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7 22:40:45
每經編輯|彭水萍
據央視財經,記者6日從國家衛健委獲悉,“十四五”期間,全國將建成5000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到2035年底,全國城鄉社區普遍達到老年友好型社區標準。說到老年友好型社區,就不能不提到老舊社區。
說到老舊小區,很多人就會想到失修、失管、失養,以及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等現象的存在,這些都影響著居民的生活質量。
而且很多老舊小區以老年居民為主,基本的生活就醫等需求因現實條件限制,使得改造意愿更加強烈,迫在眉睫。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廣州市番禺區南橋街正在創建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在幸薈里頤康中心,除了為社區老人提供助餐、配餐等日常生活服務,還配備了各項文化娛樂設施,開設舞蹈、音樂、書法專區,成為社區老人聚會、交流的場所。
頤康中心還設置了康養中心和綜合門診部,與周邊公立醫院建立綠色轉診通道。先期安排30張床位,為失能失智或需要醫療、康復服務的老人提供托管服務。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廣州市番禺區南橋街幸薈里頤康中心負責人 蘇波:我們有一支服務團隊,根據老人的需要可以深入家里。對符合長期護理條件的老人,每天有一小時的上門服務,對老人的身體狀況,可以非常及時地評估。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國家衛健委、全國老齡辦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從改善老年人居住環境、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六方面著手,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加強社區道路無障礙建設,對老年人住房的地面、如廁洗浴設備等進行改造,降低生活風險。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支持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建設醫養結合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多種形式的健康養老服務。鼓勵社區自設老年教育學習點或老年大學,開展“智慧助老”行動。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財經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