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ESG研究院院長柳學信:ESG與信息技術融合更易發揮“1+1>2”效應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9 03:51:10

 每經記者|黃博文    每經編輯|陳俊杰    

2024年,國內針對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領域的政策舉措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踐行ESG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ESG對于中國上市公司和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有哪些作用?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ESG體系具備哪些重要意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在ESG實踐中又有哪些應用潛力?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中國ESG研究院院長柳學信。

柳學信認為,ESG對中國上市公司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提升合規意識和風險管理水平,二是提升企業的品牌和市場競爭力,三是促進企業的價值創造。同時,他還認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ESG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將國家戰略落實到企業層面的指南針。

“由于ESG本身是新興事物,其與信息技術融合更易發揮‘1+1>2’的效應,從而提升相關信息的準確性和透明度。”柳學信表示。

ESG促進企業價值創造

NBD:作為ESG領域權威專家,在您看來,ESG對于中國上市公司和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有哪些意義?

柳學信:ESG對中國上市公司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ESG能夠提升企業的合規意識和風險管理水平,降低經營風險,有助于防止企業“爆雷”,從而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

其次,ESG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品牌和市場競爭力,通過實踐可持續發展,企業能夠更好地塑造良好形象,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最后,ESG還可以促進企業的價值創造,它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優化管理、降低成本,還能讓企業提升自身治理水平、獲得資源支持、吸引優質人才及享受政府補貼,進而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本市場的青睞度。

NBD:當前中國企業在推進ESG實踐過程中,存在的主要挑戰是什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