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26 20:36:46
專家在研討會上表示,當前企業年金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覆蓋面比較小,需要對企業年金的定位、覆蓋的范圍再重新思考。有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讓企業年金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起到促進作用,企業年金可以不以普惠的形式繳納,可以作為企業薪酬激勵的一部分。
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陳旭
每經12月26日電(記者張宏)12月26日,《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發布式暨“企業年金發展20周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研討會現場 每經記者 張宏 攝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在研討會上表示,當前企業年金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覆蓋面比較小,現在是3200萬人左右。
鄭秉文認為,當前企業年金設計的門檻比較高,這樣會把很多企業擋在了門外。我們需要對企業年金的定位、覆蓋的范圍再重新思考。與此同時,建立企業年金的流程也比較復雜,通常需要報批、審批,可以考慮簡化相關流程。
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胡曉義表示,2025年到2035年是我們國家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走向成熟的時間段,也是企業年金制度加快發展的大好時機。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房連泉在介紹《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時表示,促進中小企業加入,可以考慮集合年金計劃。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兼養老金分會會長、浙江大學國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長金維剛表示,年金的集合計劃還有必要進一步推廣,因為對企業來說,現在建立單一計劃還是有難度的,后續的管理成本比較高。
與此同時,企業年金相關的投資理念也需要進一步調整,避免考核的短期化。此外,要促進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整合統一。企業年金發展更需要企業自主愿意發展,如果企業愿意建立企業年金,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將能夠起到促進作用。
如何讓企業年金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起到促進作用?有沒有可能的路徑?金維剛在研討會現場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年金可以不以普惠的形式繳納,比如可以作為企業薪酬激勵的一部分,帶有獎勵性質,發放給為企業作出貢獻的骨干或專業技術人才。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宏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