與減費讓利多措并舉,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貸款收益率較年初下降27BP,為小微企業減免各項費用2380萬元,顯著提升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另外還有高基數效應帶來增長動能轉換。據瀘州銀行此前披露,該行一處大額抵債資產于2024年完成過戶。這筆一次性收入推動2024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大幅增長,顯著墊高了2025年同期的營收基數。若剔除以上客觀因素,2025年上半年,該行營業收入與利息凈收入實則保持同向變動。報告期內,利息凈收入作為瀘州銀行核心利潤來源,實現穩步提升,金額達18.97億元,同比增長7.93%,占營業收入比重達78.30%,較上年同期提升逾16個百分點。
綜合來看,瀘州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出現收窄,乃多重因素作用下的正常表現,同時也反映出該行堅定向高質量發展模式轉型的長期價值。在中國銀行業協會2024年“陀螺”評價體系城商行榜單中,該行綜合排名第15,其中員工知會能力排名第1。7月2日,英國《銀行家》雜志發布2025年度“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在這份最新權威榜單中,瀘州銀行位列全球第647位,排名較上年大幅提升27位,充分體現出其穩健的經營能力和持續向上的發展勢頭。
近年來,受LPR持續下調、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等政策影響,疊加有效需求不足引發的行業競爭加劇,銀行業資產端收益率普遍承壓。同時,受外部環境與客戶偏好影響,存款定期化、長期化趨勢不減,制約了負債成本下行幅度。多重因素影響下,商業銀行凈息差呈現整體性持續收窄趨勢。
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二季度我國商業銀行凈息差已降至1.42%,較年初下降10個基點,連續三年處于2%以下的歷史低位區間。部分上市銀行2025年中期利息凈收入同比亦出現下滑,進一步反映出行業所面臨的共同挑戰。
在此背景下,如何構建經營韌性成為成長突圍的關鍵課題。對此,瀘州銀行主動推進業務結構轉型,強化資產與負債的聯動管理與協同調控,全面提升精細化定價與成本管控能力——
在資產端,深度融入區域發展戰略,在網點數量不占優的情況下,以產品優化和服務提升為抓手,持續開發適用性好、契合度高的創新信貸產品,科學挖掘并精準配置信貸資源,持續加大優質貸款投放。截至2025年6月末,推出了30余款特色化金融產品,公司貸款規模占比達到88.83%,較年初增加2.03個百分點,不僅實現規模穩健增長與結構持續優化的良性互動,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利息凈收入增幅低于生息資產平均余額增幅所帶來的壓力。
在負債端,將“穩定降低負債成本”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通過增強客戶黏性、拓展低成本存款來源、優化負債結構等方式,有效推動付息成本下行。截至2025年6月末,負債總額1792.61億元,較年初增長13.06%,增量超過207億元,報告期內計息負債成本率較2024年下降34個基點。
在管理端,全力推進數字化轉型,通過業務流程創新持續提升管理精細化水平。作為四川省首家與不動產登記中心系統直連的銀行,率先實現了抵押類貸款線上全流程一站式辦理。在支付結算領域,與騰訊合作推出的視頻銀行“小瀘云廳”,可支持20余類業務遠程辦理,服務客戶累計近50萬人次。
在“特色經營+數智賦能”雙引擎驅動下,瀘州銀行的凈息差、凈利差保持著同業較優水平。2025年上半年,該行凈息差雖較年初下降5個基點至2.44%,但仍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102個基點,息差管理綜合競爭優勢持續凸顯;凈利差穩定在2.71%,與年初持平,繼續保持同業領先,為盈利能力的穩健性奠定了堅實基礎。

瀘州市地處云貴川渝四地交匯處,作為長江經濟帶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在國家多重戰略疊加賦能下,正全面推進工業興市制造強市戰略,202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36.5億元,經濟總量穩居四川省第六位。
在新舊動能轉換、供給側改革不斷推進的時代背景下,2025年以來,瀘州銀行充分把握區域經濟發展機遇,積極響應有效信貸需求的結構性變化,持續深耕瀘州、成都及周邊市場,主動優化信貸投放策略,精準調整風險資產配置,將更多的信貸資源投向基礎設施建設、小微企業、涉農領域及民生經濟等實體經濟領域。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客戶貸款半年增量超過130億元,已超越2024年全年貸款增量總額。其中,公司貸款客戶數量較年初增長4038戶,公司貸款規模達到1037.84億元,較年初增長15.78%;小微貸款余額達到691.55億元,較年初增長18.35%。
在加大信貸投放的同時,瀘州銀行嚴格限制對產能過剩及前景不明行業的信貸投入,強化貸款質量動態監測,新增信貸資產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同時,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化解潛在風險,實現了資產質量的持續優化與風險管理能力的系統性提升。
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18%,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城商行平均值0.58個百分點,資產質量繼2024年后再創近5年來最優水平,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展現出優異的風險控制能力。
同時,據披露,2025年上半年,該行成功處置不良資產7.56億元,相應釋放部分減值準備。截至6月末,撥備覆蓋率達411.53%,高出全國城商行平均水平226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甚至超越部分頭部城商行,處于上市銀行領先水平,為應對潛在風險提供了充足的緩沖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瀘州銀行還持續戰略前瞻,將資本節約理念深度融入各業務層級,有效增強內生資本積累能力。同時,通過科學規劃永續債與二級資本債的發行節奏與規模,適時補充外源性資本,為穩健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在2025年向全行股東派發2024年度現金股利3.26億元的情況下,其核心一級資本凈額、一級資本凈額、資本凈額仍較年初分別增長4.66億元、5.68億元與6.97億元,6月末各級資本充足率持續全面符合監管要求。
據悉,2025年,瀘州銀行還將適時發行18億元二級資本債,以補充二級資本,確保資本充足率持續滿足監管要求和業務發展需求,為全行穩健運營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