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10:08:50
4月23日晚間,工業硅與有機硅行業雙龍頭合盛硅業(以下簡稱“合盛硅業”或“公司”)(603260.SH)發布最新財報,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保持穩中有升,達到歷史新高的266.92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7.40億元,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15.40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5.17億元,比2023年增加53.07億元,凈現比達到2.60,保持健康的現金流水平。
根據年報,2024年公司主要產品產量均進一步提升,銷售量保持良好增長。同時,公司年內研發投入也增長到5.75億元,占總營收的2.15%,不斷加強有機硅下游深加工產品、碳化硅等新興領域的研發投入,正以創新制造技術與智能生產模式為雙輪驅動,培育硅基新材料領域的前沿技術生產力。
合盛硅業2024年工業硅生產量達到187.14萬噸,同比增長38.11%,在產業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公司抓住新疆大力發展光伏產業的機遇,打造“煤-電-硅”產業鏈協同的業務模式,又利用云南水電資源優勢打造“綠-電-硅”循環模式,并進一步加速新型儲能技術與新能源前沿領域的深度融合,著力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生態體系。2024年,公司通過加大布局,將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優勢進一步鞏固。
在上游方面,工業硅生產所需的電力及硅石成本占比較高,公司已擁有多處石英砂礦產探礦權及采礦權。2024年,公司依托自身儲備的優質石英砂礦產,通過優化資源調配工藝,不斷提升自產自用比例,切實增強產品核心品質并壓縮生產成本。同時,公司的工業硅及多晶硅業務主要集中在新疆,2024年新疆地區煤炭產量大幅增長,煤價進一步回落,讓公司電力成本進一步降低,年報顯示,公司年內采購電價同比降低2.43%,電廠用煤價格減少20.68%。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2024年光伏新能源產業繼續保持較高質量的發展,裝機規模實現穩步增長。公司在本次年報中提出,根據市場行情,適當收縮對光伏業務板塊的相關投入,進一步優化資源在公司內部的配置,保證公司核心競爭力的穩定,公司將充分協調相關資源要素保障生產工作和項目的順利推進實施。
2024年傳統行業復蘇和新興行業快速增長,有機硅需求得到有效拉動,建筑領域的回暖帶動了對密封膠和涂料的需求增加,電力電子和汽車制造等行業對有機硅材料的需求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我國有機硅產量實現雙位數增長。
年報顯示,公司有機硅業務也保持增勢,三大產品硅橡膠、硅油、環體硅氧烷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6.31%、56.66%、5.35%。
公司目前有機硅業務增長主要受市場價格影響,華創證券4月21日研報指出,有機硅廠家初步計劃聯合減產20%左右,疊加旺季將至,有機硅漲價有望即刻開啟。當前有機硅行業庫存處于中位數水平,疊加金三銀四需求旺季即將到來,如果降負達成一致,有機硅漲價彈性可期。此外,中期來看,本輪新產能已經投放完畢,2025年行業無新增產能,而需求端增長強勁,行業格局有望優化,建議關注合盛硅業等公司。
公司2024年針對有機硅下游深加工領域進行新產品研發及現有配方優化,如積極開發功能性硅油及深加工產品、高性能加成型液體硅橡膠及灌封膠等產品。公司指出,有機硅方面,室溫膠和高溫膠受新能源市場需求驅動,液體膠和硅樹脂因新應用場景拓展而需求增長迅速,預計2025年有機硅行業需求增速有望繼續突破雙位數。公司2025年還將繼續拓展有機硅下游深加工產品線,探索適用于5G、新能源汽車、生物醫療等新興領域的有機硅產品。
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爆發,已成為未來有機硅領域重要需求增長點之一。有機硅材料具有柔軟親膚、耐高低溫等特點,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應用前景可觀,特別是人形機器人對高透光率硅膠、生物相容性硅膠的需求快速上升。合盛硅業憑借國內最大的有機硅生產商的地位,有機硅產品種類眾多,并不斷圍繞新市場需求開發適用于新興產業的專用有機硅產品,有望充分受益于下游新興產業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已完整掌握了碳化硅材料的原料合成、晶體生長、襯底加工以及晶片外延等全產業鏈核心工藝技術,突破了關鍵材料(多孔石墨、涂層材料)和裝備的技術壁壘,正進一步加強有機硅下游深加工產品線和碳化硅材料的研發創新。
一方面,2024年內蒙古賽盛新材料年產800噸碳化硅顆粒項目正式點火投產。這是合盛硅業布局呼和浩特“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之一,也是合盛在內蒙古投資建設的首個產業類項目,進一步完善硅基材料區域布局。
另一方面,公司子公司合盛新材6英寸碳化硅襯底已全面量產,8英寸碳化硅襯底小批量生產。值得注意的是,對比2024半年報數據,公司6英寸碳化硅襯底晶體良率從90%進一步提高到95%以上,外延良率則從95%以上提高到98%以上,產品良率處于國內企業領先水平,在關鍵技術指標方面已追趕上國際龍頭企業水平。
根據經營計劃,2025年公司將努力攻克高純半絕緣碳化硅粉料及超高純超細碳化硅陶瓷粉體技術難題,并加速8英寸碳化硅量產進程,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穩健發展,鞏固并擴大行業競爭優勢。
進入2025年,全球功率半導體行業正經歷結構性調整,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等下游需求持續增長,IGBT供需逐步改善,碳化硅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國元證券研報認為,未來隨著碳化硅襯底產能和良率的提升,疊加8英寸襯底量產,碳化硅模組與IGBT模組將有望在2026年打開規模化應用空間。
整體看,受光伏行業驅動,多晶硅產量規模穩步提升,工業硅消費總量同比上漲22.1%,盡管2024年同比增速放緩,但仍保持較高水平。公司2024年第三、第四季度營收降幅分別為10.68%、5.62%,到2025年第一季度的降幅進一步收窄至3.47%,觸底回升趨勢明顯。
公司在2024年已采取一系列精細化管理舉措,例如,單套床產能從300噸/天提升至330-350噸/天,通過精餾塔自回熱系統項目節約蒸汽約30%;通過產業鏈協同以及技術創新持續提升日均產量并有效降低單噸電耗,部分礦熱爐日均產量已突破70噸,單噸工業硅冶煉電耗已降至萬度以下。公司2024年整體毛利率達到20.54%,相比于2023年提高0.39個百分點,其中有機硅業務毛利率增加7.34個百分點,在行業加速洗牌的新周期實現高質量發展。
同時,公司也在推進“兩化融合”戰略,包括全鏈條數字化轉型,提高生產基地自動化生產效率,加快技術研發轉化效率,推動綠色能源、智能制造、智慧辦公、智效物流等協同板塊加速凝聚成合盛智慧新工業解決方案。
在行業洗牌期,規模化企業、研發創新能力強、經營結構完善、現金流充裕的企業能更好的生存,合盛硅業正是如此。公司2024年度實現了歷史上最佳的經營性凈現金流的表現,實際上由于公司以銀行承兌匯票收回銷售貨款的金額較大,并將銷售收回的銀行承兌匯票用于支付工程設備款和支付融資租賃款,這未在現金流量表中體現現金流。公司指出,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項目中將該等票據模擬體現現金流,則還原后公司2024年和202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82.43億元和71.57億元。同樣,2025年一季度,公司還原后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9.46億元,繼續保持現金流充裕。
未來,公司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能,聚焦能源、數字化和綠色轉型三大主攻方向,構建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多維競爭優勢。通過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這一關鍵增長極,在新能源技術突破、智能制造升級和碳中和路徑探索等領域挖掘潛力,助力打造具有智能基因、綠色動能、全球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新生態。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