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06 22:51:38
7月6日(周三),A股顯著下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1.43%至3355.35點,深綜指、創業板綜指分別跌1.15%、0.74%,科創50指數則漲0.99%。
周三北上資金小幅流出13.83億元。相關市場方面,隔夜美股恢復交易后漲跌互現,表現相對平穩。不過,一部分其他市場波動較大,比如美元大漲及原油大跌。
美元大漲看似對A股不利,但這回投資者沒必要過分擔憂,原因是美元上漲主要與對手貨幣歐元表現太弱相關,并非是因為美債收益率上升推動。事實上本周美債表現較好,收益率則呈下降態勢。
國際油價暴跌直接造成A股“兩桶油”及其余周期類股集體下殺,這就為股指帶來明顯壓力。另外,前期兩大妖股中通客車與浙江世寶雙雙復牌,這兩股均以跌停作收。
中微電子等科技類股漲幅最為明顯,這也為“雙創”股指帶來些許支撐,然而創業板前五大權重股寧德時代、邁瑞醫療、東主財富、金龍魚、愛爾眼科均跌,故創業板綜指仍跌。科創板情況好得多,因科創板權重股百濟神州、天合光能、中微電子均漲,而且均為大幅上漲,故科創板指數就得以逆勢上漲。
芯片設備股中微公司預告的二季度凈利顯著優于預期,提升了投資者對所有半導體設備類個股的預期。早盤,中微公司、北方華創、盛美上海、芯源微、拓荊科技及上市不久的華海清科等半導體設備類個股均暴漲,收盤雖然吐回一些漲幅,但仍然有部分品種錄得較大漲幅,如中微、拓荊等漲幅均在10%以上。
近期,半導體芯片類股壞消息居多,主要是全球消費電子市場不太景氣,典型事件是臺積電的前幾大客戶“砍單”,顯然預示著全球芯片市場需求不振。由于全球經濟有不小的陷入衰退機會,故市場對芯片未來需求的預期較弱,這種情況下,芯片相關股未來還有可能承受一些壓力。不過,芯片設備類股與芯片類股不一定完全相同,雖然這兩類個股有著明顯的相關性。由中微電子情況看,設備類個股周期屬性有可能稍弱。
芯片及芯片設備類個股種類極多,其技術難度、市場容量及國產替產程度也千差萬別,所以投資者還是具體個股具體分析為好,在實盤操作中不宜盲目“攀比”。
在進行上述“具體分析”時,投資者不妨也可先有個比較籠統的概念,這就是先看看相關公司所處的細分行業,然后才去看具體公司微觀經營情況。大家知道,消費電子、汽車芯片、工控領域芯片的需求其實大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還有,高端芯片與低端芯片也有較大區別,一般高端芯片的景氣度會平穩些,而低端芯片卻相對較易陷入價格戰。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