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19:24:53
每經編輯|肖芮冬
截至8月13日收盤,上證指數漲0.48%報3683.46點,深證成指漲1.76%,創業板指漲3.62%創年內次高漲幅,北證50漲0.84%,科創50漲0.74%,萬得全A漲1.02%,萬得A500漲1%,中證A500漲0.98%。A股全天成交2.18萬億元,創年內次高,上日成交1.91萬億元。
港股市場方面,香港恒生指數漲2.58%報25613.67點,逼近前期高點;恒生科技指數漲3.52%報5630.78點,創3個月最大漲幅;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漲2.62%報9150.05點,恒生紅籌指數漲0.77%報4379.64點,大市成交2840.41億港元。南向資金逆勢凈賣出82.77億港元。
2025年8月13日創業板50ETF、科創創業ETF、港股通50ETF市場表現



數據來源:Wind
【上漲原因分析】
宏觀層面,首先是流動性角度,美國7月核心CPI環比0.3%略超預期,但關稅敏感商品通脹溫和(企業僅轉嫁五六成成本),強化9月降息25bp預期,市場預期年內或降息2次。近期市場對利率下行或貨幣政策寬松的預期仍在發酵,帶動資金對科技及成長板塊的風險偏好有所回升。其次國際地緣關系角度,本周中美發布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關稅再次暫停釋放積極信號,也有望帶動資本市場風險偏好提升。
進入中報期,市場交易思路往往傾向于從交易預期向交易業績切換。創業板50ETF、科創創業ETF的跟蹤指數中部分細分方向中報預期相對較好,光模塊等方向的多只成分股在披露季前發布業績預告等利好消息,市場情緒因此顯著升溫。而中報能否兌現是接下來行情的關鍵驗證點之一,若多數公司能夠兌現或超越此前業績增長的預期,或將為中短期走勢提供更為堅實的基本面支撐。同時,也需要提醒各位投資者業績不達預期帶來的潛在風險,短線杠桿資金可能快速撤離,帶來一定波動。(風險提示:個股僅作為行業基本面說明,不作為個股推薦。)
從科技硬件需求端來看,美國云廠商近期財報中持續反映出急迫的算力需求。根據電話會資料,谷歌2025年資本開支指引從750億美元上調至850億美元,并指引2026年進一步增長;Meta上修FY2025資本開支指引至660億~720億美元(前值為640億~720億美元),并指引FY2026資本開支有望維持類似FY2025的顯著增長。從相關產業鏈配套的調研情況來看,部分公司對今年、明年的產品需求和業績也有上修,疊加海外算力產業鏈近期也有比較明顯的漲幅,對A股指數中的部分成分股也有一定的映射作用。(風險提示:個股提示僅作為行業基本面說明,不作為個股推薦)
產業動態的角度,人工智能方面,根據人民財訊報道,8月12日華為正式發布AI推理創新技術UCM(推理記憶數據管理器),作為一款以KV Cache為中心的推理加速套件,UCM融合了多類型緩存加速算法工具,分級管理推理過程中產生的KV Cache記憶數據,可擴大推理上下文窗口,實現高吞吐、低時延的推理體驗,降低每Token推理成本。這一技術或能降低中國AI推理對HBM(高帶寬內存)技術的依賴,提升國內AI大模型推理性能,完善中國AI推理生態的關鍵部分,進一步拉動了國產算力板塊的情緒。此外,市場預期DeepSeek R2大模型在8月15日~8月30日發布,也或成為推理算力需求爆發的潛在催化劑。
另一個可以關注的點在于,創業板50指數中有多個金融科技成分股,歷史上往往受益于市場成交活躍度的提升。近期A股市場成交額持續放大,今日全市場成交額達2.18萬億元,創下年內次高,前一交易日1.91萬億元。例如,成分股中的同花順、東方財富、指南針等均深度布局金融信息與交易服務業務,有著非常好的商業模式,收入與市場交易活躍度高度相關。具體邏輯來看,在成交額提升的背景下,這類平臺的增值服務工具及廣告推廣收入使用率或付費率有望提升,從而帶動收入增長。而邊際成本相對較為剛性,因此呈現較高的經營杠桿效應。換言之,市場成交活躍時,有望為指數帶來更大的業績和估值彈性。(風險提示:個股提示僅作為行業基本面說明,不作為個股推薦)
【后市展望】
短期維度,主要關注中報整體情況及事件催化。短期行情相對更依賴中報業績兌現度以及政策、題材催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創業板50市盈率TTM處于過去5年48%分位數,估值較歷史高點仍有一定空間。若8月集中披露的龍頭公司業績優于或與預期一致,疊加央行貨幣政策有望維持寬松,或有望在“題材+業績”雙驅動下維持結構性上行。從事件催化的角度,建議投資者關注后續機器人技術更新、國產替代政策、新AI模型例如DeepSeek R2發布等政策及產業動態。
中長期走勢更多取決于產業成長的可持續性、政策支持的延續性。創業板50ETF、科創創業ETF成分股集中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醫藥等賽道,這些行業普遍有較高的成長屬性。中長期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以下方面:1、產業成長周期角度,半導體周期回暖的節奏、AI算力需求曲線、機器人滲透率提升速度,以及醫療行業政策與集采動態。2、龍頭公司研發與技術迭代進展角度,需要持續跟蹤龍頭公司研發投入占比、專利布局與新品落地情況,判斷其護城河是否在擴張。3、政策與國際環境角度,建議投資者關注全球供應鏈、國際技術封鎖與貿易環境影響,尤其是半導體與高端制造領域。



數據來源:Wind
創業板50ETF(159375)跟蹤的是創業板50指數(399673),單日漲跌幅可達20%。該指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場中選取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側重于信息技術、新能源、金融科技及醫藥四大領域,旨在反映中國新興行業的發展趨勢,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和創新性特征。科創創業ETF(588360)跟蹤的是科創創業50指數(931643),單日漲跌幅可達20%。該指數從科創板和創業板市場中選取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高新技術產業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中國科技創新領域相關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對科技創新領域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結合財報情況、政策跟蹤,進行滾動操作或分批布局。
此外,下半年結構性牛市韌性或延續,人民幣升值和南向資金持續流入是重要支撐,金融板塊因低波動、高股息特性受險資青睞,科技成長板塊則受益于融資成本降低。隨著南下資金逐漸提升對于港股以及其部分板塊的定價權,全球宏觀環境波動對港股的擾動邊際減弱。港股通50ETF(159712)跟蹤的是港股通50指數(930931),該指數由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編制,選取符合港股通資格且市值較大、流動性較好的50只證券作為樣本,以反映可通過港股通渠道投資的港股市場大型藍籌股的整體表現。指數成分涵蓋金融、信息技術等多個行業,具有較好的市場代表性和行業分布特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