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7 08:22:05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何小桃 何劍嶺
成立十年后,知乎終于要上市了。
3月5日,中文問答社區知乎(Zhihu Inc.)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首份F-1招股書。招股書顯示,知乎擬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碼為“ZH”。由于是首份F-1招股書,知乎尚未披露擬發行的美國存托憑證(ADS)數量以及發行價區間。此次知乎的主承銷商為瑞士信貸、高盛以及摩根大通。

騰訊、快手是股東
周源于2010年年底創立知乎,2010年至2012年間,知乎是一個只能受邀回答、專注于問答的在線內容社區。知乎于2013年向公眾開放注冊,從2016年開始提供在線廣告,2018年推出付費內容,2019年上半年推出付費鹽選會員計劃,并于2020年初正式推出內容商務解決方案。自成立以來,知乎總共獲得七輪融資,最近一輪融資是在2019年8月,當時籌集了超過4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公開資料梳理發現,知乎在過往的七輪融資中,融資總額接近9億美元,包括創新工場、騰訊、高盛集團(中國)、快手和百度均已入股知乎。
招股書顯示,IPO前,周源持有知乎8.2%的股權,并擁有46.6%的投票權,知乎最早的投資方創新工廠持股13.1%,投票權7.6%,騰訊持有知乎12.3%的股權和7.6%的投票權,啟明創投持股11.3%投票權6.6%,賽富持股9.3%投票權5.4%,快手持股8.3%投票權4.8%,今日資本持股6.8%投票權3.9%。

招股書援引CIC的數據稱,知乎是最大的問答啟發在線社區,也是中國五大綜合在線內容社區之一,無論是以平均移動MAU(月活,下同)還是2020年的營收來衡量都是如此。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知乎累計擁有4310萬名內容創作者,貢獻了3.153億個問答。2020年第四季度,知乎的平均MAU為7570萬個(同比增長33%),同期社區內的平均月度互動數量為6.757億個。招股書稱,知乎的業務由以下幾點支撐:內容和內容創作者、用戶、以內容為中心的貨幣化策略、技術和數據、文化和品牌。

兩年虧損15億
2020年62.4%營收來自廣告
招股書顯示,2020年知乎總營收13.52億元,2019年營收6.71億元,同比增長101.7%。2020年毛利7.58億元,2019年毛利3.12億元,同比增長142.7%。2020年毛利率56%,2019年毛利率46.6%,同比增長20.2%。2019年凈虧損10億元,2020年凈虧損5.18億元,同比收窄48.2%。

圖片來源:知乎招股書
分業務來看,2020年,知乎的廣告收入增長46%至8.43億元;付費用戶收入增長264.2%至3.2億元;內容商務解決方案收入為1.36億元;其他收入增長1082.9%至806.6萬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計算發現,2020年,廣告為知乎貢獻了62.4%的營收、付費用戶為知乎貢獻了23.7%的營收,內容商務解決方案收入的貢獻比則為10%。

圖片來源:知乎招股書
2020年,知乎的平均月活為6850萬,同比增長42.7%;月均付費會員236.26萬人,同比增長311.5%。2020年,知乎從每名月活用戶上獲得的廣告收入為12.3元,同比增長2.3%。

李開復:知乎是非常少數沒有替代品的APP
對于如何看待知乎招股書中透露的信息,知乎上認證為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的賬號作出了回答。

李開復表示,還記得十年前,最早是我們特別信任的兩個朋友介紹了周源,對他的第一印象真是位文藝青年,有很濃的書生氣質。聊了以后覺得他們非常有理想,當時的互聯網市場環境百家爭鳴,各種游戲的娛樂的社區的特別火,而且打法特別野蠻生長,評估一個相對想做沉淀優質內容的平臺,其實我們心里覺得是有風險的,也有點擔心他們太過文人作風。不過汪華和我覺得他們真的很有心來做這個事情,也很符合我們的氣質,我們就決定投資天使輪,沒想到后來連續投了好幾輪。當年投資時知乎還在零到一(更接近零),壓根兒也沒考慮IPO。
李開復稱,知乎具有潛力做一個全方位的super APP的平臺,現在已經有豐富的圖文優質內容,未來可能有更多的視頻,或高頻次、更新穎的互動形式,當然知乎核心還是圍繞著知識、觀點、興趣、愛好的,然后能夠進一步服務不同細分市場、更大量的用戶。
李開復表示,與時俱進 + 保持初心,知乎就是這樣走到了今天,成為了世界上非常少數沒有替代品的APP。
對于同一問題,另一位認證為創新工場創始合伙人汪華的賬號也發布了回答。

汪華表示,知乎接下來除了破圈,富媒介化是必經之路。目前市場主流是高刺激的娛樂性短視頻,還非常缺乏打開型的視頻內容社區。知乎把圖文向升級加入中視頻形態,形成富媒介。知乎的中視頻仍能繼承原有的內容社區特點,在視頻領域形成獨一無二的打開型產品。
汪華稱,在不斷擴圈過程中,我在內的老用戶也感受到社區氛圍的稀釋。但在這點上,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上,是需要知乎團隊認真努力地去解決。
記者|蔡鼎?編輯|何小桃 何劍嶺 王嘉琦
校對|孫志成
封面圖自攝圖網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
截至3月7日07:41,全球新冠肺炎確診116353175例,死亡2586772例。關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動態,請點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