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3·15”曝光后:回填土窖,芥菜加工規范化、智能化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5 23:32:09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 魏官紅    

“芥菜是很好的。”這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華容的田間地頭采訪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整整一年時間,整個華容縣似乎在憋著一口氣,他們想要證明自己,想要為芥菜正名。

2022年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當地“土坑酸菜”制作衛生問題,外界一時間“談華容酸菜色變”。彼時,記者深入采訪并發回報道《“土坑”敗退華容道:13萬酸菜從業者如何自救?》,展現了關系著當地13萬人生計的華容芥菜產業面臨“滅頂之災”時,各方的反思、整頓與自救。

每經記者吳澤鵬 攝

近日,記者再探華容,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大部分“土窖”已被回填,超20萬立方米的標準化腌制池投入使用;加工企業出清10家,重組8家,引進4家,行業重新洗牌;機器換人、透明工廠,芥菜加工產業正走向規范化、工業化道路……

企業集中簽約百億投資

往鎮上走,往村里走,一路上,不時會看到有陌生面孔在打聽芥菜的事,當地人大多會問上一句——“是來參加文化節的吧?”

時間仿佛回到了一年前,華容人又開始討論芥菜了。不同的是,去年,如平靜的水面上被引爆了一枚“炸彈”,今年,更像水面下蘊藏著蓄勢待發的噴泉。

此時,距離2023年華容芥菜文化節開幕還有4天,風波帶來的沖擊,在這里逐漸成為過去式。

2月24日,華容芥菜文化節正式開幕。開幕式上,舉行了2023年第一批招商引資集中簽約儀式,共32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112.81億元。集中簽約包含產業項目18個,共引資104.58億元(含芥菜產業項目6個,共34億元);芥菜訂購協議14個,合同總額8.23億元。

記者現場了解到,簽約項目包括中聯重科新材料綠色建材產業園、華隆預制菜生產、長沙虎食芥菜加工生產項目;省輕鹽和海霸食品入駐芥菜產業園投資項目;東維熱處理加工、勝越工業機器人、順鑫電子等匯川配套產業項目;共建中國芥菜之鄉和芥菜研發中心項目。力爭到2024年,全縣芥菜產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

在開幕式活動上,華容縣委書記陶偉軍介紹,去年華容縣痛定思痛、認真整改,以芥菜產業規范發展暨產品質量提升年活動為契機,實施產銷對接、菜農解困,標準升級、加工提質,機器換人、壯大轉小,透明工廠、智慧管理,明廚亮灶、質量追溯,品牌推介、營銷推廣等六大行動。通過將近一年努力,基本實現了“產業不能垮、菜農不受損,壞事變好事、打個翻身仗”的目標。

這場翻身仗的背后,有著來自多方的期待和決心。在去年8月舉行的“中國這十年·湖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委書記張慶偉親自為華容芥菜“帶貨”,稱自己“一個月不吃老壇酸菜方便面吧,我就想著吃一口”。

一蔸華容芥菜,也牽動著華容縣企業家、種植大戶、執法人員的心。開幕式上,他們走到臺前,面向社會宣誓保“食品安全”。

訂單減少部分產能閑置

一年前,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插旗菜業)成為引發風暴的關鍵企業。

2022年央視“3·15”節目曝光當晚,當地政府便封存了插旗菜業全部產品,責令其停產整頓,啟動立案調查。最終,插旗菜業及責任人共被罰款548萬余元,于當年5月恢復生產。

一年后,2023年2月23日,記者再次來到位于華容縣插旗鎮的插旗菜業門口,企業已恢復往日平靜,但不止一名公司人士向記者透露,公司內部的生產、訂單情況下降不少。

“我們廠里現在有一整個車間是沒有生產的,一半以上產能都沒有生產,就空著。”一名插旗菜業的員工說道。

從插旗菜業員工處,記者了解到,高峰時期,插旗菜業的員工超過千人,去年“3·15”晚會之前,員工人數有四五百人,如今員工已減少至兩三百人,加工產線也出現不少閑置。

作為華容芥菜加工的頭部企業之一,湖南開口爽食品有限公司也受到了影響,該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去年公司整體訂單比2021年下降了約三分之一,“我們建廠是在2003年,到今年剛好是20年。去年是對全行業的沖擊,可以說是最難的一年,直到去年9月份我們才慢慢恢復”。

上述插旗菜業員工也表示:“最難的還是剛曝光的時候,停工整頓了一個多月,待在家里沒事做。”隨著整改驗收完成,企業逐漸恢復生產經營,情況也慢慢變好。

當日,記者在插旗菜業門口偶遇了正要外出的插旗菜業負責人嚴欽武,他微笑著拒絕了記者關于過去一年公司經營情況的采訪請求。

記者在芥菜文化節上注意到,一名擁有三十萬粉絲的本地自媒體博主自發參與報道,其表示,一年前“土坑酸菜”風波,讓大家知道了華容芥菜,如今,他想讓更多人看到華容的變化。

大部分土窖已進行回填

一年前,環境簡陋、衛生堪憂的華容土窖令人震驚。為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華容縣將回填土窖、建設標準化腌制池作為芥菜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

據插旗鎮多名來自不同村落的農戶介紹,當地每周都會排查、統計村里起窖的情況,做到起窖一口,回填一口。

在華容縣三封寺鎮泰和村,一排又一排的標準化腌制池已投入使用,一口腌制池約有2人多高(4米)的深度,長寬各5米,內壁涂有黃色環保食用防水涂層,腌制池上方布有監控攝像頭,可實現集中腌制過程中的監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單個標準化腌制池(100立方)建設成本在10萬元以上(目前華容縣施行400元/方的獎勵),建設門檻較高,小規模農戶一般不會選擇自行建設,這也消除了農戶再自行腌制酸菜的可能。

腌制后的芥菜將進入深加工環節。在這一環節,由于插旗菜業面對的陣痛尚未消去,當地芥菜深加工產業由此迎來重新洗牌的契機。

從華容縣官方,記者得知,去年“3·15”晚會后,全縣32家芥菜加工企業退出、兼并、重組至26家,同時新引進攀華集團、中聯農科、湖南建設投資、金江湖實業4家企業。現有加工企業30家,年精深加工能力約40萬噸(不含腌制半成品外銷約30萬噸,鮮菜外銷約20萬至30萬噸)。

在當下的加工鏈條中,從業者提到最多的企業便是湖南華隆酸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隆酸菜),成立于2022年8月,由攀華集團投資建設。華隆酸菜項目一期計劃總投資15.6億元,新上3條生產線,今年1月已經投產,達產后可年產酸菜6萬噸。

目前,華隆酸菜也是華容縣的重點項目。在不足100天的時間里,華隆酸菜建成了一座“無人化、數字化、智能化、透明化、綠色化”的酸菜深加工智慧工廠。

走進這座“透明工廠”,可以見到已初步腌制的酸菜在經過至少3次的脫鹽清洗后,進入脫水、拌料、炒制等全自動化生產線,經此精加工后制成酸菜相關產品,再由智能包裝系統包裝成袋、打包成箱。

記者注意到,“發展目標 資本市場酸菜第一股”被寫在了華隆酸菜展廳的介紹墻上。攀華集團董事長李興華表示,華隆酸菜發展勁頭強勢,3年內年產值有望突破50億元,力爭在3至5年內上市。

不僅是華隆酸菜,華容縣正通過打造大數據監管平臺、“透明工廠”等舉措,以實現所有芥菜產品“賦碼溯源”“帶證上市”。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吳澤鵬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