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12:11:57
每經記者|熊嘉楠 每經編輯|趙云
8月19日,珍酒李渡集團董事長吳向東高調開啟他的第二場公開直播。80分鐘的時間里,直播間吸引了超過570萬人次觀看,再次刷新了其個人直播紀錄。
8月8日的那場首秀直播,是為了推出“牛市”啤酒;這一次則是為了他的“超級”計劃——“大珍·珍酒”和“萬商聯盟”。

記者拍攝
“萬商聯盟”被視作吳向東在行業承壓期尋求突圍的戰略級商業模式。該模式以公司全新大單品“大珍·珍酒”為核心載體,通過“全控價”模式(即統一價格管控)和“持續分紅機制”深度綁定聯盟商利益,并承諾長期返利以杜絕竄貨行為。
從5月14日到現在的大約100天時間里,圍繞這個計劃舉辦的50場“萬商聯盟創富論壇”。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100家聯盟商簽約。

公司供圖
然而,這一頗具創新色彩的商業模式也伴隨諸多爭議。吳向東提出的“一群人,一瓶酒,一輩子”創富計劃,不乏質疑之聲。
在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將進酒》等多家媒體的提問環節,吳向東不僅對外界質疑作出正面回應,還結合自己三十年的行業經驗,對這一輪調整周期的發展趨勢給出了自己的判斷與思考。
吳向東直言,他親自參加了45場論壇,按照每場演講2個多小時計算,他總共演講了大約100個小時。“這是我人生中最累的100天。”
一位現場的公司人士向記者透露:“這一百天里,吳總(吳向東)幾乎很少離開過遵義,吃住都在公司。”
吳向東在直播中表示,白酒行業自今年一季度起持續呈現下行態勢,直至五月仍未出現回暖跡象。“所以我們啟動了一項特別的補救計劃,決定推出一款新產品。”

記者拍攝
他說的這款產品,就是前不久新上市的“大珍·珍酒”。這款“超級產品”,其定位為“超級品質、中等價格”——團購價定為600元/瓶、3600元/箱,按照1:5的品質對標3000元級別產品。
6月中旬,珍酒李渡官宣知名青年演員姚安娜擔任白酒“申遺大使”,而“大珍”則作為非遺紀念酒之一與其同框。
在當前消費整體承壓、不少品牌紛紛轉向下沉市場尋找增量的背景下,光瓶酒、低度酒等品類陸續登場。中酒協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當前更為暢銷的白酒價格帶已經下移到了300元~500元。
而珍酒卻逆向推新,將“大珍”定價為888元/瓶(團購價600元),其價格更受到市場的關注。有觀點認為,在商務宴請規模收縮、高端白酒核心消費場景缺失的當下,很難有消費者愿意為該價位產品買單。此外,這款新品亦可能與珍酒原有主力產品“珍十五”“珍三十”形成內部競爭。
面對這些不解與質疑,吳向東借LABUBU玩具的案例做了回應。他說,LABUBU的走紅正是因其成功緩解了消費者的情緒焦慮。在他構想中,“大珍”要成為“資深酒友的LABUBU”,憑借品質與情感雙重價值打動目標人群。

公司供圖
目前珍酒年產能4.4萬噸,儲酒能力達12萬噸。他指出:“以我們現有的基酒儲備,每年推出一款2萬噸級的優質醬酒產品,壓力不大。”
在吳向東看來,600元價格帶在以往“只選貴的,不選對的”高端酒消費環境中或許機會有限,但在當前理性回歸的背景下,該價位產品明確瞄準中產家庭和中小企業主群體——他們既注重品質,也敏感于價格。隨著這一人群規模不斷擴大,600元價格帶有望成為未來白酒賽道的新增長點。
至于產品動銷與市場策略,吳向東顯示出戰略耐心:“這類產品快不起來,需要時間沉淀,不能跑偏,必須打好基礎。”所謂“基礎”,即價格體系和消費者認知。目前“大珍”僅通過團購渠道銷售,不進入批發市場,因此價格管控較為穩定。接下來,珍酒將通過線上線下多元方式持續“破圈”,目前已有超1000位客戶收到產品,通過圈層發酵和口碑積累,逐步擴大市場影響。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也進行了查詢,發現限購2箱的“大珍·珍酒”目前實際成交約400余單。
“我們基于近10年乃至20年的成功案例研究發現,要打造超級產品,必須依賴超級組織。”吳向東口中的“超級組織”,正是從5月份開始啟動的“萬商聯盟”計劃,而8月20日則恰好舉辦第50場萬商聯盟創富論壇。
“起初我們只是想嘗試一下。”如果反響不好,就停下來。出乎意料的是,5月14日舉辦的第一場論壇的效果超出預期。“于是我們緊接籌辦了第二場、第三場、第四場……在過去100天里,我們累計召開了近50場會議。”吳向東這樣回顧過去3個多月的經歷。
《每日經濟新聞·將進酒》記者了解到,“萬商聯盟”的商業模式與以往的白酒線下渠道銷售模式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價格管控、分紅返利、準入門檻以及股票綁定等。具體而言,酒廠通過“全控價”(即統一價格管控)和“持續分紅機制”深度綁定聯盟商利益,并承諾長期返利以杜絕串貨行為。具體在執行層面,設置了明確的聯盟商準入門檻——需支付貨款及保證金,以獲取“大珍”系列產品的銷售資格,同時獲贈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
該模式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獨特的“股票分紅權”。吳向東向《每日經濟新聞·將進酒》記者表示,他希望企業與聯盟商在短、中、長期均能實現利益協同,“就像茅臺為經銷商和股民帶來的多重回報。”短期靠賣酒獲取更高利潤,中期通過持股共享企業權益,長期則借鑒“拉菲模式”,允許聯盟商轉讓經銷權,實現權益流通。
然而,這一新型商業模式也伴隨一定爭議。“萬商聯盟”所設置的保證金與貨款門檻形同“入門費”,而其持續分紅和返利機制亦與團隊規模掛鉤,有個別市場人士對其表示質疑。
與此同時,市場反應也出現了兩極分化:一批親自走進珍酒廠考察、參與創富論壇的經銷商,大多已完成簽約并積極開拓市場;但亦有部分未到場的經銷商持保留甚至消極態度。
“我們絕非傳銷,因為我們甚至沒有二級推薦機制,僅有一級介紹。”吳向東笑稱,“未親臨會場的人中,95%可能認為這又是一場‘割韭菜’的新游戲。但我必須強調,如果你真正具備團購實力,不妨親自來看一看——來過的人中,99%認為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創新項目。”
最后,面對《每日經濟新聞·將進酒》提出的“如何看待當前酒業調整期”的問題,吳向東結合其30年行業經驗作出分享。
“過去三十年,我始終扎根酒行業。無論是早年運作‘川酒王’、‘金六福’,還是后來轉向醬酒領域,我們都實現了快速起勢。2016年我曾推出一款品質出色的產品,卻因醬酒風口來得太猛,至今尚未達成預期中的成功——但這并不算失敗,只要持續耕耘,就仍有機會。如今我們打造‘大珍·珍酒’與‘牛市啤酒’,并構建‘萬商聯盟’,核心在于企業始終堅持商業模式與產品質量的雙重創新。在我看來,行業當下的盤整階段,恰是企業夯實內功、布局長遠的關鍵時點。只有持續深耕,品牌、產品與組織才能迎來更穩固的未來。”
從上市“大珍”新品到“萬商聯盟”啟動,再到推出超級啤酒“牛市”,雖然業內還有不同的態度和聲音,但資本市場似乎給予了積極回應。自8月以來,珍酒李渡獲得市場資金重點關注,在8月11日至15日的一周內,其股價漲幅高達24.9%。
浙商證券認為,短期內新大單品“大珍”憑借模式創新+營銷創新成為“現象級爆款”新品,或有望對業績帶來較大增量貢獻。
吳向東的一系列“組合拳”,能不能為珍酒李渡謀下更加穩固的未來?這一波操作,能否成為白酒行業開啟“新消費”玩法的經典案例?《每日經濟新聞·將進酒》將持續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