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19 14:10:37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1、公司固態電池研發進展怎樣? 2、何時小規模量產? 3、一開始主要應用于機器人、高端新能源汽車、無人飛機、飛行汽車等高端高價格產品領域嗎?潛在客戶有哪些? 4、公司研發的固態電池主要原材料有哪些?路線有哪些?安全性怎樣?對成本影響怎樣?
天齊鋰業(002466.SZ)8月19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作為新能源材料的企業,公司在固態電池關鍵原材料——包括正極、負極及電解質等領域均有布局。公司高度關注固態電池的技術進展,并通過投資布局、技術研發與上下游協同合作等多種方式,積極參與固態電池產業鏈的發展。 在投資方面,公司通過成都天齊持有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約3%的股權,通過天齊鋰業香港持有SES AI Corporation約7.67%的股權,以跟蹤固態電池行業的前沿技術趨勢和商業化進程。此外,公司全資子公司天齊創鋰與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了合資公司——天齊衛藍固鋰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簡稱“深圳固鋰”),專注于預鋰化負極材料、金屬鋰負極及鋰基合金(復合)負極材料、預鋰化試劑及相關制造設備等業務。 在關鍵材料方面,公司已完成下一代固態電池關鍵原材料硫化鋰產業化相關支持工作,累計與十余家下游客戶進行打樣。公司正在推進硫化鋰產線建設,不斷完成硫化鋰質量和產能升級。公司成功研發的電池級硫化鋰微粉級新品相較于原高純硫化鋰產品,在均一性與活性上顯著提升,同時循環提純技術的開發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 此外,公司在金屬鋰材料方向同樣取得進展,重慶銅梁生產基地現有600噸/年金屬鋰產能,并持續推進1000噸金屬鋰及配套原料項目建設,為固態電池材料的應用奠定基礎。公司正在進行高能金屬鋰的綠色提煉新技術研發,積極推動金屬鋰智能電解裝備及其工藝流程的開發。同時,公司已實現20μm級超薄鋰帶的千米級穩定制備,并開發出兩款新型復合帶,同步推進下游打樣及應用驗證,在下一代高比能電池開發環節提前切入,積極參與金屬鋰負極設計,引導下游應用需求。 未來,公司將持續挖掘新能源價值鏈上的戰略布局機遇,包括新能源材料與固態電池等下一代電池技術的合作潛力,聚焦電動汽車及儲能應用領域,助力鋰在新型電池應用中的未來發展。同時,公司將繼續完善研發管理體系,圍繞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新型提鋰技術、高性能鋰電材料、電池回收與資源回收等四大研究方向,加快產業化進程,為行業技術升級和市場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 王曉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