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突發閃崩!創今年港股最大IPO,2000億巨頭港股上市首日卻大跌11%,啥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3 10:44:37

每經編輯|畢陸名

港股天齊鋰業(HK09696,股價74.5港元,市值1224億港元)上市首日破發,盤中一度跌約11%。截至發稿,該股大跌近10%。

天齊鋰業7月12日晚間公告,公司正在進行申請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相關工作。經香港聯交所批準,公司本次發行的1.64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于7月13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并上市交易。公司H股股票中文簡稱為“天齊鋰業”,英文簡稱為“TIANQI LITHIUM”,股份代號為“9696”。

天齊鋰業本次赴港二次上市募資134.58億港元,約合17.15億美元,創下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最大的IPO。據招股書披露,公司本次募資將用于償還SQM債務的未償還余額11.3億美元,為安居工廠一期建設撥資、償還若干中國國內銀行貸款及用作運營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其中,償還SQM債務占比超六成。

值得一提的是,“私募一哥”徐翔的妻子應瑩在7月10日發表點評稱,天齊鋰業估值過高,短短幾句評價一度“砸停”這家鋰電龍頭,讓其市值一天之內蒸發超過200億元,甚至連帶著讓鋰電股幾乎全線大跌,包括贛鋒鋰業、盛新鋰能在內的多家龍頭公司都未能逃過此劫。天齊鋰業回應稱,應瑩沒有股票賬戶,也沒有購買天齊鋰業的股票,希望投資者理性看待,目前公司一切正常。

港股年內最大IPO來了

天齊鋰業本次赴港上市預估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總額約為134.58億港元,募資凈額約為130.62億港元,創下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最大的IPO。

據招股書披露,公司本次募資將用于償還SQM債務的未償還余額11.3億美元,為安居工廠一期建設撥資、償還若干中國國內銀行貸款及用作運營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其中,償還SQM債務占比超六成。

天齊鋰業于2018年5月與Nutrien訂立SQM股份購買協議,據此,公司同意購買且Nutrien同意出售SQM的6255.66萬股A系列股份,對價約為40.7億美元。公司持有SQM約22.78%的股權且為SQM的第二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收購SQM時,公司以杠桿方式向商業銀行貸款35億美元,公司資產負債率由2017年的40.39%飆升至2018年的73.26%。SQM公司擁有全球最大鹵水資源阿塔卡瑪湖的開采權,收購后,全球鋰礦價格不斷下跌,公司也不得不為此筆收購計提減值,2019年公司業績虧損62.19億元,2020年繼續虧損12.94億元。

2021年7月,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澳大利亞上市公司IGO,獲得13.95億美元現金,償還并購貸款12億美元本金及利息,公司債務壓力得到一定緩解。

據了解,IGO引入后公司剩余并購銀團貸款18.84億美元,其中2022年底需償還6.84億美元,2024年底需償還12億美元,公司償債獲得充分緩和期。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2年6月10日,公司尚有11.3億美元債務尚未償還。

渤海證券認為,2018年末入股SQM,使公司債務壓力劇增。公司引入戰投后財務壓力釋放,港股上市融資,有望為公司提供償還剩余貸款的資金。當前行業下游需求爆發景氣度較高,公司財務狀況改善,產品量價齊升下公司業績拐點已現。

民生證券表示,公司此前產能建設進度由于債務和資金問題停滯,目前隨著港股發行,有望一次性解決并購貸款債務。與此同時,公司目前在建冶煉產能主要為四川遂寧安居項目(預計2023年下半年竣工進入調試階段)、重慶銅梁金屬鋰工廠(一期有望2023年建成)及澳大利亞奎納納氫氧化鋰工廠(一期有望2022年底達產),公司中期規劃鋰化工產品產能合計超過11萬噸/年,將迎來快速擴張。

圖片來源:天齊鋰業官網截圖

新能源板塊后市如何?私募這樣說

其實,4月底以來天齊鋰業在A股的表現是相當可觀的,以4月27日的最低點58.05元和7月5日的最高點148.57計算,期間漲幅超155%。11日天齊鋰業大跌時,撬板資金凈流入19.95億元,12日小幅流出2.11億元,可見多數撬板資金還沒有流出。A股仍處高位的天齊鋰業,未來會怎么走?同時,新能源板塊會有怎么樣的表現?

深圳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在微信中告訴每經記者,近期新能源汽車引領了整個市場的強勢反彈,天齊鋰業更是漲幅不小,但近來持續調整,主要是因為短期反彈幅度過大、同時估值快速提升所致。對于后市,“我們認為在當前點位配置是不合適的”。今日天齊鋰業的港股上市大概率會對A股的新能源形成負效應,即使是形成正效應,短期內投資者也要謹慎為上。

另外,百億私募盈峰資本在微信中告訴記者,從近期公布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來看,新能源行業發展勢頭良好。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高增長主要原因是供給改善、油價上漲預期以及各地出臺鼓勵消費政策。隨著下半年車型的持續豐富和產能釋放,以及各地出臺的新能源車消費刺激政策的加持,預計全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或達600萬輛。從中長期來看,不管是新能源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都將是發展速度最快且最為確定的行業之一,新能源行業景氣度受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小,調整之后適合布局。

“對于新能源板塊是一個長期的投資思路,我們看好這個在全球具備優勢的產業機遇”,清和泉資本在微信中告訴記者,一般來講,成長性行業比如新能源等都會經歷一個成長的S曲線,而當行業滲透率超過40%之后,它的增速會放緩,相應的成長性會走弱,估值也會相應地回落,這就是為什么大家擔心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在滲透率超過20%之后,到年底有可能會達到30%的滲透率,會產生一些分歧。

清和泉資本認為,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在制造業升級的過程中少有的有機會搶占全球份額的一個行業,應該把新能源汽車放在全球滲透率的角度去考慮,目前看到年底全球的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也就10%左右,離40%這個拐點還很遠,所以這個行業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展,要分清楚哪些公司具備向全球擴張的潛力,做好甄別和估值的評判。新能源車國內滲透率發展處于中段位置,但是智能化發展還處于前期,消費者的體驗和新的應用在不斷地涌現,在智能化這條賽道里,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去挖掘。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市公司公告、每經網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港股動態 天齊鋰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