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從“ASML可遠程鎖死光刻機”說開去,半導體制造安全如何保障?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3 15:09:41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據7月22日東土科技官網消息,東土科技的鴻道工業操作系統已應用于芯片生產線等領域,是目前國內唯一通過汽車、工業控制、醫療儀器、軌道交通四項功能安全認證的操作系統。

近期微軟藍屏事件引發全球震動,此前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宣稱,能夠遠程操控讓光刻機設備“癱瘓”,引發了我們對依賴外國技術和重要信息泄密的擔憂,也凸顯了半導體、操作系統等重要產業鏈領域自主可控的緊迫性。

工信部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我國集成電路總產量達到981億顆,同比增長40%。產量增長伴隨的是大量的設備進口。2024年一季度,我國晶圓廠購買了全球約47%的半導體設備,增長率達到113%。ASML最新發布的2024Q2季報顯示,單季營收74億美元,其中,營收大頭來自中國,占比49%,中國已連續四個季度成為ASML的第一大收入來源。根據ASML公布的銷售數據和進口情況計算,2024年6月我國陸光刻機采購額有望達到100億元左右,創歷史新高。

數據背后反映出中國正在大力擴產或新建芯片產能,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期中國2024年新投產18座新晶圓廠,產能增長率將從2023年的12%增至2024年的13%,每月產能將從760萬片增長至860萬片。另據中信證券測算,2023年國內半導體設備整體國產率僅為20%左右,國產化率相對較低。這就意味著需要大量進口半導體設備。

而從安全角度考量,倘若真如ASML所言,一旦遠程操控癱瘓光刻機設備,對整個產業鏈的破壞將不可估量。

因此,要提升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半導體設備、工業操作系統等方向是重要抓手。以應用于半導體制造產線中的工業操作系統為例,如果使用國外研發的軟件,則無法了解其中存在的問題,也就無法應對漏洞、病毒以及別人的攻擊利用。基于此,自主可控工業操作系統應運而生。

資料顯示,東土科技的鴻道操作系統通過了工信部電子五所源代碼100%自主可控測評,已應用于包括芯片制造產線、飛機、高鐵、電網,機器人、數控機床、汽車電子等在內的廣大領域,為我國新型工業化服務。

正如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為我國的移動互聯網保駕護航,東土科技的鴻道操作系統則為我國的工業互聯網提供保障。二者的共性在于,全面突破“根技術”、創新系統架構,才能研發出獨立的全新操作系統。華為認識到了這一點,搭建出一個自主可控的鴻蒙操作系統,實現了中國信息科技產業領域零的突破,更在全球科技行業提出一種新構想。而專注于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東土科技,則形成了工業網絡、智能控制、操作系統、工業人工智能、云平臺等工業互聯網“根技術”體系。

正是由于根技術的全面突破和系統架構的創新,華為最新發布的純血鴻蒙HarmonyOS NEXT的整機性能比鴻蒙4提升了30%,正加快構建鴻蒙的原生生態。鴻道工業操作系統自推出以來,屢獲國內國際權威認可,在加拿大宇航局全球嵌入式操作系統分析評比中位列第三,獲得2019年首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一等獎,并與國際工業巨頭西門子工業大腦技術共同獲得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2020年首屆全球工業智能領域“湛盧獎”技術創新獎。鴻道操作系統的功能和性能可以替代VxWorks操作系統,有能力護航半導體制造等關鍵領域的生產安全。

令人欣慰的是,近期自主可控再迎重磅文件支持。新華社刊發《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并為各類型市場主體參與自主可控市場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有利于加速行業發展。

“中國芯”的崛起不是一蹴而就,在政策的呵護下,需要不斷加強自主研發和創新,提升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同時也需要自主可控工業操作系統保駕護航,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地解決問題。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東土科技 科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