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5%!騰訊緊盯AI開發進度,將持續加注但并非一味“All in”

2025-08-14 02:06:34

騰訊發布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騰訊當季營收同比增長15%,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8%,8曰13日股價創2021年6月以來新高。騰訊在AI領域持續投入,推動AI應用元寶等的使用量,并升級混元基礎模型。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AI已助力業務增長,未來會探索To C的AI變現途徑,但將明智投入,以精細化方式管理成本。騰訊二季度研發投入增17%,營銷服務業務收入增20%,主要受益于AI驅動的廣告平臺改進。騰訊云業務不依賴GPU,將持續改進大語言模型。

 每經記者|黃婉銀    每經編輯|魏文藝    

在新一輪AI(人工智能)競賽中,如何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商業價值,是投資者目前對科技巨頭們的關注重點。

8月13日,騰訊控股(HK00700,股價586港元,市值5.36萬億港元,以下簡稱“騰訊”)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當季實現營收1845億元,同比增長15%;經營利潤(Non-IFRS)692.5億元,同比增長18%。

圖片來源:騰訊微信公眾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業績發布當日,騰訊股價一路上揚,最終收漲4.74%,報收每股586港元,股價創2021年6月以來新高。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2025年第二季度,騰訊在AI領域持續投入并從中獲益,收入及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營盈利均取得雙位數百分比同比增長。“我們致力于通過賦能微信內更多應用場景,推動AI原生應用元寶的使用量,升級我們混元基礎模型的能力,為用戶及企業帶來更進一步的AI增益。”

在8月13日晚舉行的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騰訊總裁劉熾平透露,AI已經以不同的方式為騰訊現有業務增長和變現做出貢獻,未來可能會嘗試探索To C(面向終端客戶)AI是否有其他可行的變現途徑。同時,騰訊會非常密切地跟蹤AI開發進展,對于AI的投入已經相當多且仍然會持續。但騰訊也要明智地進行投入,而不是一味地“All in(全力以赴)”。

持續加注AI但并非一味“All in”,以相對精細化方式管理成本

當下,騰訊AI的應用正在加速落地。元寶實現搜索、文檔理解和圖像處理等核心能力升級,并新增視頻號解讀功能,深度融入微信、QQ等場景;ima、QQ瀏覽器等工具持續迭代,微信AI功能矩陣不斷豐富。

騰訊對于AI的投入已經相當多且仍然會持續。但劉熾平指出,騰訊也要明智地進行投入,而不是一味地“All in” 。比如現在就去大量購買芯片、招聘人員或者進行大規模營銷,必須在合適的節奏下進行投入。他舉例稱,ima現在還是一個創新產品,目前還在摸索更好的產品定位和使用場景。因此,在做到這一點之前,不應該在該產品的營銷費用上投入過多。而元寶目前已經比較成熟,所以在其推廣上已經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尤其是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重點則是改進產品。

當然,在加大AI投入的同時,劉熾平表示,騰訊也正在以相對精細化的方式管理成本。比如開發和使用更多小模型,其成本會比使用旗艦模型低得多,同時也會進一步提高推理效率。至于面向To C的AI變現,目前在國內很難采用用戶付費模式,雖然可能在美國的AI工具中很常見。但隨著時間推移,會嘗試探索是否有其他可行的變現途徑。不過AI已經以不同的方式為騰訊現有業務增長和變現做出貢獻,所以也可以通過其他業務的增長,補貼To C的AI方面成本支出。

二季度,騰訊研發投入達202.5億元,同比增長17%;資本開支191.1億元,同比增幅達119%。

有投資者提問:“用戶如果過多使用AI搜索,將繞過網站和公眾號直接去AI系統中獲取信息,是否會影響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

對此,劉熾平認為,目前來看并未有很大影響。在AI系統中直接搜索后,只會展示內容,而不會引導人們訪問相關頁面。如果他們想更深入地探究某個話題,就會點擊不同的鏈接和文章。比如在微信生態系統中,很多頁面瀏覽量實際上來自與搜索無關的渠道,比如訂閱號之類的,這其實是流量的主要來源。

云業務并不依賴于GPU,將持續改進大語言模型

在騰訊二季度的1845億元營收中,營銷服務業務增長亮眼,收入達358億元,同比增長20%,創下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騰訊微信公眾號

該增長主要受益于AI驅動的廣告平臺改進及微信交易生態的提升,推動了廣告主對視頻號、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的強勁需求。騰訊通過升級廣告基礎模型,提升了各個流量平臺上的廣告效果,也進一步加大了AI在廣告創作、投放、推薦及效果分析中的應用,從而提升了廣告點擊率和轉化率、廣告主的投入回報,并推動了平臺的營銷服務收入。

騰訊首席戰略官詹姆斯·米切爾(James Mitchell)表示,騰訊目前對廣告業務的增速是滿意的,仍然希望拉長這項業務的增長跑道。“如果部署AI的成本(包括GPU折舊)突然上升或負擔加重,可能會加快廣告變現的步伐,但目前我們認為沒有必要這樣做。”

購買GPU(圖形處理器)算力資源是互聯網巨頭公司持續加大AI投入的一項重要支出。但騰訊管理層仍然延續了一季度業績會時的態度——目前有足夠的芯片來訓練大模型,會減少對芯片的依賴。

詹姆斯·米切爾還透露,在過去兩到三年里,騰訊通過縮減甚至退出一些低利潤率、低附加值的業務項目,有效地調整了云業務。如今云業務不僅有了更可持續的基礎,其供應鏈成本競爭力也得到了提升,因此騰訊能夠在企業服務收入快速增長,而不必過多依賴GPU供應的波動。“所以,如果我們有足夠的GPU,就會在云端出租更多,但我們的云業務戰略并不依賴于GPU。”

在大模型上,劉熾平表示,騰訊希望持續改進大語言模型,實現更高質量的預訓練和后訓練。當大語言模型得到改進后,會成為騰訊所有AI服務的基礎,改善搜索能力和生產力。同時,騰訊也在加速發展智能體,希望智能體可以與微信生態更好地整合,這對于微信生態的未來至關重要。

劉熾平補充道,會從多方面密切跟蹤AI開發進度,比如AI如何更好地幫助現有業務增長,大語言模型的性能和質量提升,會看有多少用戶在使用AI應用及增長情況。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