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買買買,逛逛逛,根本停不下來|我們的世運會

四川新聞網 2025-08-16 18:55:21

世運會賽場上激戰正酣,賽場外的成都消費市場同樣熱潮奔涌。

來自全球的運動員與游客在比賽之余,深度融入這座城市的商業脈搏,掀起一股“賽事經濟”的消費熱潮。從傳統批發市場到國寶棲息地,從潮流商業街到成都世運會特許商品零售店,消費活力在蓉城遍地開花。

荷花池里淘“寶”

熊貓基地“萌”購

“這里的市場像個迷宮,但東西又好又便宜!”來自南非的世運會參賽選手在荷花池市場舉著剛采購的熊貓玩偶感嘆。在他身旁,數名運動員正在志愿者的幫助下與商戶順利還價,購物袋里塞滿了中式服裝和運動鞋。不遠處,一對西班牙夫婦在雙語志愿者協助下試戴新款太陽鏡,付款后執意與志愿者合影:“成都的購物體驗,完美!”

這座西南最大的日用百貨批發市場,在世運會期間成為外國選手的采購圣地。蓉北商圈服務局產業發展部負責人張靚梅向記者揭示荷花池為何會有這樣的吸引力:“荷花池擁有服裝、文具、玩具等超十萬余種品類,消費者可一站式購齊全家所需。更重要的是極致性價比,能用最低價格買到品質優良的商品。”

成都世運會前,為迎接國際客群,荷花池進行了全方位升級。市場入口處矗立著雙語導購地圖,主干道設置了醒目志愿服務點。“我們組織了西南交大、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高校70余名雙語志愿者,覆蓋六大市場提供翻譯導購服務。”張靚梅介紹。

來荷花池采購的外國參賽選手和志愿者合影(圖片由蓉北商圈服務局提供)

“外國游客來基本上都是最喜歡帶熊貓元素的產品,我們很多商家支持微信、現金、外卡等多種支付方式,對他們來說非常方便。”商戶羅棲表示,門店里一整墻的各式熊貓系列商品最近銷售火爆。

支付便利化是國際消費環境建設的關鍵。目前成都已有數萬家商戶支持外卡支付,重點文旅商圈實現全覆蓋。

距離荷花池十五公里外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同樣涌動著消費熱潮。“它們真的很愛睡覺,但實在太可愛了!我知道它們是中國的‘國寶’。”打卡完大熊貓世運會瑞士參賽選手在商店舉起熊貓雪糕驚喜不已,“這是我第一次吃到熊貓造型冰淇淋!很有創意。這座城市更讓我驚訝的是公園與綠地隨處可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她的隊友在一旁精心挑選著玩偶:“家里三個孩子都癡迷《功夫熊貓》,這些玩偶是最好的禮物。”他指著其中戴帽子的熊貓玩偶說,“這個讓我想起電影里的主角阿寶。”

瑞士參賽選手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選購

世運特許文創

掀起搶購熱潮

春熙路世運會特許商品零售店內,收銀臺前排起長隊。

“蜀寶穿古裝這款玩偶還有庫存嗎?”“金牌冰箱貼什么時候補貨?”的詢問聲不絕于耳。貨架上,“川味美食盲盒”展示區僅剩樣品,武侯祠聯名款公仔早已售罄。

“特意從北京趕來買買買!”知名體育紀念品收藏者張文全抱著剛入手的“竹夢”火炬模型告訴記者,“設計師是我老友,我見證了火炬從設計到誕生的全過程,這對我而言不僅僅是商品,更是十分具有收藏價值。”

早在來成都觀賽之前,張文全就在線上購買了一套“蜀寶”“錦仔”的玩偶,從北京一路帶來成都,陪他一起觀賽。“兩年前的大運會,我也特意來成都買了很多‘蓉寶’。這次再來世運會,還是感覺到成都賽事辦得越來越好,城市更加多元包容!”

張文全和他購買的“蜀寶”“錦仔”公仔

一旁,店長陳任博正穿梭在貨架間補貨,他告訴記者:“賣得最火爆的是川味美食盲盒,麻辣兔頭、糖油果子、缽缽雞等四川名小吃的植絨版。上架三天就搶購一空,很多消費者遇到了就會端掉一整盒。”他拿起“蜀寶游三國”公仔,“這款只剩樣品了,還在等補貨。是攜手武侯祠博物館推出的特色聯名文創產品,‘蜀寶’與‘諸葛亮’結合起來的形象。”

世運會執委會宣傳部專職副部長高怡強在專題發布會上介紹,本屆賽事累計推出16大類500余款特許商品,開設線下零售點218個。“我們嚴格品控,定位精品,讓特許商品成為連接世運與大眾的橋梁。”高怡強特別指出,蜀繡特許商品運用“暈針”“滾針”等傳統技法,是成都非遺技藝的創新實踐,更是世運“文化賦能”理念的生動體現。

在春熙路成都世運會特許商品零售店選購的外國游客

賽事流量變現

消費躍升新高

時間來到深夜十二點,太古里旁的火鍋一條街上,美國游客舉著手機鏡頭從進店到紅油鍋底開始沸騰。“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上萬點贊的火鍋視頻,特意打車過來體驗看看有沒有博主說的那么辣!”

這種“線上種草,線下打卡”的消費模式正在全城蔓延。記者從成都市商務局了解到,據抖音生活服務數據顯示,7月以來,平臺標題含“成都”的視頻投稿量超336萬條,同比增長104.2%;相關視頻累計播放量超128億次,同比增長37.9%。線上熱度迅速轉化為線下打卡熱潮,當月成都相關打卡量超670萬人次。都江堰、文殊院等歷史人文景點,東郊記憶、春熙路等潮流地標,以及世運會場館周邊,均成為游客熱門打卡地。觀眾在觀賽之余體驗城市特色,形成了“觀賽+游玩”的消費聯動,帶動了周邊消費增長。

龐大的世運人流拉動了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多元消費需求。平臺數據顯示,“成都哪好吃”搜索量同比增長34%,游客線上鎖定美食目的地,直接轉化線下餐廳訂單增長,由此形成的“線上傳播-線下打卡-消費轉化”閉環,為消費市場注入持續動力。據滴滴數據顯示,成都是外國用戶在國內使用滴滴打車最多的五大城市之一。成都世運會開幕前一周,入境用戶在成都使用滴滴的打車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57%,其中來自美國、新加坡等國的外國游客最多,他們在成都最愛打卡的目的地包括錦里古街、春熙路步行街、安順廊橋、寬窄巷子、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等。

細分行業中,餐飲消費的支付交易額同比增長近60%。其中,火鍋品類支付GMV同比增長52.7%,成為成都最熱門美食品類。綜合服務需求旺盛,支付交易額同比增幅高達83.7%,其中,足療按摩GMV同比增長78.9%,游戲廳、美發、網吧等項目熱度攀升。賽事期間,“看賽事、吃火鍋、做足療”已成為許多游客的標配行程,觀賽人群更帶動了游戲廳、網吧、KTV、Livehouse等休閑娛樂消費。酒旅行業同樣供需兩旺,訂單量同比增長65.9%,“賽事+旅游”的協同效應顯現。

荷花池支持外幣支付的商戶標識

運動員們帶走的不僅是閃耀的獎牌,更是浸潤著巴蜀風情的“成都煙火”。這場席卷全城的消費熱潮,正是成都將“世運流量”高效轉化為“消費增量”的成功實踐。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