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8 23:44:47
每經編輯|于健
本周一,A股高開,隨后出人意料地不斷走低,最終以大跌收盤。上證綜指跌2.30%至3421.41點,深證綜指跌3.24%至2224.08點,創業板綜指跌3.80%,科創50指數跌4.09%。盤后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凈流出85.89億元,南下資金凈流出131.81億元。此外,港股恒指跌1.92%。
基金重倉股殺跌是股指下跌的主因,早盤股指走勢還比較好,可招架不住基金經理一通追低猛砍,于是大盤就在“抱團股”的再度殺跌打壓下不斷走弱。
不少投資者在猜測基金公司正步入“負反饋”窘境,即基金公司遇上了贖回壓力而被迫拋售籌碼應付贖回,拋售后基金凈值回落,又嚇得基民進一步贖回,最終逼得基金經理反復拋售。由現在的盤面表現來看,這樣的猜測應該是越來越像了。
“股王”貴州茅臺相對抗跌,收盤跌4.86%至1960元。其余白酒股跌得摸不著北,五糧液跌8.26%,山西汾酒、瀘州老窖竟然雙雙跌停。醫藥股也是重災區,之前跌得最多的通策醫療在剛剛安穩一天后又大跌,使投資者對這一板塊更趨悲觀,片仔癀、愛爾眼科、恒瑞、邁瑞等大跌。一些不太好歸類的“抱團股”也暴跌,如隆基股份、中國中免、比亞迪等。
科技板塊大多也殺跌,科技權重較大的創業板及科創板跌幅較大。科技股去年已有所調整,但當前市場利率環境對這類絕對市盈率較高的品種不太有利,故科技股表現也弱。不僅A股科技股弱,美股、港股中的科技股也同樣較弱。
在核心資產集體殺跌時,部分題材股、績差股走勢卻極強,典型的是仁東控股,竟然在交易所已注意的情況下再次漲停,9個交易日中有8個交易日漲停,其中的炒作資金兇悍之極。
大盤這樣的殺跌雖然有美國國債收益率走高這一極重要原因,但是單說這個原因可能無法完全解釋得通,畢竟我們的經濟及上市公司的業績處于恢復期,應該能抵消一些估值因利率趨高而帶來的壓力。目前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升至1.60%以上,可美股除科技股外,并無特別大的壓力。A股中有個外資流進或流出的問題,比美股弱些也正常,可沒道理弱得那么多。
既然基金拋售成風,投資者在實際操作中也不能硬頂,還是先回避一下為好,等基金拋售的勢頭弱了之后再說。有心的投資者可關注一些明星基金凈值,看看凈值變化與其重倉股表現擬合度如何,如果不太合拍,或暗示基金減持已較充分。還有,投資者亦可看一些“抱團股”能否縮量,基金減持到尾聲時,量就不會太大。
未來投資者關注的品種應多樣化,不僅看靜態業績,還要結合成長性,以往特別重視的“賽道股”的賽道長度不妨相對淡化。在利率趨升環境中,時間是殺手,眼前利潤的重要性無疑會提升。
大盤真正見底還有時日,一般要等到出現以下幾個特征:一是重要的“抱團股”市盈率回歸至歷史均值上;二是美債收益率暫時不再上升;三是公募基金資金得到大幅補充。
就茅臺、五糧液等重磅“抱團股”來說,可能再跌些市盈率就差不多合理了,雖然仍高于歷史均值,可在“機構市”及注冊制的大環境下,指望其完全回歸均值也不現實。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 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