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14:02:20
多國郵政運營商因美國取消800美元以下進口包裹免稅待遇,宣布暫停或限制向美國寄送包裹服務。此舉導致電商平臺及中小企業受沖擊,運營成本上升,可能退出美國市場。美國本土企業也受影響,利潤空間被壓縮,可能漲價轉嫁成本給消費者,導致從食品、服裝到汽車等各類商品普遍漲價。
每經編輯|杜宇
據央視新聞,瑞士郵政8月25日宣布,自8月26日起,瑞士郵政暫停接收寄往美國的郵政貨物,通過加急方式發送的信件(包括官方文件和證書)和特快專遞物品除外。
瑞士郵政表示,由于美國從8月29日起暫停對價值800美元及以下的進口包裹給予免稅待遇,所有運往美國的貨物都必須在已繳納關稅的情況下運輸。瑞士郵政在與國家主管部門密切磋商后,做出上述決定。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鄭雨航 攝
瑞士郵政表示,美國的關稅新規有別于萬國郵聯的規定,將影響全球所有郵政公司。因此,瑞士郵政與其他國家郵政公司一樣,被迫暫時停止接收運往美國的貨物。
瑞士郵政表示,正在研究解決方案,以確保盡快恢復服務,特別是個人之間價值不超過100美元的禮品托運應能盡快恢復寄送。
另據央視新聞,日本郵政公司8月25日宣布,27日開始暫停向美國發送價值超過100美元的個人禮品和以消費為目的的商品,信件、明信片和100美元以下的個人禮品可繼續發送。
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30日簽署行政令,從8月29日起暫停對價值800美元及以下的進口包裹給予免稅待遇,屆時小額包裹需繳納適用的所有稅費。
一條獲得大量點贊的日本網民評論寫道,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以這種方式對我們的生活造成直接影響,令人吃驚。個人之間的禮品郵寄受限帶來不便,中小企業也受到嚴重打擊,且越來越加劇國際物流的不穩定”。
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從上周開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奧地利、比利時以及多個北歐國家的郵政運營商宣布暫停寄往美國的包裹服務。
多國宣布暫停向美國寄送包裹,將帶來哪些影響?美國關稅政策的“真正受害者”是誰?
據央視新聞,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王朔:最近多國郵政暫停了向美國寄送包裹,起因就是美國政府宣布要從8月29日起取消對價值800美元以下進口包裹的免稅待遇。由于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還沒有明確具體的政策執行細節,那么導致各國的郵政系統現在還沒辦法保證最后合規的清關,所以只能暫停部分的郵政服務。這個事情在全球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意大利、法國、德國、比利時、奧地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以及亞洲國家,比如印度、韓國等,這些國家郵政系統都陸續暫停或者限制了對美的包裹服務。
這個事情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最受沖擊的是那些依賴小額跨境貿易的一些電商平臺及相關的中小企業,因為這些企業的運營成本會上升,而且會因此退出美國市場。美國自己本土的企業也同樣難以置身事外,美國中小企業的利潤空間會被壓縮,會嘗試尋找替代的供應商或者物流方案,這樣會使企業通過漲價把大部分的關稅和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導致從食品、服裝到汽車等各類商品普遍漲價。
比如現在沃爾瑪超市的部分商品已經漲了15%,阿迪達斯秋季鞋類產品價格也要上調22%,而美國的消費者正是關稅政策最后的直接受害者。
美國現在平均進口稅已經上升到1934年以來最高的水平。據估算,每個美國家庭可能會損失2000美元,越是工薪家庭可能影響就會越大,這也實際上變相增加了美國社會的不平衡現象。同時,盡管美國此項關稅政策的表面是為了不吃虧,縮小跟其他國家所謂的貿易不平衡,但實際上政策帶來的負面效應還是更多由美國國內群體來承擔。事實也證明了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也不可能實現保護就業的承諾,比如福特汽車企業,因為鋼材進口成本上升,不得不削減工人的福利和就業崗位。所以現在多個國家暫停向美國寄送包裹,它實際上展示的是美國所謂的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是如何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的。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鄭雨航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