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02 15:01:18
每經編輯|蔡鼎
1丨哈爾濱4名未成年人駕電動三輪出車禍致死,教育部發布提醒
每經AI快訊,10月1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發生一起學生駕駛電動三輪車與貨車相撞事故,造成4名學生當場死亡。教育部特此再次提醒各地,要高度重視國慶假期學生安全工作,特別是交通出行安全,要按照9月20日印發的《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秋國慶期間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有關要求,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會同公安、宣傳等部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及時發布安全預警和提示,督促各地切實做好各項安全工作。尤其要提醒中小學生及家長(監護人)合理安排出行時間和交通方式,切實遵守交通規則,自覺抵制非法載人的輕型貨車、三輪車、拖拉機,切勿乘坐私攬客源、無營運資質等非法營運客車、超員面包車等。提醒廣大學生家長(監護人)增強交通安全意識,履行好監護責任,加強對孩子的看管和教育,不要讓不滿12歲的兒童騎車上路,不得讓未成年人私自駕駛各種車輛,嚴防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廣大中小學生度過一個平安祥和的假期。(教育部網站)
2丨跨境電商搭乘蘇州中歐班列?貨值首破億元大關
每經AI快訊,9月29日,又一列中歐班列跨境電商出口專列從江蘇國際鐵路物流中心發車。據悉,該批跨境電商出口貨物貨重266.81噸,貨值2424.78萬元,主要為電動自行車、家居用品、健身用品等,以“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清單模式申報,在蘇州高新區跨境電子商務監管區查驗施封后運至江蘇(蘇州)國際鐵路物流中心,通過中歐班列,以轉關方式至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發往德國、波蘭等主要歐洲國家。今年以來,在蘇州海關幫助下,通過中歐班列發運出境的出口貨值已突破1億元。(央視新聞)
3丨湖州發布購房風險提示:房企低于市場價銷售商品房的就是風險
每經AI快訊,浙江省湖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湖州市商品房購買風險提示》,就商品房購買環節中的十大風險進行提示。湖州市住建局指出,開發企業以明顯低于市場價銷售商品房的,就是風險;開發企業承諾買房可以贈送綠地或搭建違章建筑的,就是風險。(澎湃新聞)
4丨英國燃油危機持續,超四分之一加油站仍無油可售
每經AI快訊,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脫歐”等因素影響,英國卡車司機日前出現“用工荒”,進而影響了英國的燃油運輸,導致英國燃油供應持續短缺。英國汽油零售商協會數據顯示,截至10月1日,英國仍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加油站無油可售。(央視新聞)
5丨海外資金抄底互聯網板塊
每經AI快訊,海外資金正在加速抄底中國,尤其是大幅調整后的互聯網板塊。截至9月29日收盤,跟蹤中國互聯網相關行業上市公司表現的金瑞中國互聯網ETF(KWEB)跌幅高達34%。但引人關注的是,在6月28日至9月28日的三個月里,KWEB的凈流入資金達到42.6億美元。目前,KWEB的最新凈資產規模接近68億美元,已超越貝萊德旗下持倉更為廣泛的iSharesMSCIChinaETF,成為美國最大的中國ETF。(券商中國)
6丨消防救援局:“密室逃脫”安全風險高,要嚴查嚴管
每經AI快訊,針對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風險大的問題,近日,消防救援局印發了《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風險指南(試行)》《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風險檢查指引(試行)》,要求從業單位要對照《風險指南》《檢查指引》自查自改,相關部門、單位要嚴查嚴管,確保安全。 密室逃脫類場所是在特定受限空間場景內進行真人逃脫、劇本殺、情景劇類活動的場所。從業單位為了增強“沉浸式”體驗,采用隔斷打造光線昏暗的密閉、狹小空間,大量使用燈光、音響、電子游戲道具等電器設備,大量使用布幡、塑料等可燃裝飾物,火災風險高,一旦起火,極易造成人員傷亡甚至群死群傷。 消防救援局印發的《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風險指南(試行)》從起火風險、人員安全疏散風險、火災蔓延擴大風險三大方面,對密室逃脫類場所的火災風險進行了明確。《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風險檢查指引(試行)》從消防安全管理、火災危險源、重點部位、應急處置能力四大方面,對開展火災風險檢查的重點內容進行了說明。 消防救援局要求各地消防救援機構要緊密結合國慶假期安全防范工作,主動向當地政府做一次專題匯報,推動解決當地密室逃脫類場所突出問題。要依托安全生產委員會、消防安全委員會等平臺,向文旅、住建、公安等部門發送建議函,提示加強密室逃脫類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要迅速將《風險指南》《檢查指引》印發至當地密室逃脫類場所及其所在建筑物業管理單位,指導其壓實消防安全責任,向社會公開消防安全承諾,落實火災風險分級管控機制,強化消防安全自主管理。要提請政府,會同文旅、住建、公安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對密室逃脫類場所對照《風險指南》《檢查指引》開展自知自查自改工作要進行重點抽查,對檢查發現的消防違法行為,依法責令改正;對存在重大隱患的,依法采取查封、關停等措施。 消防救援局強調,各地要廣泛開展宣傳警示教育,提示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風險,提醒群眾關注消防安全,舉報身邊火災隱患。對存在重大隱患的密室逃脫類場所,組織新聞媒體集中曝光,以輿論監督倒逼隱患整改、震懾違法行為。要將密室逃脫類場所作為高風險場所開展常態化消防監督檢查,精準防范消防安全風險,堅決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人民日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