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11:36:21
近日,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產險”)與戰略合作伙伴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中心”)、Allianz Partners(以下簡稱“安聯保險”)正式達成三方合作,共同推出覆蓋“國內測試—國際認證—技術賦能—風險優化”的全流程解決方案。此次,合作標志著中國保險行業首次深度參與國產汽車車險國際定價體系構建,為中國車企突破歐洲市場準入壁壘、提高產品競爭力提供實質性支撐。
當前,中國已躍居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但“走出去”之后如何“走上去”“走得穩”,成為行業核心課題。
作為我國汽車出口重要市場,歐洲素以法規嚴苛、準入壁壘高著稱。在歐洲,車型風險等級評定由德國保險協會(GDV)主導,其評級結果直接決定了上市車輛車險的從車因子,從而進一步影響保費定價。
當前,GDV將車輛的風險等級細分為34級,同時適用于強制三者險、部分綜合險和全面綜合險。原則上車型風險等級越低,該車型對應的車險保費越低。車型風險等級每相差一級,其對應的車險保費之間的差距可達8%至10%,車險保費占車主用車成本比例較高,是消費者購車選擇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按照歐洲市場規律,所有在歐洲銷售的車型均需進行車型風險等級評定(包含低速碰撞測試與維修經濟性評估),未測評車型的適用等級可能遭行業高估,承擔高昂的車險保費甚至被拒保。
此前,中國車企面臨測評周期長(約4個月)、成本高、結果不確定的困境,常因評級被動偏高而導致產品競爭力被不合理的保費削弱。此次三方合作,正是以市場化、國際化方式精準切入這一產業瓶頸,旨在從規則層面為中國車企掃清障礙,標志著中國汽車出海從“產品輸出”進入“標準輸出”和“體系輸出”的新階段。
本次平安產險、中汽中心、安聯保險三方協同賦能車企的合作,也是一次集國家技術權威、全球網絡布局與中國數據智能于一體的創新舉措。
平安產險以數據驅動保費定價,將“中國數據”和“中國經驗”注入國際定價模型。目前,平安產險與安聯保險達成全球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拓展車險與非車險業務。平安產險憑借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的出單網絡和成熟的車生態產業鏈,特別是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積累的獨特風險模型,成為校準海外評級、優化車型安全設計、最終降低保費的關鍵要素,這使得國際保險定價體系首次大規模地融入“中國因子”,有效幫助中國出海車型降低海外風險評級,最終實現保費成本下降。
中汽中心作為國家級科研機構,其獲得國內遠程測評資質,實現了國際標準“引進來”與中國測試“走出去”的結合,是中國汽車技術標準與國際接軌、并獲得國際互認的重大突破。傳統模式下,中國車企將車輛運至歐洲完成風險等級評定,單次成本較高,周期長達4個月。如今,中汽中心—工程院通過與安聯保險合作,成為國內具備遠程進行德國車型風險等級評定資質的機構,可在國內同步開展符合RCAR測試工況標準和GDV評級要求的測試。這一突破將周期壓縮至2個月,測評成本顯著降低,實現“國內測試,國際認可”。
安聯保險憑借其全球權威和網絡,為“中國測試”的結果提供信用背書,確保其在國際市場的公信力,是連接中外汽車生態圈的橋梁。作為全球領先的保險集團,安聯保險及其特定關聯機構遍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安聯保險擁有自己的汽車技術與研究中心,其不僅是RCAR組織的核心創始成員之一,也是代表德國乃至整個歐洲汽車與保險行業的權威機構。其主導的低速碰撞測試通過模擬真實事故現場,精準評估車輛的性能及碰撞后的受損程度、維修難度及維修成本,成為車企進入歐洲市場的有力支撐。安聯保險更與平安共建“風險共擔—技術共享”的再保險合作機制,通過技術賦能與數據互通,確保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高效獲國際認可,實現從積極參與測評到正向影響車險保費的無縫銜接。
三方強強聯合模式,意義遠超簡單的“1+1+1>3”業務合作,而是從底層邏輯上重塑汽車產業生態,為車企在全球化浪潮中提供有效的戰略支持,開辟了“出海”的新路徑。
當保險定價開始結合中國經驗時,意味著汽車產業出海真正進入了規則制定層的競爭,使中國汽車在全球市場既“走出去”,更“走得優、走得遠”,讓世界看到中國品牌的硬實力。
據悉,此前,平安產險已聯合中汽中心推出行業首個問界品牌輔助駕駛事故責任判定方案,積累了深度協同經驗。基于與安聯保險“提升中國品牌全球影響力”的共同目標,目前三方已與部分車企達成合作,將聚焦新車型測試,通過技術改善降低同級別車型風險等級評定,探索可復制的測評優化路徑。
此番合作的影響遠超一次商業合作,其意義十分深遠。三方攜手通過打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技術與標準,有效提升了我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或將吸引全球研發、測試資源向國內聚集,強化了我國汽車產業在國際大循環中的核心樞紐地位。
平安產險表示,三方將進一步深度合作,結合平安產險的運營與經驗優勢、中汽中心的技術測試能力、安聯的全球網絡和服務能力,通過技術升級提升車輛安全性能、降低車型風險等級,并復制成功經驗至更多車企,最終構建“安全性能模型化—風險成本可視化—保險定價精準化”的護航閉環,推動產業從追求“量”的增長轉向“質”的飛躍,全面提升“中國制造”的品牌內涵和核心競爭力。
業內專家指出,當保險這一金融工具開始深度介入并影響國際汽車產業的規則制定時,意味著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的話語權得到了實質性提升。
平安產險、中汽中心與安聯保險的此次聯手,不僅為中國車企鋪設了一條通往全球市場的“高速路”,更是為其安裝了一套參與頂層競爭的“導航系統”,必將有力推動中國汽車品牌在全球市場行穩致遠,讓世界不僅看到中國車的規模,更看到中國汽車工業、保險行業與研發中心攜手并進的智慧與力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