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17:50:24
從1998年公募基金業蹣跚起步,到最新公募基金數量突破10000只,總規模再度突破26萬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公募基金行業再次站上新高度。
“萬基”時代啟幕,面對超10000只公募基金,基金投資者“投資難、選基難”的問題日趨凸顯,也為基金投顧開辟了萬億元級別的大藍海,使其有望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
值此背景下,平安證券基金投顧服務品牌“安心投顧”應運而生。依托多年來打造的以“科學投資”為基本理念的客戶服務體系和以“買方服務”為行動指南的財富管理業務執行體系,平安證券持續完善資產配置服務體系,推動買方服務全面升級演進,讓投資者通過“選得好,配得準,拿得穩”,解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痛點。截至今年6月末,“安心投顧”自上線以來,盈利客戶占比已超九成。
“萬基”時代的到來標志著基金行業站上了一個新高度,但對于投資者來說,如何挑選到合適的基金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伴隨基金數量的增多,投資者“產品選擇難、資產配置難、投資紀律弱”等痛點不斷顯現,看排行榜買基金和“集郵式”買基金導致整體收益和投資體驗不佳。尤其是今年以來市場波動加大,熱點輪動加快,投資者選基難度進一步提升。如何提高基民的獲得感?在這種情況下,以客戶價值為核心,旨在破解“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痛點的基金投顧業務,其現實意義愈來愈強,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統計數據顯示,于2019年10月啟動試點的基金投顧業務,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截至2022年6月底,共有60家機構獲得試點資格,其中43家已展業,分為基金及基金子公司、券商、第三方投顧平臺三大類型。截至2021年底,基金投顧試點機構服務客戶約367萬人,服務資產約980億元。
和海外成熟市場相比,我國的基金投顧業務仍處于起步期。截至2021年底,美國投顧行業管理資產規模達128.4萬億美元,全委托型資產規模合計117.4萬億美元,占投顧公司管理總資產的91.5%,非委托管理資產11.0萬億美元,僅占8.5%。目前我國公募基金規模已達26萬億元,若以此計算,可帶動的基金投顧規模在萬億元以上,將助推基金投顧步入黃金發展期。
基金投顧,顧名思義,是一種“投資+顧問”相結合的業務模式。平安證券基金投顧業務負責人舒坦介紹,平安證券近年來順勢而為,在取得互聯網轉型先發優勢的基礎上,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建立了以“科學投資”為基本理念的客戶服務體系和以“買方服務”為行動指南的財富管理業務執行體系。同時,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幫助客戶解析賬戶收益和風險來源,并輔以投資者教育和專業投顧服務,著眼長期,改善客戶的投資行為模式,幫助客戶實現資產的長期增值。
“安心投顧”正是依托平安證券多年深耕的“科學投資”和“買方服務”體系,持續完善資產配置服務體系,推動買方服務全面升級演進,實現“選得好,配得準,拿得穩”。
“投”方面,以研究為大腦,通過買方研究驅動買方服務,是平安證券“安心投顧”的核心思路。同時,依托平安集團及平安證券研究所的研究實力,建立了涵蓋宏觀經濟、市場策略、資產配置、基金評價、組合評估在內的科學完善的投資研究體系,內部投資經理從業年限超10年。通過搭建“MVP”三層嚴選的選基體系,以量化分析+深度調研,挖掘市場優秀基金產品。“對于‘好組合’,我們追求的不是單方面的業績不斷創新高,而是穩定的戰勝業績基準、客戶能夠長期拿得住。通過基金組合的方式平衡客戶想贏的欲望和怕輸的恐懼,真正提高投資者的‘收益下限’,做實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初心。”
“顧”的陪伴于基金投顧而言更為重要。舒坦介紹,“安心投顧”打造貫穿“投前—投中—投后”的專業性、有溫度、陪伴式的顧問服務,將完整全面的信息披露、溫暖降維的投教知識、專業貼心的市場策略及投資運作內容服務覆蓋到“安心投顧”的客戶及潛在客戶,做到提升信息透明度、增強用戶信任感、提升用戶參與感、降低用戶的焦慮感,從而實現投資者盈利客戶占比、平均持倉時長、資金留存率、復投率的提升。
“投”與“顧”如何形成閉環賦能?平安證券通過“總部賦能、投顧落地”的“總分聯動”機制,并依托資訊、短視頻、直播等多種形式的投教輸出為抓手打造服務閉環,提升基金投顧核心競爭力。總部投研層面,精選大類資產觀點制定不同業務場景配置方案,構建代表基礎資產或風格資產的標準化投資組合。分支機構投資顧問根據KYC,利用標準資產構建客戶資產配置包;并堅持動態維護和長期陪伴。總部通過數字化能力賦能,支持分支機構根據標準資產組合為客戶提供差異化資產配置方案,打造“買方視角、組合投資、賬戶全委”的資產配置服務。以此為基礎,“安心投顧”為客戶送上“托付安心,投資省心”的投資體驗,通過有溫度、高頻率、易觸達、有互動的“顧”,幫助客戶真正踐行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實現財富的穩健增長。
穩穩的獲得感,通過數據體現得更加直觀,平安證券經紀業務事業部產品與財富管理中心執行總經理徐海洋介紹,截至今年6月末,“安心投顧”自上線以來,盈利客戶占比已超九成,基本實現“十人九賺”。
“十人九賺”的背后,是平安證券基于敏銳市場判斷和多年自身優勢的持續發力。“在目前的探索中,我們始終立足本源,堅持基金投顧作為全委資產配置服務工具的定位,也堅信基金投顧業務是實現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的必經之路,更是轉型本身動作要求。”徐海洋介紹,分支機構的投顧定位和能力的轉變,是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的核心和關鍵依托之一,因為買方投顧是從客戶賬戶需求出發,從資產配置邏輯推薦策略組合產品,依托專業服務能力,助力客戶資產保值增值,收入形式主要是保有資產(AUM)服務費,以費代傭也已成為行業共識;而傳統機構營銷人員是基于激活資產、促成交易的經營邏輯,推薦單一組合,賺取銷售交易傭金。買方投顧需要實現由營銷人員向服務人員的角色轉變,由對立關系向長久陪伴的關系轉變,由單次銷售向服務供給的模式轉變,由流量收入向存量收入的收入轉變,四大轉變的實質是,券商基于“專業技能、服務思維、技術支持、產品體系”,由經紀業務交易中介轉變為綜合財富管理專業機構。“這既是努力的方向,也是必然結果。”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