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區域

每經網首頁 > 區域 > 正文

揭榜掛帥!成都高新區科技創新邁出又一步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17 20:39:26

6月15日,成都高新區 “岷山行動”計劃首批6個項目揭榜,總計支持金額高達4.5億元。同時,成都高新區“岷山先進技術研究院”正式揭牌,第二批12個新型研發機構榜單發布,一系列創新改革呼之欲出。

近段時間,從中央到地方,“揭榜掛帥”被頻繁提及。

繼2020年提出“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誰能干就讓誰干”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改革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式,推廣‘揭榜掛帥’等機制。”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明確將“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健全獎補結合的資金支持機制”納入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工作。

通過科研管理方式改革,全面激發創新潛能與活力,一些地方很快行動起來。

6月15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以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為抓手,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以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關鍵,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動力”等。

同一天,成都高新區 “岷山行動”計劃首批6個項目揭榜,總計支持金額高達4.5億元。同時,成都高新區“岷山先進技術研究院”正式揭牌,第二批12個新型研發機構榜單發布,一系列創新改革呼之欲出。

成都高新區

身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的基因早已融入成都高新區的成長血脈,成為其站牢全國科創版圖第一方陣的有力支撐。

眼下,在“十四五”開局起步的重要時刻,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成都高新區又一次率先開啟創新探索。

張榜求賢: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路徑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創新已成為重塑全球和區域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如何優化調整科研組織體系、“解鎖”更多戰略必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事關一個國家或區域在全球科創體系中的話語權。

在此背景下,“揭榜掛帥”作為一種新型科研組織模式被寄予期待。2020年以來,“揭榜掛帥”一詞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科技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等重要會議和文件中頻頻出現,足見其愈發凸顯的重要性。

對于科創改革前沿趨勢,天然肩負“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使命的國家高新區,顯然有著敏銳的“嗅覺”。

成都高新區

今年1月,成都高新區先行啟動“岷山行動”計劃并發布首批揭榜掛帥型研發機構需求榜單,包括功率半導體技術研究院、細胞工程技術研究院、太赫茲技術研究院、光電集成技術研究院等14個項目。

“我們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進行張榜發布,創新領域的各類科研團隊、大學機構,誰有本事完成目標,誰就來揭這個榜。”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張榜求賢,成都高新區希望通過積極引入國內外頂尖科技創新團隊或科研機構,構建參與主體多元、內部分工合理、相互協同支撐的新型研發機構體系,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路徑。

首批需求榜單一經發布,便引來各界廣泛關注,吸引了來自中國科學院、德國工程院、加拿大工程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清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四川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2個申報團隊,其中包括18個院士領銜團隊。

經過嚴密評審和磋商等環節,成都岷山氫能及碳中和技術研究院、成都岷山綜合定位導航授時技術研究院、成都岷山功率半導體技術研究院、成都岷山微電子先進封測技術研究院、成都岷山細胞工程技術研究院、成都岷山華西醫療手術機器人技術研究院等6個項目成功揭榜,成都高新區總計給予支持金額約4.5億元,平均扶持力度約7500萬元,其中單個項目最高支持近1億元,力度可謂空前。

在當天舉行的成都高新區 “岷山行動”計劃首批項目揭榜暨第二批需求榜單發布會上,6個研究院負責人現場簽下“揭榜任務書”,明確未來5年的團隊規模、營收和估值等量化目標。

發布會現場 

揭榜掛帥: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回顧全球科技創新發展歷程,類似的科技懸賞模式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典型如英國1717年設立科技創新獎“經度獎”、法國1795年設立“食物儲存獎”、瑞典設立“消防技術獎”等,并逐漸成為歐洲政府資助并引導獨立科研活動的重要方式。

我國的“揭榜掛帥”機制探索,則是進一步聚焦“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項目”“有力有序推進創新攻關的體制機制”等維度,需求明確、導向清晰、參與面廣的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方式。

“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在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看來,實行“揭榜掛帥”的辦法,能以更加開放姿態選拔人才,打破科研“小圈子”,從學術驅動轉變為需求驅動,促使更多優秀科研團隊脫穎而出。

成都高新區 “岷山行動”計劃首批揭榜項目就是直觀案例——6個脫穎而出的揭榜項目均由業界核心領軍人物發起、有頂尖創新平臺作為支撐,能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并且具備良好的產業化前景。

華為成都研究所

“醫療機器人領域本身是一個朝陽產業,在老齡化人口迅速增加、國內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升的背景下,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持續高速增長。而目前我國醫療機器人產業尚處于引進階段,國內手術機器人產業剛剛起步。”成都岷山華西醫療手術機器人技術研究院負責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人工智能和醫療機器人實驗室主任李康介紹,該研究院瞄準機器人+人工智能+醫療產業發展需求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有望彌補國內在胸腔穿刺手術、關節手術、脊柱手術、康復科以及放射檢驗科機器人產品上的空白。

作為成都高新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布局,成都岷山氫能及碳中和技術研究院則由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原國家電網歐洲研究院院長雷憲章牽頭,依托西南石油大學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碳中和發展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上下游技術,突破平板型高溫電堆、熱管理相變流體材料、有機液態儲氫技術、高壓氫罐瓶口閥等技術瓶頸。預計5年內研究院實現聚集120人,累計營收1.68億元,總估值不低于10億元的目標。

“尤其在西部地區,這種方式對新興產業發展非常關鍵。新興產業往往自身規模還比較小,要讓產業界馬上投入經費去推動是很困難的,政府就相當于補上了這塊‘拼圖’,把科研成果產業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給填上了。”成都岷山氫能及碳中和技術研究院負責人、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唐鋆磊對成都高新區的創新探索給出很高的評價。

前瞻謀局: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先機

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既是國之大者,也是省之大計。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省委“一干多支”發展戰略為引領,優化區域創新布局。

四川省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

作為我國中西部創新資源最富集、創新活力最充沛的科創“排頭兵”,以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為牽引,助力成渝地區形成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成都高新區自然責無旁貸。

6月15日的發布會上,成都高新區發布第二批12個新型研發機構榜單,以“揭榜掛帥”的形式向全球頂尖人才發出邀請。其中涉及新一代通訊網絡、柔性電子、腦科學、合成生物學、數字孿生等多個領域,無一不是聚焦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同時,為做好落地項目服務,成都高新區“岷山先進技術研究院”正式揭牌,將圍繞新型研發機構不同發展階段需要,提供創業導師、投融資服務、市場拓展等全方位服務。

“科學家只管搞科研,其他的事,放著讓成都高新區來做。”從PI(首席科學家)到IP(知識產權)再到IPO(企業上市),成都高新區要做的,是通過構建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體系,讓科學家在這里“樂享創業”。

根據“岷山行動”計劃,成都高新區未來5年將投入300億元建設50個新型研發機構,進一步激發區域創新創造活力,發揮創新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

力爭到2025年,通過新型研發機構聚集產業領軍等各類人才10000人以上,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才6000人以上,建設公共技術平臺50家以上,孵化引進科技創新企業300家以上,其中估值不低于1億元企業50家以上。

瞪羚谷

岷山山脈位于四川省北部,綿延約500公里,高原、高峰疊起。據介紹,取名“岷山行動”,既與成都高新區形成創新策源能力、打造技術源頭的“領頭羊”擔當相呼應,亦宣示出其科技創新工作立足“高原”筑造“高峰”的決心。

“這是一次聚焦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難題和如何更好地激勵科學家、解放科學家的有益探索。我們創新了一整套的政策、機制和服務體系,既有效支持研發,且支持階段比‘天使’還早期,又可以最大限度保護科學家自身利益,激發科學家創業夢想,還能以市場化的方式讓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這也是‘于高原筑高峰’的邏輯起點。”成都高新區科技和人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僅如此,“揭榜掛帥”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還有利于通過市場化導向布局未來產業。上述負責人補充說:“我們將重點關注新型研發機構團隊是否能夠解決成都高新區主導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或布局未來產業,是否能夠從專家認可轉變為專家和創投機構共同認可,是否有清晰的商業模式和良好的產業化前景,是否能夠孵化、帶動形成新的產業集群等。”

這也正是對《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中有關“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前謀劃布局未來產業”部署的落實。

從“英雄不問出處”的張榜求賢到掛帥出征破解難題,再到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的深遠謀局……這一切都釋放出清晰的信號:在新一輪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浪潮中,成都高新區已經搶先邁出一大步。

李夢/文

本組圖片均由成都高新區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