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無厘頭“紀念古人”,絕非文旅正路

天府新視界 2024-07-14 22:13:38

圖片

今人看古人,其視角源起大致有三個脈絡,即正統歷史系統、民間傳說系統以及文學敘事系統。這三個系統,常態性彼此啟發、相互滲透,在漫長的歲月長河里,共同形塑了國人的文化記憶。怎樣看待“古人”,似乎純屬個人自由,取決于特定個體的教育背景、知識結構和審美意趣。但倘若基于公共立場,以社會整體論審視,顯然就是另一回事了。“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人物當然也不是。

“托古謀事”,是一種古老的智慧,與之相關的實踐,層出不窮、綿延至今。最近,真真假假、形形色色的“古代IP”,又紛紛被抬到了前臺。其角度之清奇、名目之怪誕,當真叫人瞠目結舌。有自媒體炮制出“紀念潘金蓮開窗950周年”“紀念孫悟空誕生1000周年”等行為藝術,有地方拋出“紀念劉備托孤1800周年學術研討會”的噱頭會議……這顯然不是“托古言志”“托古寄情”,而是赤裸裸的“托古炒作”“托古謀利”。凡此種種,其心可疑,其態鄙陋,其害甚大。

圖片

拿“古人”戲說、趣談,作為一種大眾趣味和世俗消遣,本也無可厚非。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以謬論取代真知、以整蠱消解嚴肅、以利益扭曲信仰。

警惕歷史觀的空懸。對歷史的否定、消解、篡改,稱之為“虛無”。而近些年來,歷史虛無主義出現了“碎片化癥候”的新趨勢。其典型特征,就是把“歷史”打散磨碎,使之成為一個個孤立的片段、一個個孑然的“節點”。形態的支離破碎、傳播的標新立異,使得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模模糊糊、若有若無。以此量之,“紀念劉備托孤1800周年學術研討會”之類的創意,實屬“巧立名目,沒事找事”。

圖片

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劉備畫像 圖據中國國家圖書館


警惕文學觀的飄忽。許多“古代IP”,其實未必確有其人,而是文學作品中的人設。文學人物,源于創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虛構性”乃是其第一性。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特別是傳奇、演義、話本等,通常都有著久遠的流變史,比如說由各路“手抄本”“批注本”所造成的刪減填補和“二創改造”,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既然如此,所謂“紀念孫悟空誕生1000周年”“紀念潘金蓮開窗950周年”,又從何談起呢?

警惕認知觀的低幼。當下,一些網友已經習慣了被投喂娛樂化的“文化零食”。文化商品的快消品化,與商品社會、消費社會一拍即合。那些“秒懂”的歷史講述,那些“好玩”的文學人物,總是備受市場歡迎。什么李清照被奉為“宋代文壇小S”,歷史被惡搞成“麻辣香鍋”。一個個小段子的形式集成,一網打盡“權謀、外傳、怪狀、奇談、秘史、野史、機智、花邊”,專門“揭隱發微,專事小節,搜奇記逸,筆無藏鋒”,此類變形、諧謔式的文化快餐,滲入正式的“歷史與文學”場域,構成了對常識的毀傷。有地方煞有介事地在“孟姜女哭倒長城處”立碑,假戲真做,妥妥的人間迷惑行為大賞。

圖片

拿“古代IP”瘋狂整活,其主體之一,乃是各路自媒體,其背后的動機顯而易見,無非是故作驚人之語博流量罷了。對此,理應依法依規、分級分類加以針對性處置。除此之外,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部分,則是一些地方層面借題發揮的“噱頭會議”“文化開發”“文創項目”。其用官方或半官方的身份,擺出稗官野史、玩世不恭的姿態,把探軼當考據,以虛為實、以假為真,這種不負責任的“站臺”“背書”行為,貽害深遠。為此糾偏,迫在眉睫。

文化表達,不可不學無術。對于歷史的講述、對于文學的詮釋,有著不低的專業門檻。官方項目、官方會議的“文化表達”,不同于民間閑談,理應有基本的專業團隊和學術顧問機制。但毋庸諱言,當下一些地方的很多“文化表達”,實則都屬于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其具體的操盤手,很可能就是文旅公司、廣告公司等商業化機構,“主辦”“協辦”“指導”“承辦”的單位牌子掛了一堆,但真正基于學術的嚴肅性來把關的,少之又少。

文旅“造牌”,不可無中生有。為促進地方旅游發展,主動挖掘、利用歷史文化遺產資源,是好事。但某些地方搞文旅,“沒有歷史創造歷史也要硬上”“沒有說辭制造說辭也要出圈”的做派,罔顧基本的文化常識、顛覆文化定論,讓人很難不猜測其有制造噱頭吸引眼球的主觀刻意。

文創造勢,不可劍走偏鋒。動輒拿不可考的“仙逝××年”巧立名目、大辦會議,學術研討牽強附會,“為了紀念而紀念”,主題模糊、泛泛而談,形式大于內容,借此“提升文旅影響力”,腦回路實非常人所能理解。一些文創活動,心態浮躁、急功近利,缺乏足夠的敬畏心和正確的價值觀,在事關歷史文化傳承和發揚方面,拋出諸多讓人貽笑大方又有損社會公共利益的荒唐之言,此等虛浮、偏怪之風切不可長。

圖片

以古代名人、“古代IP”為題材的會議、論壇不是不能開,但應該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在容易“流量焦慮”的信息時代,守住底線,對待歷史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審慎;少一些耍聰明花架子,多一些實事求是和埋頭實干;少一些形式主義的噱頭,多一些踏實的努力、實在的創新。必須相信,成功沒有捷徑,功到自然成。

傳承中華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創造性地擦亮文旅招牌,守正不移,是水到渠成的前提。在四川,“古老的文明遺址——三星堆”“武侯祠里的三國故事”“‘國寶’大熊貓的故鄉”“‘九寨歸來不看水’的九寨溝”“麻麻辣辣的川菜”……所有的一切令人心馳神往。山東曹縣的馬面裙,河南開封的清明上河園、大宋武俠城等,也同樣都是很好的文旅產業樣本。

圖片

武侯祠博物館 圖據成都發布微信公眾號


燦爛輝煌的文化遺產,承載著文明,延續著文脈。走正道,守公心,辦實事,這是我們面對歷史和文化應盡的責任、應有的態度。


圖片

撰文/蔣璟璟 張杰 編輯/陳昶 責編/謝夢 審核/姜明

 

責編 趙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