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遠超預期!2月新增社融1.71萬億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10 22:14:10

 每經記者|肖世清    每經編輯|易啟江    

3月10日,央行發布2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23.6萬億元,狹義貨幣(M1)余額59.3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1%、7.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高0.7個百分點、低7.3個百分點。數據顯示,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預期為9500億元),同比多增4529億元。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77.68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0.8個百分點。社會融資規模方面,2021年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1萬億元(預期為9100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392億元。此外,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91.36萬億元,同比增長13.3%。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月社融增速超預期,源于信貸增速較強,從信貸結構來看,主要是居民和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增加較多。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因為今年號召就地過年,很多企業可能停工時間比較短,而且2月份出口增速也比較好,所以企業的信貸需求比較強。另外,居民端的中長期貸款比較多,考慮到二月份商品房銷售數據比較強,所以也導致居民的房貸需求比較旺盛。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東海證券 楊靖制圖

M2同比增速回升至10.1%

數據顯示,2月末,M2余額2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個和1.3個百分點。M1余額59.35萬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比上月末低7.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此外,流通中貨幣(M0)余額9.19萬億元,同比增長4.2%。當月凈投放現金229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對于2月份M2增速回歸兩位數,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認為,M1增速明顯放緩,與今年春節資金使用規律有關,就地過年對活期存款和現金的需求有一定壓制。同時從企業貸款多增、居民購房貸款增加等現象看,資金由短期用途轉向長期用途的規模也不小。M2增速提升,反映了實體經濟中長期融資需求增加,市場普遍低估了企業和居民部門中長期投資的需求。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表示:“從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速并結合春節后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利率走勢看,當前貨幣政策適度穩健,沒有出現‘急轉彎’,相對于1月份,邊際上沒有收緊,甚至略有放松。”

“目前看,貨幣政策‘穩貨幣、穩信用’在短期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產生了一定的矛盾。”陶金認為,當前金融數據增速在短期內明顯高于名義經濟增速,央行可能會加大調控的力度,在總量上開展更多的控制,同時結構性的政策會繼續實施,以保證在總量平穩的情況下保證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

信貸擴張速度不減

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社融及人民幣貸款均超市場預期。

數據顯示,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市場預期為9500億元,同比多增4529億元,前值為3.58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142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69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113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2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497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1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1855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80億元。

“2月社融增速超預期,源于信貸增速較強。”明明分析認為,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因為今年號召就地過年,很多企業可能停工時間比較短,而且2月份出口增速也比較好,所以企業的信貸需求比較強。另外,考慮到2月份商品房銷售數據比較強,所以也導致居民的房貸需求比較旺盛。

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1萬億元,市場預期為9100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392億元,前值為5.17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34萬億元,同比多增6211億元。同期,委托貸款、信托貸款、企業債券凈融資、政府債券凈融資均有所減少。

此外,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91.36萬億元,同比增長13.3%。

陶金認為,在企業和政府債券融資收縮的情況下,社融數據明顯超預期,社融擴張拐點短暫反轉,主要原因在于信貸擴張速度不減。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也導致票據融資增加,以替代一部分信貸額度的限制。后續隨著信貸政策進一步平穩甚至收緊,社融增速有望繼續回落,但政府和企業債券融資將一定程度上填補未來信貸可能的擴張放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