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19 17:51:13
● Tallbacken資本首席執行官(CEO)Micheal Purves在上個月成功預測比特幣的跌勢。Purves表示,眼下的勢頭可以明顯看出比特幣正在轉向熊市。
每經記者|涂穎浩 每經編輯|易啟江
5月19日,數字貨幣市場再次大跳水。比特幣一度跌破40000美元/枚。以太坊跌至3000美元/枚下方,刷新日低,日內跌超5%,多個幣種跌幅超過10%。“狗狗幣”價格也大幅跳水,一度失守0.4美元/枚,日內跌幅曾擴大至20%。
5月18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就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聯合發布公告,確保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此前發布的《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等要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同日,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網站消息稱,內蒙古自治區能耗雙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于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臺的公告》。
5月19日,比特幣一度跌破40000美元/枚,下探至38650.8美元/枚,大跌約8%,刷新2月8號以來新低。今年4月份,比特幣價格一度突破6萬美元/枚。
5月19日,以太坊也大跌至3000美元/枚下方,為5月3日以來首次。
5月18日,內蒙古自治區能耗雙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于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臺的公告》稱,為深入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關于確保完成“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若干保障措施》部署要求,全面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保障作用,完善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問題情況舉報渠道,自治區能耗雙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特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臺,全面受理關于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問題信訪舉報。
舉報范圍: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含其他多種隱藏形式“挖礦”企業和主體);偽裝成數據中心享受稅收、土地、電價等方面優惠政策的虛擬貨幣“挖礦”企業;為從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提供場地租賃等服務的企業;通過非法手段獲取電力供應,從事虛擬貨幣“挖礦”業務的企業。
上述公告只是近期主流虛擬貨幣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上周,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的言論已驚動幣圈。當地時間5月12日,馬斯克表示:“我們認為加密貨幣在很多方面都極富潛力,但這并不能以污染環境為代價。特斯拉也不會出售任何比特幣,而在其轉為更為環保的方式之后,特斯拉才會重啟比特幣交易,與此同時,我們也在尋找其他能源消耗小于比特幣1%的加密貨幣。”
然而,當地時間5月16日,馬斯克在推特回應一條宣稱“特斯拉將賣出比特幣資產”的推文時稱“確實如此”,這被部分市場觀點解讀為“暗示特斯拉將拋售比特幣”。此外,馬斯克還在隨后的推文中質疑比特幣的“去中心化”。他表示,比特幣實際上是高度集中的,絕大部分由少數幾家大型礦業公司控制。
華爾街數字貨幣觀察家們表示,備受馬斯克熱捧的比特幣面臨自去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拋售潮,并且這種趨勢恐將加劇。Tallbacken資本首席執行官(CEO)Micheal Purves在上個月成功預測比特幣的跌勢。Purves表示,眼下的勢頭可以明顯看出比特幣正在轉向熊市。
2013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銀監會、證監會、原保監會等五部門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工商總局、原銀監會、證監會、原保監會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重申上述《通知》規定。
今年5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公告強調,近期虛擬貨幣價格暴漲暴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有所反彈,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擾亂經濟金融正常秩序。
公告指出,金融機構、支付機構等會員單位要切實增強社會責任,不得用虛擬貨幣為產品和服務定價,不得承保與虛擬貨幣相關的保險業務或將虛擬貨幣納入保險責任范圍,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其他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服務。包括但不限于:
為客戶提供虛擬貨幣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服務;接受虛擬貨幣或將虛擬貨幣作為支付結算工具;開展虛擬貨幣與人民幣及外幣的兌換服務;開展虛擬貨幣的儲存、托管、抵押等業務;發行與虛擬貨幣相關的金融產品;將虛擬貨幣作為信托、基金等投資的投資標的等。
互聯網平臺企業會員單位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提供網絡經營場所、商業展示、營銷宣傳、付費導流等服務,發現相關問題線索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并為相關調查、偵查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
三協會還在公告中強調,虛擬貨幣無真實價值支撐,價格極易被操縱,相關投機交易活動存在虛假資產風險、經營失敗風險、投資炒作風險等多重風險。從我國現有司法實踐看,虛擬貨幣交易合同不受法律保護,投資交易造成的后果和引發的損失由相關方自行承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